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7147|回复: 35

2015年4月7日武汉新闻汇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7 08:3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长假武铁发送旅客较去年同期涨一成

    本报讯(记者鞠頔 通讯员杨曙明 孟立)昨日是清明小长假最后一天,武汉铁路出现返程高峰,武昌、武汉、汉口三大站共发送旅客2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7万人次。
    “虽然发送旅客人数有所增长,但铁路运力却没有往年那么紧张”。铁路部门介绍,这主要由于京广高铁和沪汉蓉客运专线在武汉交会,加上武汉至咸宁、武汉至黄冈、武汉至黄石城际铁路开通,高铁在武汉连线成网,形成以武汉为中心,至北、上、广及成渝经济区域4-5小时快速客运交通圈,以及覆盖省内300公里范围和至郑州、长沙、南昌、合肥等中部省会城市2-3小时左右快速客运交通圈,武汉铁路运能大大提升。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7 08:45: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阴雨挡不住灵秀魅力
清明小长假 931万人游湖北

    本报讯(记者甘娟 贾蓓 通讯员张超)清明小长假我省大部地区持续降雨,出游受到影响,3天全省共接待游客931.73万人次,同比下降14.33%;实现旅游收入37.17亿元,同比下降12.72%。但风雨不阻出游路,扫墓、踏青、赏花、郊游、探亲等多股客流叠加,掀起了春季旅游小高潮。
    赏花游担当主角
    近日前暖后冷的天气使部分花期延长,清明期间形成了樱花、牡丹、郁金香、桃花、杜鹃花、油菜花、茶花争奇斗艳的景象。武汉的东湖樱花节、牡丹花会、植物园郁金香花展、云雾山杜鹃花节、荆门油菜花旅游节、襄阳赏花游暨老河口梨(桃)花行、十堰郁金香文化旅游节、随州赏花走心之旅、天门首届油菜花节等赏花游主题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观赏。热点景区中,武汉东湖和宜昌清江画廊分别接待6.96万和7.4万人次,神农架接待5.9万人次,武当山接待3.3万人次,黄鹤楼、省博物馆、三峡人家分别接待3.7万、3.4万、2.9万人次。
    美食游异军突起
    旅行社企业围绕“香游湖北”主题,策划最具湖北特色的赏花与美食同“香”春季旅游线路,成功搅热国内外客源市场。清明期间,全省17家骨干旅行社共接待境外来鄂旅游团队97个,游客1504人,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典、澳大利亚、韩国、泰国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外省入鄂游方面,仅湖北省中国青年旅行社就接待了分别来自广东、浙江、北京、江苏和福建等地的旅游团57个,游客1310人。
    出游方式多元化
    旅游者出游日趋理性,出行方式呈现多元化,越来越多的人会在查询气象、交通、文化等情况后选择自由行、自驾游或半自助游,游客拼车出行亦已十分常见。清明期间,全省主要旅游景点的自驾车游客持续增加,神农架、武当山、清江画廊景区随处可见旅游车队的身影。
    电子商务的发展推动网络预订成为时下流行的出行方式,清明期间,我省通过网络预订火车票、机票、酒店、景区门票的游客大增,还有部分游客通过网络团购旅行线路、景区门票、酒店等旅游产品获得更加优惠的价格。从携程网、艺龙网的预订情况分析,清明期间通过网络预订“机票+酒店+导游”自助游服务的游客增长幅度都在30%以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7 08:4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早啊,落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7 08:46: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大站送客105万人

    本报讯(记者陈永权 通讯员杨曙明 孟立)昨天是清明小长假最后一天,武昌、武汉、汉口三大站发送旅客25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1.7万人。其中武汉站发送7.8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1.9万人,同比增长47%。
    据武汉铁路局分析,客流新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探亲、祭祖、旅游、学生、商务客流叠加;二是由于武汉连降大雨,航空、公路等客流选择铁路出行,京广高铁和沪汉蓉客运专线在武汉交会,加上武汉至咸宁、武汉至黄冈、武汉至黄石城际铁路开通,极大满足武汉及周边旅客出行。
    据统计,清明小长假期间,武汉铁路局共发送旅客230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8万人,增长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7 08:47: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两江沿岸打造大型“武汉码头剧”
明年9月公演,让武汉讲自己的故事

