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24323|回复: 97

【转】武汉王家墩CBD规划核心要素研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30 12:4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顶哥 于 2015-3-30 13:11 编辑

武汉王家墩CBD规划核心要素研究(2013年)

本文来自网络,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97644c0102e8uz.html
转载此文旨在传递更多信息。

本文为CCDI与武汉王家墩中央商务区投资有限公司联合研究课题,感谢王军女士的指导。

摘要:作为华中地区的中心城市,武汉根据其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需要规划建立一座与其发展规模相匹配的中央商务区。2000年中央同意实施汉口王家墩空军机场的搬迁计划,这为汉口释放了一块面积达7.41平方公里的可供高起点规划的完整土地,武汉王家墩中央商务区(CBD)规划建设便由此展开。截至2013年,王家墩中央商务区的规划建设已经经历了十余年的时间,本文首先追溯了王家墩CBD的整体规划概念,回顾了十几年来该CBD的规划和建设历程。随后本文选取了CBD规划中的若干重点环节,分别从王家墩CBD的路网组织、市政设计、轨交布局、地下空间综合开发以及过渡时期规划行为探索等多个方面,对该地区已经形成的或正在实施的规划成果分别进行了归纳和说明,在此基础上找出了当前王家墩CBD在规划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其应对方法,旨在为武汉中央商务区的后续开发建设提供若干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

一、武汉中央商务区的整体概念溯源
        按国际惯例,CBD的形成往往必须具备两个主要条件:一是所在城市是区域中无可争议的中心城市;二是其城市GDP至少在1000亿元以上,或区域内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根据国务院关于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武汉目前已成为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而“十二五”期间,武汉更将全力打造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在经济发展领域,武汉在中部地区始终处于领先地位,早在2001年武汉市GDP总量已超过1000亿元,2005年武汉市人均GDP也超过了3000美元,截至2012年武汉市GDP总量为8000亿元,人均GDP已超过12000美元,从经济指标上看武汉市已具备建设CBD的条件。
    上世纪三十年代在武汉城郊建立的王家墩军用机场,如今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已经成为武汉市汉口城区的地理中心,由于军事管制和机场飞行净空的要求,机场对周边地区的建设限制与武汉城市高速发展之间的矛盾已经日益突出。2000年7月24日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联合发文,同意将汉口王家墩空军机场迁出,这为武汉中央商务区的建设提供了可供高起点、大规模开发的建设用地,如此完整充足的土地资源是国内外其他城市所无法比拟的。2003年1月,原武汉市市长李宪生在武汉市十一届一次人代会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站在武汉未来城市发展的高度,正式提出在汉口王家墩机场原址建设“武汉王家墩商务区”的战略部署。从此,武汉CBD建设正式拉开序幕。
    武汉CBD所处汉口王家墩地区位于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中央活动区内,总用地面积为7.41平方公里,该地区处于城市快速干道、轨道交通及机场高速路的交汇点,作为进入武汉市区的门户和连接武汉城市各功能的中心枢纽,其拥有不可多得的区位优势。根据《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的设想以及王家墩商务区详细规划,王家墩CBD的建设将重点设置博览、金融、贸易、商业服务等机构,形成中心商务区、会议服务区、综合商业区及生活居住区等四大功能区,2020年规划常住人口18万人,就业岗位20万个。建设王家墩CBD不仅可以使武汉作为华中地区经济功能核心的作用和地位更加突出,它更将成为武汉乃至武汉城市圈国际形象的新窗口。

图1:武汉CBD总体规划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8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30 12:4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顶哥

