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逸雪霁蓝

2024年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杭州经济城建发展综合(禁止政治人事讨论)

   关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9 12:25:17 | 显示全部楼层
yakohami 发表于 2024-10-29 11:57
浙江本来就是搞均衡省,加上共同富裕示范区、杭州都市圈,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 ...


舟山最终建成自 由贸易港是国 家意志,不是舟山或浙江省规划。所以国 家级新区和自贸区放舟山也不是浙江自己规则,而是国 家布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9 12:37:49 | 显示全部楼层
yakohami 发表于 2024-10-29 11:57
浙江本来就是搞均衡省,加上共同富裕示范区、杭州都市圈,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 ...

另外浙江在国 家定位的核心不只共同富裕示范区。看浙江省2035年总归内容,总归内容重要性含金量远高于具体全文。除北上粤外,浙江总归第一段有“现代化先行者、共同富裕示范区、重要窗口等重大表述”。但只看第一段如你所说主要就只因为获批一个共同富裕示范区,所以才连带“先行者、重要窗口表达”,只为突出我国重视均衡发展所以给高级词汇。

但结合第三段,“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共同将长三角打造成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引领区和改革开放新高地,加强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协调布局,加快海洋强省建设,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进更高起点更高层次对外开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9 12:41:33 | 显示全部楼层
yakohami 发表于 2024-10-29 11:57
浙江本来就是搞均衡省,加上共同富裕示范区、杭州都市圈,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 ...

参考沿海其他大省2035总规第三段里重要的最后一句内容:

广东省:加强与港澳地区布局协同,促进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支点。
江苏省:深度融入上海大都市圈,下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先手棋,发挥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示范作用,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支点。
福建省:加快发展壮大粤闽浙沿海城市群,积极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提升平潭综合实验区开放水平,高质量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和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
山东省:加强山东半岛城市群与沿黄省份的协调联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衔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东北全面振兴,建成国内大循环的战略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
辽宁省:加强辽中南城市群与山东半岛城市群、哈长城市群协调联动,积极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发挥东北地区出海枢纽门户作用,打造东北地区开放合作新高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9 12:47: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日,GWY批复了《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10月29日上午,杭州市 政 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规划》的背景、意义及主要内容进行了解读。



规划赋予杭州新的城市性质、功能定位和更高发展目标

根据GWY批复,杭州是浙江省省会,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规划》实施要发挥全国数字经济创新中心和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先进制造业基地、东部现代服务业中心、国际旅游目的地等功能,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杭州篇章。

《规划》是杭州首部全域全要素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绘制了面向2035年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蓝图。《规划》是杭州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是全市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的政策和总纲。

“规划获批为杭州勇担新发展使命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动力。面向2035年,杭州将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迈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杭州市相关负责人介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9 13:0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逸雪霁蓝 发表于 2024-10-29 12:25
舟山最终建成自 由贸易港是国 家意志,不是舟山或浙江省规划。所以国 家级新区和自贸区放舟山也不是浙 ...

浙江和沿海几大省2035总归第三段涉及具体战略内容最后一句,只浙江明确强调“加快海洋强省”。广东当然可以说已是海洋强省不必提,其他沿沿海省只浙江强调只能说浙江海洋战略在国 家定位层级高必须重点突出。所以浙江国 家定位核心不只靠共同富裕示范区,不只强调均衡发展,

比如还有明确要求浙江“推进更高起点更高层次对外开放”。如果表述为推进更高层次对外开放,也可以解释成要比现在开放层次更进步就行,谁都在先前发展这种理解含金量也有限。但更高起点+更高层次同时叠加表述意义完全不同,等于明确要求浙江之后开放层级下限就必须远高现在上限,以后上限要求必须远更高。

如果定位要球指高下限开放和发展,只靠自主高效能发展可以达到,如果定位要求的是高上限开放和发展,就必须也必然有国 家高能级制度性开放政策才能实现。必须要求差异化歧视化的特殊经济和税收政策。比如舟山自 由贸易港,甬舟共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杭州的中国数贸港(数字领域专项型自贸港)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9 17:3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规划》总体目标