    本报讯(记者甘娟 通讯员武旅)江汉朝宗景区又有大手笔,两江沿岸将打造一台浓缩武汉码头文化的大型实景体验型演艺项目:明年9月,一艘“百年前的三层游轮”将畅游长江,载着上千名游客一同演绎“现场体验剧”,塑造重情、重义、重情怀的武汉城市新形象。
    江汉朝宗旅游景区将在长江沿岸打造一个重大的文化体验型旅游演艺项目,它囊括武汉长江段上的一艘轮船、两个码头、一段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航道及与旅游同步的现场演出,让参与者同时领悟武汉特殊的历史与现实的美。
    该项目特别邀请到《2008奥运开幕式》核心创意小组成员之一、《印象》系列总导演樊跃打造。樊跃被誉为当今中国最具创新意识的导演,他认为武汉需要的并不是一场大型演出,而是需要一个树立武汉城市形象的文化演艺行为,“让武汉人自己讲述自己的故事”。演出强调现场体验,游轮既是客船又是剧场,航程既是旅游路线又是演出场景,登船者既是旅游者又是戏剧观众。
    武汉旅发投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实景剧将于明年9月正式公演,目前轮船和码头的建设已经进入启动阶段,游轮明年5月下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7 08:4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吾家绿地初长成
江城绿地606大楼“破土”始末
         2014年7月28日,一枚由钢筋水泥浇筑的“嫩芽”,从长江南岸36000平方米的绿地上“破土而出”。经历了36个月孕育的武汉绿地中心地下室结构完成。世界第三、中国第二、华中第一的高楼,冲出地平线,开始了向天空的征程。从旁经过的人不会想到,三年后,这枚“嫩芽”将变成606米的“参天大树”,若想尽收眼底,只能仰望。
    36个月,说长也长,说短也短。说它长,是因为从没有一栋高楼,积蓄了如此多的期待与瞩目。“人们太想看到了,巴不得日期就是明天”;说它短,是因为不过几个春秋中,凝聚了太多的绞尽脑汁,太多的日以继夜,太多的迎难而上,太多的敢为人先,太多的追求卓越。
    “铁桶阵”力阻长江水
    众所周知,要盖高楼先挖深坑。楼层高度越高,需要挖的地基也就越大、越深。
    要盖一座高606米的摩天大楼,需要多大的坑?答案是:坑的面积为36000平方米,深度35米。这,也是华中地区最深基坑。
    由于大楼临江而立,滚滚长江水成了工地的邻居,一个巨大的难题摆放在工程人员面前:工程建设场地距离江水仅230米左右,工人们可以轻松读出江边广告牌上的每一个字。
    总不能让工人和机械泡在水里施工吧?何况谁也不敢保证水压是否会对基坑及桩基产生影响。所以,如何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克服“水”的阻拦,成了摆在施工方面前的第一座大山。
    两个方案摆在眼前:一是“放水进来”:在基坑施工中,不对基坑外部做完全隔离,而是采用基坑周边整体降排水;二是“挡水出去”:建造一个“铁桶阵”,将长江水彻底隔绝在基坑施工范围之外。
    经过大楼施工团队的商讨以及专家的论证,“铁桶阵”的方案成型。
    “铁桶阵”,学名地下连续墙,是用连续排列的混凝土地墙将基坑四周打围,将外围土层与内部施工区域隔离。建造完成的连续墙,墙体深入地下岩层,阻挡了墙外土层内的长江水,既是用于保护施工区域的维护性临时结构,也是作为高楼地下室外墙的永久性结构,一举两得。
    “金刚钻”钻出“新地标”
    然而,地下连续墙的建造却并非其名称的五个字读出来那么容易。因为要入岩。
    入岩,顾名思义就是要将墙体插入到地下岩层当中,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将地下水彻底隔绝。
    而地下岩层,也绝非我们在路边随意捡到的一颗石头那么“脆弱”。大家都知道,越往地下,土质越密实。同样的道理,越往地下,石头越硬。
    到底有多硬?大楼的施工方负责人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听完倍感冲击。
    相信有不少人在路过在建工地时,会听到一声声带着节奏的、震耳的响声。细心人会发现,那是一台机器发出的声音,机器牵动着一块“大石头”,将“石头”拉起后,掉入地面,然后又拉起,如此反复。这种机器叫做冲击钻机,工程人员介绍,他们使用的冲击钻机上,牵着的“石头”大约重8吨。
    而对于绿地606大楼下方的岩层,重达8吨的“石头”从二三十米的高空坠落后拉起,如此反复十几个小时,却只能打出一个深约10厘米左右的小坑。
    石头如此坚硬,如何加快施工速度?对此,施工方研究出了“抓铣(xian)结合”的办法。即先利用大型的成槽机(施工地下连续墙时由地表向下开挖成槽的机械装备)抓去上部较软的土层成槽,而在进入硬层后采用意大利土力铣槽机铣槽并最终成槽。
    “由于施工工艺新,施工时本地都没有可以遵照的施工标准”,施工方负责人说。此次在绿地606大楼施工中使用的“抓铣结合”工艺,作为在武汉的“首秀”,在施工完成后,被列入了湖北省地下连续墙地方标准。该地方标准原先只在上海、天津等地存在。
    500人两天两夜做“无缝蛋糕”
