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5-28 00:4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圆明园公园-福海
历史上的圆明园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同治重修时改称万春园)组成,三园统称圆明园,占地346万平方米。是清代封建帝王,在一百五十余年间所建造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皇帝,每年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圆明园悠游享乐,并在此举行朝会,处理政务。其时与故宫共同构成封建统治中心,被皇帝特称为“御园”。圆明园于1860年10月惨遭英法联军洗劫焚毁。此后历经战乱等历史变迁,残存的一些园林景观和建筑,也完全被毁,圆明园最终沦为一片废墟。
: :圆明园 蓬岛瑶台遗址概况::
建于1725年(雍正三年)前后,时称蓬莱洲,乾隆初年定名蓬岛瑶台。在福海中央作大小三岛,岛上建筑为仙山楼阁之状。据《史记》载,秦始皇(公元前221-前210年在位)妄想长生不老,方士徐市(市音fu,今亦作徐福)上言称,东海中有三座神山,曰蓬莱、方丈、瀛洲,有仙人居住。于是秦始皇就派徐市率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寻仙境、求仙药。蓬岛瑶台一景,正是仿照李思训(唐代著名画家、651-716年)的“一池三山”画意建造的。园盛时,福海端午龙舟竞渡,皇帝率王公大臣在西岸“望瀛洲”亭观阅,皇太后及后妃内眷则在蓬岛瑶台欣赏。
1860年圆明园罹劫时,蓬岛瑶台殿宇因在岛上幸免于难,1870年(同治九年)毁于火。
1985年清整补砌蓬岛瑶台三岛基址、驳岸和叠石,并修复东岛“瀛海仙山”六方亭、西岛庭院和东西曲桥。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