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2180|回复: 9

[规划建设] 广州大学城周边将建计算科学产业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31 18:4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广穗 于 2015-7-31 19:05 编辑

广州日报:大学城周边将建计算科学产业园
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15-07/31/content_2979256.htm

羊城晚报:大学城周边将建计算科学产业园
http://www.ycwb.com/ePaper/ycwb/ ... t_758039.htm?div=-1


====================================


依托广州超算中心,这是很对路的一个做法,希望成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8:4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广穗 于 2015-7-31 18:51 编辑

大学城周边将建计算科学产业园

2015-07-31 广州日报 作者/ 周浩杰

  创新发展看广州

  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广州市在6月初推出了“1+9”科技创新政策目录,昨日上午,广州市科创委主任马正勇就广州市推进科技创新的最新成就,接受了媒体采访。

  马正勇介绍,未来将大力推进科技与产业、平台、金融、知识产权、人才、民生和国际合作相结合,明确将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产学研协同创新、科技金融等作为当前工作重点。


  新增孵化器一律由社会资本建设

  除了上述提到的“七结合”外,“双倍增”也是广州科技发展的另一工作思路。“双倍增”指的是财政科技经费的倍增以及孵化器的倍增。

  其中,在财政科技经费倍增方面,引导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至2017年,全市财政科技经费比2013年实现倍增,总额达100亿元以上,引导带动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达590亿元以上,占GDP的比重达到2.7%。“80%经费投入到企业或者企业牵头的活动,20%投入到高校和科研机构。”

  另外一个倍增计划则是指孵化器倍增。马正勇介绍,从2013年全市孵化总面积400万平方米,到2016年,全市孵化器要达到120家,孵化总面积达到80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1万家,新增毕业企业1000家,2017年孵化总面积要达到1000万平方米。同时,在专业化的前提下,引进资本进行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使开发孵化器的人跳出二房东的格局和层面。“新增孵化器,政府原则上不再投入资金建设,一律由社会资本建设,社会资本愿意投入建设孵化器,一定是看到里面的巨大商机。”

  今年以来,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的发展步伐在提速。昨日马正勇表示,未来在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将会有超过十家互联网领军企业的巨头进驻园区,形成国内具有示范作用的园区。他表示,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也只是沿珠江两岸打造的广州自主创新示范带中其中一个。“在大学城周边,将打造一个计算科学产业园,围绕超算中心,和移动互联网企业,打造计算科学示范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8:4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广穗 于 2015-7-31 18:56 编辑

广州市科创委主任马正勇昨日透露:

大学城周边将建计算科学产业园

2015-07-31 羊城晚报 记者/张林

  未来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将会有超过十家互联网领军巨头进驻,将形成一个在国内具有显著示范作用的标杆区域。在大学城周边,还将打造一个计算科学产业园。昨日上午,广州市科创委主任马正勇就广州市推进科技创新的最新成就,接受了媒体采访。

  马正勇介绍,未来将大力推进科技与产业、平台、金融、知识产权、人才、民生和国际合作相结合,即“七个结合”,明确将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产学研协同创新、科技金融等作为当前工作重点。


  未来超十家互联网巨头进驻琶洲

  今年以来,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的发展令人瞩目,被称为“广州的未来”、“十年后看琶洲”。昨日,马正勇表示,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规划0.3平方公里,未来将有超过十家互联网领军巨头进驻,将形成一个在国内具有显著示范作用的标杆区域。

  他表示,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只是沿珠江两岸打造的广州自主创新示范带中其中一个。“在大学城周边,还将打造一个计算科学产业园,围绕超算中心和移动互联网企业,打造计算科学示范平台。”此外,在生物岛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在南沙打造高端制造业和围绕其展开的科技创新集聚区


  八成投企业 两成投高校科研机构

  除了上述提到的“七个结合”外,“双倍增”也是广州科技发展的另一工作思路。“双倍增”指的是财政科技经费的倍增以及孵化器的倍增。

  其中,在财政科技经费倍增方面,引导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至2017年,全市财政科技经费比2013年实现倍增,总额达100亿元以上,引导带动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达590亿元以上,占GDP的比重达到2.7%。“80%经费投入到企业或者企业牵头的活动,20%投入到高校和科研机构。”

  小微企业资金缺乏怎么办?广州推动设立了首期4亿元的“科技信贷风险资金池”,建立“科技信贷风险补偿金”机制。马正勇介绍说,这类贷款将由科技部门和银行来合作,如果发生呆坏账,企业无法偿还贷款时,市政府、财政和银行各担一半风险,这个政策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

  另外一个倍增计划则是指孵化器倍增。马正勇介绍,从2013年全市孵化总面积400万平方米,到2016年,全市孵化器要达到120家,孵化总面积达到80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1万家,新增企业1000家,2017年孵化总面积要达到1000万平方米。同时,在专业化的前提下,引进资本进行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使开发孵化器的人跳出“二房东”的格局和层面。“新增孵化器,政府原则上不再投入资金建设,一律由社会资本建设,社会资本愿意投入建设孵化器,一定是看到里面的巨大商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31 19:0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学城要提高科研转化率,促进科研队伍转化为企业,做到校企互动,激活高校智力的激情。
资金扶持,而且长期扶持是必须的,但更重要的是学校的体制改革,科研的考核准则做出重要的、相应的变革,使得科研的转化具有持续性。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9: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广穗 于 2015-7-31 19:23 编辑
大学城要提高科研转化率,促进科研队伍转化为企业,做到校企互动,激活高校智力的激情。
资金扶持,而且长 ...
fangzhuang 发表于 2015-7-31 19:04


创新城应要承担重大使命(这个计算科学产业园估计就设在创新城),

大学城和创新城要紧密融合和互动、产生积极的化学反应,

其关系应该像“公司培训区-公司工作区”或“营地-战场”那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31 21:43: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思路和做法非常赞!!~{:5_122:}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23: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思路和做法非常赞!!~
asd321 发表于 2015-7-31 21:43


希望实际上能大获成功。{:5_1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8 12:2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大学城和产业发展的配套真该好好动动脑筋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8 18:3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学城现在是与世隔绝的感觉,
不利于发挥教学-科研-产业-服务社会的联动性,
要加强交通连接,
应该围绕大学城周边及四号线沿线,
强化琶洲移动互联网、生物岛、小洲文创园和科学城、金融城、软件园、创新城与大学城的连接性,
把大学城的智力资源、科研平台与这些外围区块的产业企业创业、人才引进就业创业与居留生活系统考虑规划,
让人才和科研成为广州的增长动力。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9 15:3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虽然高水平大学比不上其他几个传统的教育强市,但是广州大学城的建设在全国可能是最成功的。广州大学城的区位,结合广州下一轮产业升级的发展,省里和市里有个全方位的支持规划,大家可以尽情的想象过个五到十年对广州未来发展后劲有多大的帮助,如果就是摆一堆大学在那,真是浪费了这一片宝地!
岛上那几个村子当时没有一步到位征地拆迁,真是败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12 17:04 , Processed in 0.042423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