    “铁桶阵”布置完毕,紧接着,567根直径1.2米的超大直径工程桩被打入地下,这567根桩将要承载起606米高楼的重量,预计每根将分摊1700吨。而每根桩的设计承重,达到了4500吨。
    众多的地桩,会因为地下土层的高度不一而受力不均。为此,需要将一个“大墩子”放置在所有地桩之上,像是给地桩铺上了一个“桌面”,使得大楼的重量能够平均传递到桩上。为了保证均匀受力,厚度5至8米,体积达31000立方米的“大墩子”,必须是完整的一块,不允许有缝隙。
    因此,“大墩子”的制作必须是一次成型。
    “用混凝土浇筑一个大墩子,有点像用奶油浇筑一个蛋糕”,施工人员说,只不过这个混凝土蛋糕需要是无缝的,也就是说制作过程中,不允许有中断。
    此次工程中参与制作这个混凝土“无缝蛋糕”的工作人员有500人,不停为“蛋糕”生产着“奶油”。
    “那是一场持续了55个小时的‘战斗’”,参与施工的工人李先生说,他们分为三组,一天三班倒,连续工作两天两夜后,终于将“无缝蛋糕”浇筑完毕。
    他说,那两个晚上,数十个大型探照灯,将工地照得就和白天一样。人头攒动的工地上,所有人都专注于自己的那一点点工作,但是想到无数个“一点点”,最终将承载起万丈高楼,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充满了干劲。“跟最终看见底板完成的成就感相比,连续奋战的疲劳算不了什么,或者说,正是因为有了连续的奋战,才有了最后的成就感”,李先生自豪地说。
    “大帽子”护航高楼“起飞”
    “为什么绿地606大楼的地下室做了这么久?”大楼项目负责人王先生坦言,其实所有人都知道,质疑之声一直都存在。
    “我们慢么?不,”他解释,绿地606大楼的地下6层,是全华中地区最大,楼层数最多的地下建筑。但是要论建设速度,606大楼不输于国内任何一栋超高层,相反,606大楼6层地下室从开工至地面,36个月的建造速度刷新了国内超高层项目地下室结构施工速度的纪录。
    在国内400米以上在建超高层项目中,位于天津高570米以上的天津117大厦,地下层数4层,开工至地面时间46个月;位于深圳高600米的中国平安金融中心,4层地下室,开工至地面时间36个月;设计高度438米的武汉中心,5层地下室,开工至出地面时间38个月。
    而在绿地606大楼“破土而出”后,长势将是惊人的,其中的一项重要原因,是施工中顶升平台的运用。
    施工人员解释,顶升平台就像是给建造中的房子戴了顶“大帽子”,所有的施工都将在“帽子”上进行。更有趣的是,帽子高度将跟着建筑的上升一同升高。
    拥有了“大帽子”后,模板会随楼层升高自动提升,大幅加快建设速度。同时,“帽子”盖在施工区域上,会提升施工区域的安全性,工人在安全封闭的环境内施工如履平地,不用担心高空坠物的危险。
    施工人员预计,利用这一技术,大楼在“破土”后,会以约12天一层的速度拔地而起,后期更是会达到4天一层的惊人建设速度。
    “大家都期待着,恨不得大楼明天就封顶”,项目负责人王先生笑着说,也正是如此的期待,才使我们的努力有了动力,付出有了回报。“为了仰望武汉新的天际线,请大家耐心等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7 08:52:15 | 显示全部楼层
互联网+”创新汉阳造升级版
——访汉阳区区委副书记、区长徐洪兰
    “创新必须专注,才能做到极致。” 谈起我市党政代表团赴深沪津三市的考察,汉阳区区委副书记、区长徐洪兰用“震动、震撼、振奋”来形容此行带给自己的冲击力。
    徐洪兰认为,对于汉阳区来说,要对标找差距,培育创新土壤,努力形成与汉口、武昌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三镇鼎立的大格局。
    对标三种创新模式 找准问题差距   
    “深圳是大协同的创新,各类主体都能找到创新的平台;上海是大格局的创新,顶层设计着眼全局,高标准的系统谋划让创新落到实处;天津则是大气魄的创新,规划引领,持久建设。”
    徐洪兰说这三座城市的创新,是一种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的创新。涉及技术、金融、商业模式,还有城市建设、社会治理、生产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
    “对标检查,的确要看到差距。”她分析汉阳的“短板”:首先是创新土壤不肥沃,汉阳并不缺乏创新的种子,但创新的理念不强,创新的配套不足,创新的氛围不浓。
    其次是谋划系统性不强。比如汉阳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每一颗珍珠没有串成链,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彰显。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系统性谋划,导致资源整合不足、产业配套不强,没有发挥集聚的扎堆效应。
    徐洪兰感慨,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根源在思维观念不新,关键在眼界开阔不够,实质是精神专注不足。因此,在不缺人才的荆楚大地,汉阳没有留住更多的人才,也没有吸引到足够数量的资本风投公司,点子缺土壤,营养不良,种子难以长成大树。
    寻根“汉阳造”文化 培育创新土壤
