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5-3 15:5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bert068311
走上海模式也不是全然照搬,你把目光集中在上海和武汉的相似度上,就觉得三镇完 ...
ranran 发表于 2014-5-3 10:10 
呵呵,你洋洋洒洒的回复了好多,感觉到你是很用心在讨论的人,那我也跟你一起好好讨论吧
1.我并没有全盘照搬上海模式,而是从城市功能出发
武汉跟上海的不同在于,上海基本上城市规模都是百年前租界形成的,而武汉不是,武汉租界只占武汉城区历史的二十分之一,其中武昌区和汉阳区隔江相望形成古城区有2000年历史,同时,在开辟租界的时候,武汉的工业基地也是沿着汉江的,汉江南岸龟山北部的就是武汉的工业基地,汉阳造系列,你翻过武汉市志或者一系列记载民国武汉工业的书籍,我可以明确告诉你,那时候汉阳城区占整个汉口特别市工业总量的80%以上
而武昌区也是从沿江黄鹤楼下的古城区起步的,这张地图可以明确反映出武汉城市功能,租界是最后形成的,最老的城区是沿汉江的硚口江汉和汉阳武昌古城区
2.上海的城市功能布局也分板块,其中苏州河北也是以工业区为主
你仔细问过上海人就知道了,上海的最老城区从黄浦区起步,黄浦区是上海县城,里头有古建筑,而真正形成规模是民国,而我明确告诉你,民国的时候上海苏州河北部除开虹口区有少量日租界分布外,就是杨浦工业区,而那时候闸北区和普陀区都是棚户,苏北百姓的移民,就跟汉阳城外的棚户一样,而杨浦工业区占整个上海的工业产值一大半,一大堆老工业基地都在杨浦区
闸北区只是建国后有个火车站,其他的都是苏北棚子,跟汉阳区工业闻名的古城,不具备任何可比性,普陀区也是后来菜地上形成的
而硚口区在民国可不是搞工业的,当然也有轻工业分布,但是主要是汉正街的商贸,也就反映了武汉汉江北搞商贸,汉江南搞工业的格局对应上海苏河南搞商贸,苏河北搞工业的格局
虹口区的一些日租界遗留,也就是一些里弄 西洋房子,汉阳老城区也有,琴台大道沿汉江的,显正街到南岸嘴一代,原先都存在过里弄,老23中和旁边教堂,以及汉阳造汉阳会一系列民国遗留也是证明,这些武昌的昙华林同样存在
3.武汉城区的文化之根就在于江汉朝宗
这个就是市里面反复提到,具体的你可以去研读武汉城市发展轨迹,租界反而不是武汉的主流,是最后形成的,租界的对面的武昌区是彻头彻尾的农村,徐东就是农村起来的,而上海租界对面的浦东分属原黄浦区,南市区和杨浦区等城区,正对应汉阳对面的武昌才是武昌古城区,武昌府所在地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