       (一)明确城市性质和核心功能定位。国 务院批复明确,杭州是浙江省省会,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 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批复要求,杭州要发挥全国数字经济创新中心和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先进制造业基地、东部现代服务业中心、国际旅游目的地等功能,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杭州篇章。

       (二)明确城市发展的目标愿景。总体目标是建设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迈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分三个阶段明确近远期目标:到2025年,锚固国土空间安全底线,做优主城、做强辅城、集聚县城、培育重镇,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到2035年,全面形成安全韧性、集约高效、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到2050年,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9 17:52:10 | 显示全部楼层
问:《规划》是杭州首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落实了哪些新要求?从全省来看,杭州将如何更好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答: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总规划师 张佳:本次《规划》是杭州市面向2035年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也是《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和《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在杭州的细化落实。《规划》全面贯彻落实新的理念和新的要求,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杭州在区域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规划》落实“多规合一”改革要求,构建支撑新发展格局的国土空间体系。《规划》落实了DZYGWY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的要求,在市域范围内建立“三级三类”规划体系,解决了以往各类规划种类繁多、各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效率不高等问题,真正实现了“多规合一”,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规划》编制尊重杭州自然生态本底,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统筹全域全要素布局,在守好耕地保护、生态安全、城市安全等底线的基础上,优化了农业的生产格局、生态的保护格局和城镇的发展格局,促进形成“一主六辅三城, 三江两脉八带”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也明确了空间发展策略,提出空间发展行动方案,有利于加快转变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方式,提升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质量和效率。

(二)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推动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规划》全面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落实了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引领杭州在区域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一是增强作为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协同共建上海大都市圈,融入G60科创走廊建设,加强与周边都市圈的联动发展,推动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二是增强作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全球链接能力,提升萧山国际机场枢纽能级,与周边机场共建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构建铁路客运枢纽体系,完善空铁联运系统,打造与长三角主要中心城市的“一小时交通圈”和全省的“一小时交通圈”。三是增强作为东部现代服务业中心的服务能力,布局面向区域的文化、体育、医疗等高能级公共服务设施,合理安排金融商业、旅游休闲、赛事会展等现代服务业空间,推动与先进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提升区域服务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三)《规划》强化了省域辐射带动作用,引领大湾区联动发展。一是唱好杭甬“双城记”,推动杭绍甬一体化,加强与柯桥、海宁、德清等各地的链接,打通区域发展廊道,建设杭绍、杭嘉、杭湖等一体化合作先行区,构建跨行政区合作发展的新机制。二是构筑生态共保共治格局,保护钱塘江、千岛湖等区域大生态安全。三是完善杭州都市圈协作格局,推进都市圈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规划》为杭州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提供了基本遵循,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将积极支持杭州实施、监督、管理《规划》,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基础性作用,实现国土空间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


问:《规划》明确了杭州新的城市性质、核心功能定位以及空间格局,跟以前相比有哪些提升,规划是如何考虑的?

答: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 丁美君:我们在规划研究、编制过程中,在对上一轮总体规划进行全面评估的基础上,重点谋划城市性质、功能定位和空间格局等主要内容,主要有五个方面的提升。

(一)提升区域功能定位,明确杭州为国家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这一定位更加突显了杭州对东部地区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既贯彻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更有利于发挥杭州在数字经济、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文旅休闲、跨境贸易等方面的先发优势,更好融入区域发展格局。

(二)提升区域链接能力,明确杭州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航空方面,加快提升萧山国际机场枢纽功能,建设第三、第四跑道,完善空港集疏运体系,打造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的核心机场。铁路方面,加快建设沪乍杭铁路,构建杭州东站、西站、城站、南站、钱塘站为主的五大铁路客运枢纽体系。航运方面,提升内河骨干航道的等级,发挥运河二通道作用,加强与上海港、宁波舟山港多式联运,促进港、产、城融合发展。

