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1-17 19:42:47
|
显示全部楼层
3、起步区到底啥时候建成?
不能一口气吃个胖子,就像有志气的孩子制定学习计划一样,这学期考进前20,下学期弄个前10,再努力俩学期搞个前三名。起步区也做了这样一个时间表,拢共分成三步走:
第一步,到2022年(这个时间很近了,2017年刚设立的时候我还觉得好远,现在看看都快摸到2022的鼻子尖了),起步区的重大基础设施全面建设,对外的骨干交通基本建好了。起步区包含的启动区内,生态系统成型了,内部各种道路的骨架也成型了,重点的城市设施啥的也都建好了。
这些东西建好了之后,干吗?别忘了刚才咱们讲的起步区的主要任务:接非首都功能。2022年建好这些,雄安就可以告诉北京了:来吧,咱有屋子有炕能洗澡能做饭了,可以先过来奋斗——确保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可以落地了。
第二步,2025年,从现在看是5年以后,起步区那些重大基础设施可以投入使用了,启动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开始正常运转了——不仅有了沙发,还有了自动按摩功能,从北京疏解来的就更多了——用规划里的话说就是“北京非首都功能承接初见成效”。
这个时间里,一座高品质,既适合居住也适合工作的城区基本成型了。
第三步,2035年,这个看上去远了点儿,还有15年呢,今年65岁的同志们届时已经80高龄了,我们雄安新区一把手陈刚书记届时也已年满70岁,真是一茬接着一茬干。
这么一算时间真是好可怕,我们可以算清上亿的数字,但在岁月面前,我们都很难禁的住50以内的加减法。
到2035年,雄安新区起步区就硬气起来了,规划认定到那一年,这里将正式成为高质量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主城区,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作用明显,优质公共服务体系形成,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成效“显著”,记得刚才说的第二步吧,那时是“初见成效”,到2035年是“成效显著”。
从这两个修饰短语可见,真正意义上疏解完,在高层的思考中要至少用上十大几年。这跟咱们搬个家、迁个工厂比起来,工程浩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