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thonytsing

[数据时讯] “洛阳制造”显威力(集合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9-29 13:2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内,工作人员介绍洛阳尖端技术研究院“旅行者号”临近空间飞行平台

  龙头·集群·效应

  近日,在位于伊滨区的中信重工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内,工人正加紧生产两台专用于洛阳地铁1号线的盾构机,预计10月可交付使用。

  今年6月16日,中信重工、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合资成立中信铁建重工掘进装备有限公司,并顺利下线首台“牡丹号”盾构机。此举不仅填补了我市轨道交通高端装备空白,还将带动产业集群,助力中信重工产业培育及改革创新发展。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只有围绕龙头企业、主导产业集群发展,才能够产生强有力的磁场效应、雁阵效应,进而激发超强的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近年我市主动谋划、科学布局、政府搭台,催生了一个个可圈可点的产业园区,奠定了我市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区域划分,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产业集聚区乘势而起——

  以涧西、高新、伊滨产业集聚区为主的大型成套装备产业集群,以瀍河、偃师市产业集聚区为主的交通装备产业集群,以孟津空港、西工产业集聚区为主的农机及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以宜阳、洛龙、洛新产业集聚区为主的轴承及基础件产业集群,遍地开花。

  产业主导,一批龙头型先进装备制造业园区加速崛起——

  中信重工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轨道交通产业园等专业园区,实现了装备制造业由生产传统装备向生产智能装备、提供单一设备向提供成套设备、流水线批量生产向个性化生产便捷化服务转变。

  科研院所搭桥,一批新型科研成果转化平台蓬勃发展——

  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洛阳)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创新研究院、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洛阳先进制造产业研发基地、洛阳尖端技术研究院等落地,为我市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注入创新活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29 13:28:06 | 显示全部楼层
>" style="max-width: 800px; cursor: url("http://photo.lyd.com.cn/images/right.cur"), auto;">

中车洛阳城轨有限公司具备城轨车辆组装及调试实力

  高端·智能·融合

  眼下正是农机行业传统生产旺季,走进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大拖装配厂机加车间,却是“冷冷清清”,偌大的生产场地找不到几个人。

  “你再仔细看看,机械手在生产线上抓取着零件,而我们的工人们都在大型数控设备后面进行操作。”该车间负责人杨珍笑着解释。

  这是中国一拖近年重点打造的新型轮式拖拉机智能制造工厂项目的一部分。不单单是一拖,如今一场“机器换人”风暴正席卷洛阳传统制造企业。

  轴研科技数控机床及机器人精密轴承数字化车间、中信重工特种机器人制造智能化工厂、麦斯克大规模集成电路硅基底智能制造等项目……这些项目无一不是符合“中国制造2025”发展方向、推动“洛阳制造”迈向中高端的大项目、好项目。

  “机器换人”,换出了新动能,产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可喜的变化,同样发生在高端石油化工行业。

  一直以来,我市石油化工产业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少。而随着中石化洛阳石化分公司1000万吨/年炼油结构调整项目开工建设,我市建设中西部地区最大的高端石油化工产业基地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按照扩大规模、延伸链条、提升工艺、集聚发展的思路,项目建成投用后,我市高端石油化工产业规模、质量和效益将得到明显提升。到2020年,高端石油化工产业主营业务收入有望迈入1500亿元大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29 13:28:37 | 显示全部楼层
>" style="max-width: 800px; cursor: url("http://photo.lyd.com.cn/images/right.cur"), auto;">

中信重工特种机器人产业基地,一批特种消防机器人下线 图片由记者 曾宪平 潘郁 鲁博 刘冰 摄

  转型·提升·机遇

  制造业是我市传统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

  近年,面对工业下行压力增大、企业增速放缓等外部形势,我市紧紧把握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趋势,以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产业发展动力为中心,建立制造业竞争新优势。