    汉阳区去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86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额等五项主要指标位居中心城区前列。目前,汉阳区在建重大项目达到77项,总投资1440余亿元;今年计划新开工项目34个,计划总投资385亿元。
    徐洪兰表示,虽然有差距,汉阳也有自己的优势。汉阳在武汉三镇中起源最早,拥有近2000年的发展历史和国际级的人文资源,不但是中国知音文化发源地,更是中国近代工业文明发祥地之一,还拥有宗教文化、楚汉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等丰富的文化资源,在全市各城区之中资源独特。
    “汉阳造”文化孕育出了中铁大桥局、九州通、恒信德龙、国际博览中心等品牌。汉阳还拥有全市各城区中最长的江滩岸线,108平方公里的土地,有48平方公里用作了生态规划,城区公园多、山多,这是宝贵的生态资源。
    边对比边思考,汉阳将结合区情做好顶层设计,培育创新土壤,积极构建创新空间,通过“三旧改造”,完善城市功能。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解决风险投资不多的问题。引进、留住人才,让创新的种子在汉阳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走得更远、更稳。
    力促互联网+产业升级
    打造汉阳发展升级版
    这次考察,徐洪兰意识到“互联网+”不仅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平台和新载体,也是改变经济格局和重塑产业结构的新引擎和新机遇,将为区域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互联网+”可以和汉阳的优势产业发生强烈的碰撞。在医药物流业方面,汉阳将倾力建设国家医药健康服务中心。在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徐洪兰感触很深:企业定位高、与国际接轨。九州通集团作为医药行业的龙头,也可以与智慧医疗、医药电商有机结合,形成千亿规模智慧健康产业,将定位建设全国的医药健康服务中心。
    会展产业是汉阳的“拳头”产业,通过创新引领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建设,着重发展以会展业为核心,以现代金融、商务旅游、高新技术、现代物流、文化创意、商贸服务、人才培训等为支撑的大会展产业生态圈。
    互联网+路桥设计产业,充分发挥中铁大桥局、中交二院等国内外知名路桥工程设计和建设企业集聚的效应,大力发展路桥工程设计产业,延伸配套产业链,提高产业集聚度,加快实现“汉阳制造”向“汉阳智造”升华,朝着世界路桥设计之都方向努力。
    在制造业方面,重点推进百亿产业提升、新兴产业培育、中小企业壮大“三大工程”,支持百威、金牛等骨干企业搭建产学研战略联盟,依托大数据重塑企业产品研发、营销、售后整个价值链,用创新推动企业牢牢掌握核心技术研发和高端设计,抢占产业链高端。
    “所有的产业创新升级,根本上说是要群众分享创新成果。”徐洪兰说,归根结底还要互联网+生活——以服务居民生活为目标,将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更新改造必须有机结合。充分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对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公共服务等工作模式进行信息化改造。
    此外,为深化落实“让城市安静下来”的理念,汉阳将着力实施“美丽汉阳升级计划”。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琴台文化中心升级版”的要求,积极协调、努力推动杂技厅、图书馆、展示馆等文化设施加快在琴台周边的布局,打造全国一流、全市最大的综合性文化艺术中心。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7 08:55:10 | 显示全部楼层
白沙二路即将开建
    楚天都市报讯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胡勇谋 刘闪 实习生阮小凡)昨日,来自武汉建设部门的消息称,洪山区白沙二路(武金堤公路—白沙洲大道)工程通过环评公示,即将开建。
    据介绍,随着去年底鹦鹉洲长江大桥的通车以及武昌南的快速发展,新武金堤一带的交通需求量日益增加,而武金堤公路至白沙洲大道之间的通道较少,江国路等也多破损严重,加密路网显得非常必要。
    拟新建的白沙二路,西起新武金堤路、东至白沙洲大道,全长1472米,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路,宽50米,规划双向6车道,设计车速50公里/小时。总投资7.7亿元,其中环保投资6496.7万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7 08:5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光谷企业去年总收入达8526亿元