(三)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明确杭州为全国数字经济创新中心、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以杭州高新区、钱塘新区为核心,以临空经济示范区、萧山经开区、临平经开区等开发区(园区)为重点,推进科技创新产业、高端制造业空间集聚。围绕浙江大学、西湖大学、之江实验室等名校名院和科创资源,完善创新公共设施,打造集创新、生产、生活于一体的创新圈,培育新质生产力。

(四)提升城市服务能级,明确杭州为东部现代服务业中心、国际旅游目的地。优化会展赛事空间布局,建设会展新城、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二期等重点项目,布局了音乐厅、美术馆、会议中心等国际化文体设施,将杭州打造成为会展之都、赛事之城;擦亮旅游休闲品牌,以三大世界文化遗产为重点,联动钱塘江、千岛湖等旅游资源,形成城乡联动的大杭州旅游休闲格局;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建设企业总部中心和未来总部基地,打造钱塘江金融港湾,形成服务区域的金融创新中心;激发消费市场活力,推进武林、湖滨等传统商圈改造提升,建设钱江两岸、城西科创等公共中心,打造具有全球吸引力的活力商圈。

(五)提升城市核心功能,统筹优化空间格局。《规划》延续杭州主副城协调发展、组团特色发展的空间特点,进一步构建网络化、组团式、多中心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把萧山、余杭、临平、钱塘与主城区紧密联动的板块纳入到城市核心空间,更好发挥创新研发、金融服务、高端商务等城市核心功能作用。进一步完善辅城城市功能,提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治理水平,形成多个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综合性新城区。西部三县(市)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做强休闲旅游、生态宜居等特色功能,推动优质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发展。


问:杭州已经迈入了超大城市,《规划》在推动超大城市空间治理现代化,特别是在统筹发展与安全、内涵式发展等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答:市人民政 府副秘书长 褚烨:围绕超大城市空间治理现代化,提升城市承载力,《规划》明确了以下具体措施:

(一)强化基础设施支撑,建设安全韧性城市。一是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统筹做好供水、排水、能源、固废、通信、消防救援等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确保城市生命线系统稳定运行。二是保障各类防灾减灾空间,推进“平急两用”设施建设,提升超大城市灾害抵御能力和恢复能力。三是强化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海绵城市功能,构建健康水循环体系,保护通风廊道,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城市微气候。

(二)完善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便捷出行城市。一是坚持公共交通优先策略,建设适应超大城市需求的现代化城市交通体系,打造安全便捷、运行高效、绿色低碳的公交都市。二是加快轨道交通覆盖。加密主城轨道线网,加强主城与辅城之间的轨道快速联系,完善轨道交通站点公交接驳,实现轨道交通站点800米半径范围能够覆盖2/3的中心城区,主城与辅城45分钟通勤。三是构建“三环八横五纵十三射多连”的高快速路网,打造“小街区、密路网”,打通各类断头路和应急救援通道,结合城市更新加密路网,畅通城市“微循环”。四是实施慢行友好策略,改善城市公共中心和轨道交通站点周边慢行网络和环境,保障各级城市道路人行道、非机动车道空间,引导形成“公交+慢行”的绿色低碳交通出行方式。

(三)坚持内涵式发展,建设集约高效城市。一是聚焦重点适度拓展。新增空间主要向重点发展地区、重要发展领域和重大建设项目投放,集聚空间资源,保障发展空间。二是大力盘活低效用地。挖掘盘活存量用地,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重点开展低效工业用地治理,促进功能混合、复合利用,提升空间利用效率。三是结合轨道站点紧凑开发,坚持TOD发展理念,结合轨道站点等交通设施科学布局居住和就业空间,积极打造高效连接的通勤走廊。


问:在推进民生福祉方面,《规划》有哪些具体措施?