  加快“调”的节奏。我市从供给侧发力,从生产端入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一方面,通过延链补链、战略重组、技术改造等方式,推动传统优势产业不断向中高端迈进;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布局、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和话语权。

  加大“转”的力度。我市以双轮驱动、双向发力、双高引领、双赢并进“四双联动”为路径,与全省“一去三改”有机结合起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改革动力、运营效率、盈利水平,最大限度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加速“质”的提升。我市实施重点企业提质倍增试点行动,以15家重点企业为试点,到2020年实现试点企业创新能力、改革动力、运营效率和盈利水平有较大提升,以及企业销售收入倍增发展的目标,引领全市转型发展。

  数字最有说服力。仅以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为例,今年上半年,该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23亿元,同比增长25.4%。

  随着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洛阳加快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建设、打造带动全省发展新的增长极的战略定位,“洛阳制造”必将进入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到面的跃升的新阶段。我们有理由相信,驶入快车道的“洛阳制造”必将加速前行,为中国制造业由大到强贡献更多的“洛阳力量”,创造更加优异的成绩!(洛阳日报记者 李迎博 孙小蕊 通讯员 贾蒙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30 14:3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三期厂房,工作人员对电池正负极材料进行热压
图片由记者 常世峰 潘郁 鲁博 摄

  说起洛阳双瑞万基钛业有限公司,其名声享誉业界——从辽宁号航母到最牛“天眼”高分四号卫星,再到苹果手机,这些国家重大工程和国际知名产品钛合金零部件的原材料均来自这里。

  如今,新材料已然成为双瑞的一个标签,而新产业新业态则成为洛阳发展的中坚力量。

  一个可喜的变化:今年上半年,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89.6亿元,同比增长21.1%,高于工业平均增速16.1个百分点。

  这份“成绩单”,是我市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新产业新业态快速成长的重要体现。

  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是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举措。洛阳“新”究竟从何而来?

  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装备、新能源汽车、智能传感器、跨境电子商务、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产业新业态,这就是洛阳这座老工业基地给出的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30 14:3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普莱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团队在进行实验
图片由记者 常世峰 潘郁 鲁博 摄

  看布局 新体系奠定新优势

  近日,河南省2017年第一批拟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名单公示,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榜上有名。

  目前拥有230余项专利的中航锂电,是我国锂电池行业标准制定者之一。

  然而,两年前的这家企业因行业低迷、产能过剩还处于连续亏损状态。通过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企业最终抓住新能源汽车发展良机,一举扭亏为盈。

  中航锂电的“逆袭”,是洛阳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的一个缩影。

  作为老工业基地,洛阳经济结构偏“重”,下行压力很大。结构调整迫在眉睫,经济增长急需动能转换。

  在构建“565”现代产业体系进程中,我市选择市场前景好、增长速度快的新能源、生物医药、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作为六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推动“三产超二产、消费超投资、新兴超传统”的转变,通过转型发展攻坚为洛阳实现率先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加强产业培育,我市以重大专项引领产业发展,引进龙头企业,完善产业链条,打造知名品牌;

  打造产业集群,我市以园区建设带动产业集聚,突出优势、整合资源、握指成拳,实现集群集聚效应最大化;

  瞄准产业谋划,我市以开放招商强化战略合作,围绕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产业集聚区建设实施精准招商。

  伴随信息、生物和新能源等技术加速渗透,线上线下融合、跨境电商、智慧医疗等新兴经济形态方兴未艾,众多高技术、高附加值、顺应转型升级趋势的新产业,已成长为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0 12:5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洛阳动力电池国际赛场“动力十足”

  洛阳动力电池国际赛场显示非凡动力!

