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8-15 22:4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唯一的公务员
2013年4月9日,深圳市委组织部发布干部任前公示,原任宝安区区长张备,拟任市政府党组成员、前海管理局局长。在很多人看来,任命消息显得有些突然。然而在此前,就有消息传出,前海管理局首任局长郑宏杰因过于劳累而出现身体不适。
张备的到来,让前海管理局多了一名唯一的公务员。
与政府其他职能局不同,前海管理局属于法定机构,也就是法律规定的专门机构。此举是借鉴香港的成功经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香港政府为增加政府运作的灵活度,同时处理一些不便于在政府体制内执行的任务和较商业化的服务,开始推行法定机构执行公共服务的模式。
正是由于这一性质,前海管理局自成立以来,工作人员全系招聘,来自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实行企业化管理,均没有公务员身份。唯一的例外便是张备,调任后仍保留公务员身份。
外界对张备的关注显然不是他的公务员身份,而是在前海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这个年轻人能带来怎样的气象。
为什么是他?
对于张备主政前海,外界很多人认为,1969年出生的张备,有冲劲,具开放性思维以及国际视野,这正是前海所需要的。而长年国务院办公厅工作的经历,或许会有利于前海争取各方的支持。
翻开张备的履历,来到深圳之前曾在国务院办公厅工作15年,曾担任中央领导人的秘书。2006年,调任深圳市委副秘书长,不到半年后,调任龙岗区长,3年多之后再调任宝安区长,拥有在两个大区担任行政首长的经历。
“既有在国务院机关的经历,又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龙岗区一名公务员表示,张备的优势在于宏观微观都能拿捏,而国务院办公厅的工作经历,无疑给前海与各方的协调增加了优势。
而作为一名年轻官员,张备的激情也让龙岗区的公务员深有感触,最主要表现就是“办事不过夜”,“精力很充沛,而且比较开明,比较真性情。”
先后担任两个区的区长,张备也表现出他对发展经济的掌控能力。任职宝安区长之后,面对宝安经济调整的压力,他力主推出促进转型升级“1+5”文件,三年内每年拿出6 .65亿元、总计近20亿元协助宝安区企业转型升级,受到外界广泛关注。
张备还给很多人留有“注重民生”的印象。在早年接受在线访谈时,他曾表示,每天晚上入睡前,都会把手机放在枕边,如果一夜没有电话、很平静的话,第二天早上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龙岗的老百姓又度过了一个平安的夜晚。
进入“战时状态”
在前海管理局工作人员眼中,张备一上任后,对前海的工作就有着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留给前海的窗口期在缩窄。”今年以来,前海开发建设掀起高潮,但全国政策破局加速和区域竞争加剧给前海带来很大压力,张备上任之初就提出进入“战时状态”,“效能倍增”推动前海再加速。
知情人士表示,目前前海开发建设各项工作都在同步推进,工作头绪非常多,但问题非前海管理局一家可以解决,需要得到中央、省、市的支持,需要“举全市之力”。
“上任后密集拜访了各方。”知情人士表示,得益于张备此前的从政经历,他在处理各方关系、争取各方支持上更加积极、更有经验,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在深港合作上,为了释出香港疑虑,争取香港支持,张备上任之初密集拜会了港府部门、商会、企业等,7月份赴港参加论坛,提出了与香港合作的5点原则,首先就是不与香港争利。此外,前海确立了与香港建立定期联络沟通机制,“相信后期深港合作会更加顺畅。”前海管理局有关人士表示。
“从后方办公、后方指挥,前移到合作区内现场办公、现场指挥。”据了解,张备上任之后,将前海管理局搬入前海合作区内办公列作优先工作,7月初,用集装箱搭建成的临时办公区一落成,办公室还有不少异味,管理局就实现了整体搬迁。
尽快“聚人气、见形象、出效益”是张备对于前海工作的要求,上任后,前海第一批土地出让成功进行,“企业公馆”的建设很快也要展开,近期每天批复入区企业10家左右,正在上报新一批先行先试政策。“前海的工作有了新的气象。”知情人士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