答: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 丁美君:《规划》编制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推进民生福祉方面主要有以下措施:

(一)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全民友好型城市。在住房方面,满足市民多层次住房需求,加强保障性住房供应,在就业岗位集中、人口增长迅速的地区加大居住用地供给。在教育方面,面向全年龄段补足优质教育设施,预留一流高等院校、高等职业教育用地空间,为青年人群提供多元化的就业指导、技能培训等社区服务场所,建设一批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在体育设施方面,放大“后亚运”效应,完善比赛场馆、训练基地布局,建设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实现各类体育场馆全民共享、便捷可达。在医疗养老设施方面,实现每个区县(市)至少有一所三甲规模综合医院,补充老年、儿童、精神卫生等专科医院。鼓励养老服务设施、残疾人服务设施与医疗设施临近设置,在社区内建设小型化、嵌入式的服务机构,打造全民友好型城市。

(二)完善蓝绿空间网络,营造舒适宜人的休憩空间。建设一批郊野公园,依托山林、湿地、湖泊等生态景观资源建设郊野公园,如萧山横一郊野公园、余杭北湖草荡郊野公园等,为市民提供更多的近山亲水的休闲空间。提升一批综合公园,建设钱塘江滨水公园带、绕城高速公路两侧公园带等绿地,在未来科技城、钱江新城二期、钱江世纪城、大城北等重点地区建设一批综合公园,每个区县(市)至少建设儿童公园、体育公园、文化公园各1处。建设一批城乡绿道,持续推进沿路、沿河带状公园建设,连通公园绿地与开敞空间。建设一批口袋公园,见缝插针建设街心花园、微型公园,公园绿地和广场步行5分钟可达,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进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9 18: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逸雪霁蓝 于 2024-10-29 18:21 编辑

中心城区包含哪些区域?未来杭州的空间格局是怎样的?最新解读来了

       10月29日,杭州市政 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背景、意义及主要内容进行了解读

       明确杭州是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更加突显了杭州对东部地区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既贯彻落实国 家重大发展战略,更有利于发挥杭州在数字经济、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文旅休闲、跨境贸易等方面的先发优势,更好融入区域发展格局。面向2035年,杭州将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迈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

       《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明确,杭州将构建“一主六辅三城、三江两脉八带”的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集约型国土空间格局,通过持续实施“做优主城、做强辅城、集聚县城、培育重镇”空间发展战略,形成东西并进、南北互动的市域一体化发展格局。

       钱江世纪城、未来科技城等萧山、余杭、临平、钱塘与主城区紧密联动的板块,被纳入到中心城区,更好地发挥创新研发、金融服务、高端商务等城市核心功能作用。萧山、良渚、临平、钱塘、富阳和临安则为六座辅城,杭州将进一步完善辅城城市功能,提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治理水平,形成多个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综合性新城区。

       杭州将完善公共服务中心体系,促进高等级公共服务设施向各类中心集聚,武林湖滨中心、钱江两岸中心和城西科创中心规划为全球功能城市中心,承担杭州参与国际竞合、彰显国际影响力功能。

       住房方面,将满足市民多层次住房需求,加强保障性住房供应,在就业岗位集中、人口增长迅速的地区加大居住用地供给

       教育方面,将面向全年龄段补足优质教育设施,预留一流高等院校、高等职业教育用地空间,为青年人群提供多元化的就业指导、技能培训等社区服务场所,建设一批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




《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一主六辅三城”空间格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9 19:4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年底“开捕”宇宙信号,之江实验室“二次创业”一年,上新了哪些科研成果?