  日前,第15届全日本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Formula Student Japan)在日本静冈县小笠山综合运动公园火热进行。作为Formula SAE(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国际系列赛中规格最高的赛事之一,洛阳鑫光锂电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高性能动力电池,助力辽宁工业大学万得电车队取得佳绩。

  从设计研发到成品交付,鑫光锂电用了45天,为辽宁工业大学万得电车队量身定制动力电池,并顺利通过了新车测试。在大赛中,该车队获得电气回路设计奖第二名、效率奖第三名、新秀奖、完赛奖等多个奖项。

  近日,在鑫光锂电的生产车间,4名技术骨干正在对一块返厂维护的赛车电池进行技术升级。300多条红黑交织、密密麻麻的电线,几十块电池模板,被镶嵌在约30厘米×30厘米的电池盒内,零部件之间错综复杂,稍有不慎就可能让整块电池报废。

  “赛车的动力电池,无论是在工艺还是在性能上都要求苛刻,国内多数电池厂家都不会轻易接单。”鑫光锂电董事长于金成说,赛车空间狭小,动力电池在重量、体积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小到一颗螺丝钉都要层层筛选,确保符合标准。与大多数动力电池生产厂家不同,鑫光锂电自主研发的电池结构,兼顾防水和散热,性能更加稳定,使用寿命更长,更适合赛车使用。

  鑫光锂电与大学生方程式赛车的结缘,要从2016年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说起。去年,受郑州大学电动方程式车队的委托,鑫光锂电为其设计方程式赛车动力电池,因其技术过硬、性能突出,一次性通过组委会检测,并在大学生赛车圈内获得良好的口碑。因此,订单接踵而至。

  昨日,2017年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赛在湖北襄阳角逐正酣。在今年的比赛中,辽宁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大连民族大学、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等7所高校的电车队,均配备了鑫光锂电的动力电池,洛阳动力电池闪耀襄阳。

  洛阳鑫光锂电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智能化动力锂电池电源系统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该公司通过优化电池管理系统、组装集成技术等控制产品品质,电池组有效充放电次数大于1000次,使用寿命超过8年,行驶里程可超过15万公里,相关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近年,由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利好,国内多家动力电池企业启动扩产计划,产能过剩已经悄悄来临,动力电池产业高端优质产能不足、低端产能过剩的问题已经显现。鑫光锂电另辟市场,与其他大型电池企业错位发展,不仅在赛车领域崭露头角,还积极开拓新兴领域。

  目前,鑫光锂电的动力电池应用于格力集团AGV运输车、北京拓博尔轨道技术有限公司的轨道维护车等,与大阳、时风、金鹏等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鑫光锂电与高校合作,产品应用于河南科技大学电动拖拉机实验平台、郑州大学电动客车实验平台,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洛阳日报记者 李迎博 通讯员 刘岳纳 文/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0 12:5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洛阳造”箭头姿态控制系统,中国首创!

  日前,在航空工业空空导弹研究院凯迈(洛阳)气源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技术人员围着设计图纸和样品,讨论为中国航天集团公司研发的新型火箭箭头姿态冷气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该公司是火箭箭头姿态冷气控制领域的“隐形冠军”——企业研制的箭头姿态控制系统,成功应用于我国首枚箭头姿态可控探空火箭“鲲鹏-1B”探空火箭上。“能和航天集团合作,正是由于我们在‘鲲鹏-1B’项目上拥有良好的口碑。”企业副总经理陈青山自信地说。

  凯迈气源公司是专业从事高压容器、高压气动控制器件、高压气动控制系统及高压气体设备研制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为多种型号武器配套,其中不乏歼20、运20等高精尖项目。

  “我们不少产品比同重量的白银甚至黄金还要贵。”陈青山说,近年,企业依托导弹院军工技术,向高端民用航空航天市场挺近,“鲲鹏-1B”项目便是企业的得意之作。

  “鲲鹏-1B”于去年4月27日发射,对提升未来火箭探空、超高速飞行器和太空旅游等领域的技术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该火箭箭头平台采用的凯迈气源公司箭头姿态控制系统,通过气体喷射,使箭头实现自旋、俯仰、偏转机动,并能精确控制旋转速度,实现箭头空间三轴稳定,以满足空间探测各传感器所需的姿态要求。