进入深层次研究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30 12:4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图2:武汉城市规划--中央活动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30 12:4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图3:武汉CBD与汉口城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30 12:46:5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王家墩CBD规划历程回顾
      在上述城市发展背景下,武汉CBD借鉴国际通行惯例,采取“专题研究—国际征集—深化综合”的规划设计创新思路,聘请十余家国内外顶尖设计机构和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先后参与CBD各阶段的研究、设计和咨询工作。出于中国中部城市缺乏沿海城市的经济区位条件,尽管武汉CBD规划历时十余年的不断研究和完善,在实施层面却一再谨慎。规划设计团队先后完成30余项的专题研究和设计,让这片热土成为武汉市规划编制管理最为系统的区域。
    当我们今天回顾这样一个过程,会呈现一个相当清晰、循序渐进的逻辑。大约在1995~1997年,武汉市政府成立CBD规划工作组,赴青岛、大连等地进行前期调研,借鉴国内机场搬迁与规划案例,确定机场的搬迁模式及建设的初步意向。2001年,该工作组深入学习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国内城市的建设经验,针对功能定位相关问题,对该区域结构性规划进行了深化。2002年,由政府参股成立开发主体,负责组织邀请世界著名的策划咨询公司对各项前期专题进行了研究——由美国麦肯锡公司(McKinsey & Company)进行战略商务策划,由普华永道(PWC)进行前期财务分析策划,由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进行规划区域功能定位及研究,由英国阿特金斯(ATKINS)进行城市区域综合交通研究,由泛亚易道(Pan Asia EDAW)进行空间景观及生态系统的研究策划——作为方案阶段国际咨询的前期参考成果。2003年,由武汉市城市规划国土资源局组织开展王家墩CBD规划方案的国际咨询环节——美国SOM、德国OBMERTER、英国ATKINS、澳大利亚ANS、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一共五家机构受邀参加方案设计,五个方案在城市功能布局、空间形态、交通组织等方面各自提供了不同侧重和不同特色的解决方案。2004年,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在综合各方意见后对五家国际咨询方案进行了深入研究,完成了王家墩地区分区规划综合方案的编制,确定了该地区交通组织、用地布局、生态系统、起步区建设等方面的具体工作安排。2004年12月,武汉市政府批复《武汉王家墩地区总体规划方案》,至此,王家墩CBD进入了后续更有针对性规划设计和项目实施阶段。
    2005年,CBD交通及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编制完成;美国HOK公司受聘完成范湖启动区城市设计。2006年,《武汉王家墩商务区管网综合规划》编制完成。2007年,美国SOM公司受聘完成核心区城市设计。2008年,武汉市政府批复《武汉王家墩商务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武汉王家墩商务区地下空间规划》。2009年,《武汉王家墩CBD区域轨道交通衔接规划》编制完成。2010年,《王家墩核心区地下空间及地铁站点综合规划》编制完成。2011年,核心区地下环路、黄海路隧道规划设计完成。目前,王家墩地区已有一批实施项目正在建设之中。

图4:王家墩机场原貌(2000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30 12:47:11 | 显示全部楼层
顶顶哥,第一次坐到这么好的位置~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30 12:4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CBD还是值得期待的,给他一点时间吧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30 12:4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图5:王家墩CBD建设进度航拍(2009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30 12:4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图6:王家墩CBD建设进度航拍(2010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30 12:5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图7:王家墩CBD建设进度航拍(2012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30 12:5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顶哥 于 2015-3-30 13:09 编辑

三、王家墩CBD规划的重点举措解析
1、城市空白区路网修补
    王家墩机场的迁出在提供了汉口一整片可供高起点规划的土地资源的同时,也暂时造成了该地区城市肌理的空白。针对这种空白的对策与传统意义上的新城规划是不同的,所谓新城往往是建成区的延伸或者是从无到有的过程,而王家墩的情况则是周围城区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度较高的围合,而之后如何通过路网的设计来填补这块被已有城市肌理围起来的7.4平方公里的空白便成为了规划者首先需要面对的问题。
    根据王家墩商务区功能定位及环境特征,规划形成“一心、两轴和四大功能分区”的布局结构。路网体系总共规划城市主次干道供38条,其中18条道路与周边现有道路相接,理顺了城市交通的格局,融入了城市路网。路网系统为“三环、双十字”,其中对外交通“十字”由南北向宝丰路和东西向黄海路组成,内部交通“十字”由横向的淮海路和纵向的云飞路组成。宝丰路采取全线高架方式;黄海路采取隧道形式穿越核心区,加上在重要道口共设置的7处立交,构成了庞大而有序的地上、地面、地下三维交通体系。经规划后,该区域内路网密度由现状约6.4公里/平方公里提高到12公里/平方公里以上,增加约100%,接近日本、欧洲等国家大城市的路网标准,成为武汉市道路网密度最高的区域。

2、市政设施集中统一设计
    从大处规划,从小处着手,任何成功的CBD都应该同时满足这两个层面的要求。王家墩CBD在规划初期就对市政设施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武汉市第一条城市综合管沟的铺设:总长6.1公里,分为干线沟和支线沟,以此解决CBD马路“开拉链”现象;
(2)武汉市第一个实现强弱电线缆入地的地区:CBD内不会再有一根电线杆;
(3)中部地区第一个雨污分流的城市中心区:将雨水和污水分开,各用一条管道输送,可以防止河道被污染。