        1979年,一道来自宇宙另一个世界的信息,抵达地球红岸基地,横亘在监听系统显示器上一成不变的宇宙电波曲线,首次发生了变化。来自三体文明发送的电波信息“不要回答!”让地球监听员叶文洁的双指开始颤抖……这是科幻小说《三体》中最重要的情节之一,电波信息、外星文明,圈粉全球数亿科幻爱好者,宇宙的广阔和神秘也一直是从科学界到普通公众不断求索的热点领域。

       来自外星文明的电波信息,一直是吸引科学界乃至普通公众的热点。“理论上来说,我们可以第一时间收到来自宇宙的信号。”之江实验室新型计算传感与智能处理研究中心研究专家张晓航告诉记者,预计今年年底,之江实验室科研团队将正式完成相场望远镜原理样机研发。它将借助智能计算的力量,在浩瀚的宇宙中捕捉稍纵即逝的“外星信号”,探秘宇宙的本质

       相场望远镜不仅设计理念新,外形也十分新颖,和我们常见的望远镜长得完全不一样。它看起来金灿灿的,浑身长满了“刺”,不带有摄像头或镜头,但作为宇宙的“录像机”,却能通过智能算法“看见”宇宙中的一些特殊现象。

       张晓航介绍,相场望远镜上的“刺”是224路信号数字合成波束,它能接收来自太阳系外的电磁波信号,然后进行滤波、放大,进入数字信号传输器。之江实验室智能计算终端接收高通量实时数据流,基于数据处理和科学分析智能算法,快速计算和识别出不同的电磁波信号。也就是说,当两侧电子屏幕发生不一样的变化时,这些数据就能被及时发现并存储下来,并交由天文学家进一步分析。

       中国天眼FAST看得“距离远”,相场望远镜看的“视野宽”。张晓航解释,目前,相场望远镜能实现1万平方度的实时大天区覆盖,对瞬息万变的极端宇宙现象进行高速采样,快速、高效地捕捉来自宇宙的信号。当真正在外场启动时,它也将和贵州的FAST射电望远镜一样,为宇宙前沿科学问题提供重要观测数据。

       来自宇宙的电磁波无时无刻都在发生,这就意味着将产生无穷无尽的数据。因此,有智能计算“大脑”的相场望远镜就具备了观测极端宇宙的核心优势,它能自主忽略日常的信号,分辨并记住重要信息。如果说,相场望远镜拥有“智算大脑”,那么它的“心脏”就在之江实验室新型算力中心。在一排排机房里,机柜鳞次栉比,24小时闪烁不停的信号灯表明,大量的数据信息正在此进行快速传输、计算和存储。

       “通过与算力产业上下游创新机构的联合攻关,我们的新型算力中心已经具备支撑万亿参数规模大模型训练的能力,”之江实验室党 委副书 记赵新龙介绍,“目前,之江实验室正在全力推进智算集群建设任务,充分发挥国 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作用,为算力强省建设提供高质量算力供给和技术创新支撑。”

        在此次调研行中,记者走进了实验室不同的研究中心,听科研人员们一一介绍着天文大模型、地学大模型、太空计算系统等一系列“高精尖”的科研成果,大家反复强调,“我们不做卫星,也不研发新材料器械,努力攻克的其实是各个产业背后的智能计算力量。”在人工智能时代,计算成为了重要的创新引擎。拥有算力,开发出先进的人工智能模型,将为各行各业带来变革式的蝶变。

之江实验室开放日活动青少年参观相场望远镜模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9 19:47:09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去年开始,我们聚焦智能计算这1件事勇攀高、求突破,通过建设天地一体智能计算基础设施和科学数据开放共享枢纽,支撑智能计算驱动科研范式创新,赋能‘天地生材’(天文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新材料)几大重点科研领域,”像之江实验室党 委书 记佟桂莉所说,“当前,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世界,我们越来越认为这样的路径是正确且正当时的。”

        也正因为将所有科研人才卯足精力往一处使,去年以来,之江出品的科研成果不断上新——

        上个月,星载智能计算机智加X2随着国星宇航卫星登上太空,天基计算系统研究中心科研副主任李超透露,明年,“良渚星座”首发星座的发射计划已提上日程,“天感天算”的太空计算系统将初具雏形。4月,天文计算研究中心团队在全球首次发现了来自3.4万光年外的两颗长周期脉冲星。此外,来自之江生命科学计算研究中心的核酸检测设计算法模型能将HPV分型检测试剂盒的研发周期大幅缩短,为医学临床提供快速、可靠的病原学诊断参考……