  据介绍,在此次发射之前,探空火箭箭头姿态冷气控制还是我国火箭研发设计的“无人区”,凯迈气源公司在该项目中采用了高端气动控制技术。

  高速电磁阀是控制气体流量和速度的核心部件,相当于姿态控制系统的“油门”。凯迈气源公司配套研制的高速电磁阀响应速度达到国内最高的毫秒级,为高精度姿态控制提供了可靠保障。此外,该产品采用碳纤维缠绕复合气瓶,使得重量更轻、强度更高,让火箭载得更多、飞得更远。

  近年,不仅在民用航天领域,凯迈气源公司在通用航空领域的发展也亮点频现。以公司为航空工业哈飞某中型直升机配套研制的高温关断阀为例,产品采用柔性石墨等新材料,以及高精度微型变频电机等新技术,实现了300度高温、高压燃气的精确、可靠控制,保障了高空寒冷环境中的机舱供热,相关技术居行业领先水平。

  下一步,该公司将持续以高端民用航空航天为切入口,大力推动“军转民”,让更多洛阳高端装备制造建功国家航空航天事业。(洛阳日报记者 张锐鑫 通讯员 白连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1 11: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洛阳造袋泡茶包装设备享誉“一带一路”

伴随着有节奏的机械运转声,茶袋成型、贴标签、穿棉线、装外袋一系列工序一气呵成……日前,在航空工业空空导弹研究院凯迈(洛阳)机电有限公司(下称“凯迈机电”),新一批6台袋泡茶包装机正在进行紧张调试,它们的目的地是千里之外的印度。

  “我们已经有实力和西方先进厂商同台竞技,产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享有很高的美誉度。”说起企业近两年的发展,企业负责人语气中充满豪情。

  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这家企业袋泡茶包装设备销售额同比增长72.7%,其中,上半年外贸出口占总销售收入的43.75%,同比增长21.8%,俄罗斯、印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销售额显著提高。

  凯迈机电是一家专业从事各类机电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智能包装设备是企业的拳头产品,目前已研发出单囊袋泡茶包装设备等12个品种,畅销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客户包括碧生源、天福茗茶、盘龙云海等知名品牌。

  在企业研发中心,工作人员正在对一台台刚刚组装完毕的新型产品样机进行调试,旁边的技术人员中不乏西方面孔。近年,该企业放眼全球招聘人才,积极引进意大利专家进行合作研发。时下,该企业包装机产品拥有56项国家专利,单囊包装设备处于国内领导地位,部分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原有先进产品基础上,该企业又开发了N19产品,解决了双叉角袋成型、无铝钉连接等包装难题,包装效率突破每分钟240袋。“同类产品只有意大利和德国企业能生产。产品还没正式推向市场,一家印尼的老客户已有采购意向。”企业负责人说。

  目前,该产品已进入最后装配试验阶段,预计年底前首台样机可以下线,这将进一步巩固企业在该领域的领军地位,助力“洛阳智造”挺进“一带一路”。(洛阳日报首席记者 张锐鑫 通讯员 白连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1 11: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洛阳国润: 依托科技创新 实现产销两旺

  近日,在洛阳国润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系列复合管材正缓缓下线,销往全国各地。

  该公司位于洛阳空港产业集聚区,是一家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系列管材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股份制高新技术企业。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销售收入9796万元,同比增长86.93%。截至目前,该公司已累计获得专利43项,依托科技创新,实现产销两旺。(洛阳日报记者 梅占国 通讯员 许建军 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1 11: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双瑞橡塑成功进军地铁上盖物业减振领域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双瑞橡塑生产车间

  地下停地铁列车,地上盖住宅——提到这种居住方式,很多人的第一想法是无法避免振动和噪声。事实上,现在国内地铁建设的新领域——地铁上盖物业已成功解决振动和噪声的系统问题,其中就有来自洛阳中船重工第七二五研究所洛阳双瑞橡塑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双瑞橡塑”)的一份力量。

