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son908

[经济论道] 2025年武汉产业经济城建新闻综合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ddmao 发表于 2025-11-21 20:46
光芯片,光模块本来武汉就是世界第一梯队的,都往武汉聚集有什么问题吗?什么叫不高看一眼?光电布局西安 ...

过去事倍功半,不会过去的,华为不做慈善,华为挖人大多也是即插即用。
吹华为大可不必,武汉的光环最好给小米,小米重仓武汉是真的,各条业务线都有,最好刺激华为也过来重仓到时候在给他光环。
华为对武汉的投资排序低于成都当年我不甘心追着问为什么,**最后想了半天最后说了句,包括外资和台商也都是这样,然后又说了句其实他们不去也好,免得祸祸湖北姑娘,武汉自身实力也不错,还可以保持一方尽土(他和我都是湖北的,一个办公室,他是可以直接见任老板的,是九十年代初期华中理工和上交大双硕士),我见他也有点唏嘘就没有接着问了。
当然这么些年过去了,可能提高了最好了。我对后来的消费者终端事业部不太了解,也觉得他们做事跟当年的核心网,骨干网区别很大,做的还可以,但明显是有些浮夸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22: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米兰 发表于 2025-11-21 21:18
武昌滨江F1地块调规公示了,商改住

好好的一个商务区,又改主,遗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ddmao 发表于 2025-11-21 10:07
鲁军勇很年轻,鄂州华容人。前不久央视采访电磁弹射就是他。电磁炮是他的主要领域,估计也成了。


是的,福建舰入列时央视有采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点好消息
今年两院一共增选了144名院士
看了一下今年增选的两院院士工作地情况,大概如下
北京66人
武汉10人
上海8人
南京7人
广州、合肥、长沙各5人
天津、西安各4人
杭州、青岛、哈尔滨各3人
深圳、济南、太原、成都、长春、呼和浩特各2人
郑州、贵阳、沈阳、昆明、宁德、兰州、乌鲁木齐、株洲、咸阳各1人

武汉新当选人数不仅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而且是东边和西边两市加起来的两倍,甚至比东西两市再加西北某科教强市三地之和还要多
可谓是大丰收了
在两院院士增选程序改革后,这个结果是非常难得的,夯实了科教中心的地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米兰 发表于 2025-11-21 21:18
武昌滨江F1地块调规公示了,商改住

武昌滨江就剩几块地了,还在商改住真是没远见 最容易出彩的地方被搞成这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ISTIANCO 于 2025-11-21 23:27 编辑

再具体到高校数量上
清华大学9人
北京大学6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5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各4人
武汉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各3人

武大不仅数量上排前列,质量上也很高,有含金量极高的中国科学院数学和物理学部院士,这个很难得

武大今年遭受了很大的舆论危机,但是武大用结果打脸了那些黑子,此次院士增选高校里名列前茅
之前我就说过,黑武大的都是上不了的喷子,不停地酸武大,那件事儿对武大不会有很大影响,当时坛子里还有人和我争论,觉得那个事儿影响很大
现在再敢有人喷武大,就把今年的增选结果甩他脸上,那么多人唱衰武大,偏偏武大最争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23: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fwtzwrsm 发表于 2025-11-21 08:11
是全省口径的调整还是内部分配的调整,这个要说清楚,如果是后者也还好

还是全省的工业调整比较大 反正这个武汉也没剩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展望未来,希望未来武汉能出数学、计算机和人工智能这两个专业的院士,来弥补一下空白。
同济医学院再上两个,武大医学院实现院士零的突破。
汉江实验室这个国家实验室再努力出一个院士。
还有中科院系统在汉研究机构能再出两个院士。
长江存储等企业再出一些院士,武纺等省属高校再出一些院士。
军工研发继续再接再厉,取得更多成果。
民营企业也加油,印象中黄立之前参评过。
省级的国企也可以尝试一下,有的省级国企这次也出了院士。

还有就是,着重点名,武汉理工和华中师范需要加把劲了,这几年发展势头比较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RISTIANCO 发表于 2025-11-21 23:07
说点好消息
今年两院一共增选了144名院士
看了一下今年增选的两院院士工作地情况,大概如下

是十一个,前面有网友已经贴出来了,是必须少算一个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chenyunh 发表于 2025-11-21 23:22
是十一个,前面有网友已经贴出来了,是必须少算一个吗?

外籍院士统一没计入
外籍院士通常都是给的虚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23: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米兰 发表于 2025-11-21 21:18
武昌滨江F1地块调规公示了,商改住

不指望建个400加,起码来个200多米就行了,这下好了,直接改住宅了。这地方搞住宅起码要来个捆绑条件呀!这么好的位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RISTIANCO 发表于 2025-11-21 23:07
说点好消息
今年两院一共增选了144名院士
看了一下今年增选的两院院士工作地情况,大概如下

帝都一家分了一半, 其他城市再分一半。 武汉在科教文卫一直是强项,而且会强者恒强,受更高的关注度和优先级,内卷时代以后都是头部竞争,弱势最后都被卷没。体育和文旅这些年也在进步,全运会这届其实很亮眼,旅游这些年也是有进步的。 现在只差GDP这个最综合的大指标了。 要更进一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guoyou998 发表于 2025-11-21 23:55
帝都一家分了一半, 其他城市再分一半。 武汉在科教文卫一直是强项,而且会强者恒强,受更高的关注度和优 ...

院士增选改革后,帝都基本上每次都占接近一半
没办法,国字头的高校、研究机构和大量中科院研究所都在帝都
今年武汉也确实亮眼
没记错的话,前两次增选武汉都上了五六位的样子,数量不如上海
今年是改革后首次超上海吧
很提振士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guoyou998 发表于 2025-11-21 23:55
帝都一家分了一半, 其他城市再分一半。 武汉在科教文卫一直是强项,而且会强者恒强,受更高的关注度和优 ...

这两天很多东边的IP又开始整起院士无用论了
说什么,院士没什么科研成果,都是做官的和利益分配,搞科研不能靠院士
典型的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众所周知,大多数院士的科研水平还是很强的,但也确实不一定是各自领域内最强
院士更重要的是这个头衔能给自己的课题组和学科所带来的资源
基本上有一个院士,就意味着这个课题组和学科在全国头部拥有了话事人
资金、人才、项目等资源再也不用愁,基本有了保障
对课题组和所在单位的后续发展大有裨益,而且贡献难以估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RISTIANCO 发表于 2025-11-21 23:21
展望未来,希望未来武汉能出数学、计算机和人工智能这两个专业的院士,来弥补一下空白。
同济医学院再上两 ...

计算机很难,FD没上,J下次不知道行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11-22 05:46 , Processed in 0.319178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