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8-30 22: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政策更大空间
前海合作区成立之初,金融创新被寄予厚望。在座谈会上,深圳市委市政府也表示,下一步,深圳前海将进一步争取中央金融监管机构的支持,力争在个人跨境投资业务创新试点、新型金融机构设立、金融产品服务创新、鼓励民间资本和境外资本进入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对于如何创新及保持全国的领先地位,与会金融机构负责人也纷纷建言献策。更为灵活的监管协调机制,进一步放开混业经营的限制,放宽进入条件、税收优惠等成为金融机构关注的重点。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董事长金立群直言,“很多机构说金融创新,实际上应该是松绑。凡是香港能做的,我们都能做就很好了。如果还有遗留的政策性限制,做出来就一定会打折扣。”他认为,深圳应就此与监管机构进一步加强沟通。上海自贸区会对深圳形成压力,关键是怎样利用好香港的区位优势,“特区中的‘特’如果能做到跟香港一样,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金立群建议,应对伦敦、纽约这样的全球金融中心做深刻研究,如何提高现代金融服务业的管理水平,同时在人才、税收方面更有吸引力。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王忠民表示,深圳是社保基金中委托资金量最大的单一区域,广东省1000亿其中深圳高达400亿。社保的职责是做养老金的财富管理。社保是17家大型基金的LP(有限合伙人),如果有深圳的LP,社保可以赚更多的钱,前海应探索这个通道。
郑之杰表示,与其它金融试点相比,深圳最大的优势在创新,大胆创新,先行先试这是国家赋予深圳的历史使命。他在金融创新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创新监管协调机制,探索设立多种监管职能的前海协调机制;探索人民币跨境定价机制;开展跨境金融产品的创新;拓展离岸人民币交易市场,分阶段放开,允许国外机构与国内金融机构汇率利率交易,提供人民币避险工具,逐步将前海建成离岸金融衍生品交易中心。“吸收上海自贸区的有益经验,与上海自贸区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郑之杰说。
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副总裁徐肇宏认为,华融作为特殊金融机构进入前海,对深圳对前海发展有特殊意义,希望在金融产品创新上给予政策支持。他还提出,目前前海对设立子公司的进入门槛比较高,要求有500万的年营业收入,对当地新建子公司有些高,希望有关部门能够给予适当政策考虑。
王荣在做总结发言时表示,今天全国全球开放环境不一样,区域竞争也与30年前不一样,这确实是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与会金融机构负责人的发言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如前海怎样利用特殊的区位条件做足深港合作。他说,“深圳30年的发展说明,深圳是一个可以圆梦的地方。深圳有独到的精神和优势,足以让我们继续圆梦,我邀请大家一起圆这个新梦。深圳有30多年改革开放的经验,有移民城市、开放城市形成的市场活力、创新活力、城市活力,深圳的市场化程度目前还是更有优势,加上比邻港澳的独特地理区位,让我们未来充满信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