  近日,一批轨道交通减振扣件从双瑞橡塑车间顺利下线,即将发往长春轨道交通某上盖物业项目的建设现场。

  这已不是双瑞橡塑第一次给地铁上盖物业轨道减振降噪项目批量供货。自去年以来,作为减振降噪整体技术和产品服务方案的服务商,双瑞橡塑先后中标北京、长春等地的地铁上盖物业项目,逐步成为国内该领域的领军者。

  当前,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代表的一线城市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进行上盖物业开发已经成为新的市场投资方向。作为集约化用地的典范,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价值高,需求迫切。这种物业类型在香港、东京等国际大都市很普遍,在我国属于刚刚兴起阶段。

  当然,地铁上盖物业项目的技术困难和其显著的经济效益一样突出。由于车辆段是地铁车辆停放、检修、维护等的综合场所,因此,该项目开发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周边环境振动、噪声超标治理上,单一治理措施的效果在复杂体系中很难显现。

  作为一家主要从事减振降噪、高分子复合材料和橡胶材料技术及制品的研制、开发、生产、销售、服务的企业,双瑞橡塑自主研发的高端减振降噪系列产品,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近年,该公司紧盯轨道交通建设的新方向,结合业主在建设和运营中的实际问题,针对地铁车辆段减振降噪开展系统性研究,凭借技术和产品优势,通过设计开发、在线模拟和综合检测,提出系统的减振降噪综合技术服务方案,在上盖物业开发的轨道减振降噪综合技术研究中抢得先机。目前,该公司提出的车辆段减振降噪综合技术服务方案已在北京、长春等城市地铁线路上得到充分应用。

  “车辆段是地铁线路的交会处,线路比较复杂,轨道交通车辆多,和运营中的地铁减振有很大不同。”双瑞橡塑轨道市场开发部副部长孟山介绍,运营中的地铁速度较快,而车辆段地铁的基本时速都在5公里以下。时速不一样,产生的噪声和振动不同,解决方案自然也不同。

  针对地铁上盖物业减振降噪,双瑞橡塑创新性地提出了系统化方案,减振扣件、合成轨枕、高性能减振道床系统、浮轨等多种减振方式,可取得“1+1>2”的效果。

  以浮轨为例,顾名思义是用侧挡板将钢轨架起来,使得钢轨“浮起来”,保证钢轨离下方扣件5毫米至6毫米的距离,使得钢轨能够更好地承受压力,传递能量,收到较好的减振效果。

  “不久前,北京轨道交通某上盖物业项目部对我们的产品进行了综合验收,减振效果达到8分贝至10分贝。这意味着,将来市民居住在车辆段上方,几乎感受不到振动。”孟山说。

  作为轨道交通减振降噪领域的领军者,双瑞橡塑持续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始终保持行业内的领先地位。截至目前,双瑞橡塑已在轨道交通领域获得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84项。今年前8个月,双瑞橡塑轨道交通减振降噪系列产品实现销售收入近2亿元,同比增长20%。(洛阳日报记者 孙小蕊 通讯员 张志恒 丁小宇 文/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3 12:47: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万基控股、洛阳银行入围中国制造业、服务业500强

 近日,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的“2017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2017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排行榜出炉,我市万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洛阳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入围。

  其中,万基控股以261.7687亿元的营业收入,位居“2017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第256名;洛阳银行以102.1226亿元的营业收入,位居“2017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第307名。

  今年以来,万基控股相继开发出了适用于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电动汽车领域的高端铝合金型材,进一步向高端市场辐射、延伸。同时,企业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生产经营持续向好。9月,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1.95亿元,环比增长11.44%,今年以来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34.27亿元,同比增长41.55%。