3、轨道交通站点优化布局
    CBD交通吸引和发生量大,且聚集性强,故交通供需矛盾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CBD功能的发挥,轨道交通则是解决CBD交通问题的有效途径。为满足未来CBD商务功能的密集型交通疏散的需要,王家墩CBD交通规划采取“以轨道交通为骨架”的交通策略,在CBD区域内共规划设置5条地铁线路,9个站点,其中轨道3、7、10号线穿越1km2的核心区。规划按照500米的有效步行距离和服务半径,实现CBD区域的地铁全覆盖,使王家墩地区成为了武汉市地铁线路、站点最为密集的城市中心区。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早先的规划,3、7、10号线在CBD核心区中心设置H型3线换乘车站,相关研究表明H型换乘车站虽然理论上可以对人流进行集中疏导,但在施工和实际运营层面上将面临较大的困难,故后期将相关站点的位置和线路的走向进行了调整,调整后各线路站间距有不同程度缩短,核心区内降级为一个双线十字换乘车站加上一个一般车站的换乘方式,这样可通过“供给引导”模式,增加CBD总客流集散量并同时减少重点交通拥堵区轨道客流集散量,从而优化了交通布局。

4、多层次地下空间综合开发
    王家墩地区是历史机场搬迁留给城市的仅存的可供大规模成片开发的土地资源。因此,武汉市政府对城市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提出了要求,提倡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通过前期大量的专项研究,确定CBD地下空间开发总量为262万平方米,其中地下停车占到66%,地下商业占18%,地下交通9%,防灾等设施7%。
    CBD地下空间规划结构可以归纳为:一主三辅——在核心区兴建大型地下综合体,在王家墩公园、范湖片、双墩片分别建设三处地下商业城;一环三带——在核心区建设以地下环路为主的地下交通转换系统,提高外部快速交通为王家墩核心区的服务功能,同时形成三条各具特色的地下休闲娱乐街。其中的地下环路系统规划沿核心区中心地块周边四条城市道路下方布置,国内目前只有北京中关村设有地下环路(1.9公里),武汉CBD地下环路将长达国内罕见的2.5公里,并且结合综合管沟采取一体化布置,环路共设置6进6出共12处进出匝道,采取逆时针单向交通方式。
    核心区中央下沉广场地下为地铁3号线和7号线的换乘站,车站布局与周边地下空间采取一体化设计,竖向上总体分为四层。规划沿站点东西向和南北向两条中轴线设置地下商业步行街,利用无障碍设施与周边人行道、地铁站点、周边地块地下商业等步行系统串接,形成连续、舒适、全天候的步行交通系统。
    另外,面对目前普遍的“停车难”问题,武汉CBD规划中预先考虑提高区域停车指标,规划中CBD总泊位数约1.25万个,高于国内大城市的平均水平。同时采取地下停车的复合建设,在区域内公园、绿地内复合建设停车场库,合理高效利用地下空间。

5、节约型过渡期规划探索
    王家墩CBD属于国内乃至国际罕见的大规模开发建设对象,其现状与规划目标存在巨大差距,导致整个开发过程必将成为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规划远期目标的实现将不得不建立在时间跨度为20年左右的各个阶段成果的累积上。所以进行过渡期规划的探索是大规模开发的一种必然趋势。
    过渡期规划中所谓过渡期指的是整个建设过程中新商务区兴起、生长和成熟的形成过程,和现有资源利用消退、现状用地功能性质逐渐转变的消亡过程,形成和消亡两者之间的时空共存性所造成的长达数年的暂时性过渡状态。在过渡期内,不可能将所有的旧资源同时抹去,也不可能将新设施同时建成,规划人员需要在形成与消亡的动态过程中寻求一个合适的转变速度和转变模式,使得暂时存在的旧资源依然可以为该区域的更新活动带来崭新的生机和价值吸引力,而这种动态的、逐步的规划行为的最佳落脚点就是“节约”和“环保”的理念。
    比如将尚未拆除的北端机场跑道临时改造为极限运动区,用以吸引消费群体和新区的人气。又比如在开发建设中,以“节能减排、重复利用、循环再生”为原则,探索性地采用国际先进的废弃混凝土再生利用技术,使原机场跑道废弃的约10万方混凝土得以再生利用,变废为宝,被广泛应用于CBD规划道路及临时道路工程的基层铺设以及人行步道砖的制造上。也正是坚持这类探索和创新,武汉CBD的规划用发展的眼光,构建了城市与生态的和谐统一,并成为国内首个通过规划环评的CBD。

图8:王家墩CBD路网规划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30 12:5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图9:王家墩CBD用地规划: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30 12:5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图10:王家墩CBD外部交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30 12:5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图11:王家墩CBD轨道交通站点分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30 12:5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图12:王家墩CBD地铁中心站一体化开发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9 00:43 , Processed in 0.047513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