|
发表于 2018-6-26 08:4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陆家嘴最初的建设,否掉了伦敦办公与居住混合的最佳方案,采用了行政权衡十套方案后的综合方案。结果是写字楼远远领先于居住公寓,几十幢写字楼竣工后,白领们远途来此工作,商业服务设施,光秃秃的一丁点都找不见,所谓光鲜亮丽的背后,是生活服务环境的极度缺乏。下班后,人都走了,带给陆家嘴一段的黑暗期,一度电视台的报道,都要躲过这一区域。后来才引入了类似正大广场、八百伴的商业,建起了外围的居住楼,开通了地铁线,人气有了较大的提升;但也是渡过了好几个年头的较为痛苦的空城、死城期;当下,潮汐式远距离上下班的问题,仍是个绕不开的问题。
更早的香港中环,也犯有类似的规划问题,后来的开发是坚决避免了,采用居住、商办、轨交、商业、学校、医院齐头并进的框架理念,当然,居住稍稍要提前一小步,行动落实后,检验的结果很成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