  近年,洛阳银行应对复杂的经营环境,积极推进特色化、综合化、差异化经营发展,强化风险管控,创新驱动发展,坚定不移地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截至去年,洛阳银行总资产2027.57亿元,各项存款1100亿元,各项贷款673.16亿元,监管指标保持良好,连续8年监管评级达到二级。在最近由《银行家》杂志社主办的2017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排名中,洛阳银行荣获2000亿元至3000亿元资产规模城商行竞争力第一名。(洛阳日报记者 李迎博 张锐鑫 通讯员 拓如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3 12:4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全程语音交互银行服务机器人“晓曼”在洛“呱呱坠地”


  昨日,在位于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的科大讯飞洛阳语音云创新研究院内,工作人员正在测试全球首台全程语音交互银行服务机器人“晓曼”。

  作为科大讯飞在总部外布局的唯一研发机构,洛阳语音云创新研究院参与研发的这台机器人外形可爱,通过集成最新的人工智能人机交互界面,结合人脸、声纹、远场识别等技术,可独立完成用户身份识别、数据分析、业务办理等工作,目前已在部分银行中试用,未来将在金融、运营商、展厅等商业领域大显身手。(洛阳日报记者 潘郁 通讯员 程传水 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3 12:49: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钢洛耐院挺进高性能碳化物材料开发新领域



  9月15日,省会郑州,一场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验收会正在进行。

  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中钢洛耐院”)带来的“高温烟尘过滤用梯度多孔碳化硅基复相陶瓷合作研究”项目,解决了用碳化硅基陶瓷替代静电除尘、袋式除尘等传统高耗能除尘方式的技术难题,成功通过成果验收,为我国工业环保设备升级提供了新路径。

  这是环保行业创新的一大步,却是多年来中钢洛耐院依托院士工作站产品创新研发的一小步——6年来,中钢洛耐院依托河南省高性能碳化物材料院士工作站引进江东亮院士团队,引领了在碳化硅耐材领域的创新,成果转化成效显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3 12:49:36 | 显示全部楼层
  1 引进人才,抢占耐材行业前沿

  院士专长和企业需求完美结合,这是发生在我国著名材料科学家江东亮和省级创新龙头中钢洛耐院之间的故事。

  据介绍,该院士工作站于2011年成立,主要从事高性能碳化物材料的研究开发工作。工作站聘请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东亮及其团队担任顾问,指导中钢洛耐院进行高性能碳化物材料研究开发。

  中钢洛耐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江东亮是我国无机陶瓷材料专家,在碳化物领域造诣深厚。彼时,碳化硅作为一种新型耐火材料,应用前景被行业广泛看好。

  “当时,中钢洛耐院碳化硅基耐火材料产品多应用于电解铝行业,引入江东亮院士,无疑给中钢洛耐院开发新产品、抢占行业前沿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该负责人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3 12:49:55 | 显示全部楼层
 2 创新研发,多项技术国际领先

  日前,走进中钢洛耐院先进耐火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一场按照100万倍率放大的高分辨率耐材检测正在进行(如图)。

  “‘好马配好鞍’。院士工作站正是依托先进耐火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院士办公室和实验室仅一层楼之隔。”该负责人说。

  建站以来,院士工作站充分利用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一流硬件设备,助力中钢洛耐院突破了新型自结合碳化硅材料、大型铝电解槽侧衬材料复合关键技术、垃圾发电高温装置用关键材料等一系列新产品新技术,多项技术“国际领先”“国际先进”——

  大型铝电解槽侧衬材料复合关键技术和高炉长寿氮化硅结合碳化硅质组合风口成套技术实现行业引领,分别达到了国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

  “铝电解槽用新型自结合碳化硅材料的研究开发与应用”项目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大型铝电解槽应用方面国际领先;

  “干熄焦炉斜道区用碳化硅耐火材料”项目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干熄焦炉斜道区耐火材料长寿运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4 06:08 , Processed in 0.054219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