光电子成主导产业
    楚天金报讯 金报讯(记者刘晓杰)日前,在光谷税务进园区活动现场,记者从东湖高新区国税局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去年,光谷国税共完成各项税收收入51.5亿元,其中光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等三大主力产业贡献了总量的66.9%。其中,光电子信息产业贡献入库税收19.23亿元、占比37.37%。与此同时,装备制造业和生物医药产业则分别实现入库税收11.62亿元和 3.57亿元,同比增长8.69%与30.95%,表现颇为抢眼。
    记者了解到,去年,光谷企业总收入达8526亿元、增长31%。值得一提的是,在系列新政的激励下,该区去年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9855户。
    据悉,到目前为止,在全国百余国家级高新区中,东湖高新区综合排名位居第三,其中,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排名第二,已形成以光电子为主导,生物医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和现代服务业等并举的产业新版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7 08:57:18 | 显示全部楼层
知音桥拓宽改造本月中旬完工
    楚天金报讯 记者昨日获悉,二环线上重要节点工程的知音桥(江汉二桥)拓宽改造工程,将在本月中旬完工。
    知音桥桥面道路本有21米宽,可开设双向六车道。但设置了非机动车道后,只剩15米宽的双向四车道了。随着拥有双向六车道的二环线雄楚高架、龙阳高架将在本月底全线通车,为避免“六变四”带来拥堵,知音桥去年9月底进行拓宽改造——在正桥两侧,把2.5米宽的人行道加宽成3.5米宽的新人行、非机动车道,使正桥双向四车道拓宽为双向六车道,与二环线六车道保持一致。同时,在汉口宗关引桥两侧,新增一对上、下桥非机动车道,行人过桥后,则在桥头的行人通道就近上、下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7 09:54:15 | 显示全部楼层
白沙二路即将开建
    楚天都市报讯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胡勇谋 刘闪 实习生阮小凡)昨日,来自武汉建设部门 ...
落飞 发表于 2015-4-7 08:55



    确实要加快路网的建设,不仅仅是武昌南.......太多主干道之间都没有或极少有联络道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7 10:3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handd648 于 2015-4-7 10:39 编辑


8# 落飞

白沙二路即将开建
    楚天都市报讯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胡勇谋 刘闪 实习生阮小凡)昨日,来自武汉建设部门 ...
落飞 发表于 2015-4-7 08:55







白沙二路,连通南湖大道有望


白沙二路西段还是老路及荒芜5年的田野,待11,12号地铁的批修,已荒芜5年了!!!


    为 地铁11号线,12号环线 --- 跨江打前哨 !!


2015年04月03日,市长万勇走访了长江水利委员会,


   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刘雅鸣表示,将继续发挥好长江水利委员会的专长,更好发挥黄金水道作用。


    双方表示,将在城市备用水源地等项目中共同开展研究,共同推进“645”长江深水航道整治工程,并联手做好长江武汉段岸线规划工作,整治长江岸线砂码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7 10:44:08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没有什么令人兴奋的的点.
感谢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7 11:4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落飞


    导演说的对  武汉需要一个树立武汉城市形象的文化演艺行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7 11:4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落飞


    说得好{:5_1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9 00:31 , Processed in 0.047173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