       创新成果来自于全方位、深层次的科研理念和实践革新。2023年,一场高质量发展大讨论席卷了之江实验室。作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并不太会和之江实验室联系到一起的词语——“二次创业”开始成为上到领 导班子,下到基层科研人员的工作“关键词”,并在之后一年大刀阔斧,将实验室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

       轰轰烈烈的“二次创业”从架构重建、人员重组开始。2023年11月,以“一切为了科研,一切服务科研”为宗旨,聚焦规划谋定的重大科研任务,之江实验室原先的7院32中心重组为11个研究中心,设立“总体部”,进一步强化有组织的科研,“大兵团作战”力争高效完成阶段成果。

       解决人工智能新人才“少之又少”的难题,结合35周岁以下科研人员占全员75%以上的实验室现状,之江实验室开创性启动“种子班”新模式,加大实战育才力度,每期结合重大任务牵引,抽调学员进行系统科研的学习、训练、攻关,有针对性地培养出具备大模型开发能力的创新人才。

       “现在,之江实验室部分国 家重点研发项目、实验室重大攻关任务的科研骨干都是前几期‘种子班’的优秀学员。”之江实验室副主任陈伟介绍,其中“90后”不在少数。

       未来,之江实验室将如何围绕智能计算主攻方向再聚焦、再攀登?“对于‘二次创业’我们充满信心,目标就是要锚定一流、对标最好,成为国 家战略科技力量,尤其是在智能计算领域,要在全国乃至全球成为创新高地,更好地服务国 家战略需要,更好地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佟桂莉表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30 10:3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际旅游目的地不应该考虑打造一座国际IP的主题乐园么,怎么提都不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30 11: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minik 发表于 2024-10-30 10:30
国际旅游目的地不应该考虑打造一座国际IP的主题乐园么,怎么提都不提。

“国际旅游目的地”不光是只旅游,包含文化、旅游、国际交往几大方面,我们的定位很多时候不能只看表面。单指旅游杭州现最多给到国 家级定位,给不到国际级。文化、国际交往是最重大定位类别,北京定位不提经济中心但强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这两类定位即使加限定词也无法直接给杭州,所以给出一个国际旅游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30 11:3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的五个核心功能定位,早在8月30日的杭州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范例建设实施意见》里的“十大引领性集成改革”里就有分别论述:

着眼全国数字经济创新中心建设,完善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深化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建设、数据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高标准打造“中国视谷”“中国数谷”“中国云谷”“中国飞谷”,擦亮“杭州AI+”产业地标,高水平重塑“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
  
着眼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建设,深化构建新型举国体制的杭州探索,积极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完善环大学大科创平台创新生态圈建设机制,积极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和国家“3+N”人才集聚平台。
  
着眼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完善“五大产业生态圈”提能增效、促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提升“一园一主业”特色产业平台发展质效,打造未来产业先导区,加快构建世界一流的特色产业集群。
  
着眼东部现代服务业中心建设,深化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百千万”工程、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建设,全面深化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加快打造全国生产性服务业基地,进一步打响“杭州服务”品牌。
  
着眼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健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体制,高水平建设“诗路文化·三江两岸”世界级文化旅游带和良渚文化大走廊,办好“良渚论坛”,创新“演赛展商旅”联动机制,打造国际“赛”“会”之城,推进国家重点国际传播基地建设,构建完善文化IP矩阵,推动文旅深度融合,繁荣发展人文经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30 12:07: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钱塘秋涛 发表于 2024-10-30 11:37
杭州的五个核心功能定位,早在8月30日的杭州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范例建设 ...

这次总规也明确了以滨江,钱塘新区为核心:
数字经济发达的杭州,被定位为全国数字经济创新中心、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将以杭州高新区、钱塘新区为核心,以临空经济示范区等开发区(园区)为重点,推进科技创新产业、高端制造业空间集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30 12: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9-29 15:13 , Processed in 0.055829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