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漫步于繁华都市 于 2015-1-11 15:53 编辑
本报讯(记者 范海杰 孙盈 通讯员 蒯创)塔吊林立,桩机轰鸣。苏宁广场、和信广场、鼓楼广场、新物资市场、金鹰二期……新年伊始,记者走进鼓楼看到,新开工项目络绎不绝,续建项目快马加鞭,奋力争先的热潮扑面而来。
在苏宁广场,项目施工方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的进度是一天一变化,目前正在进行主体施工,61层的主楼A楼已建到9楼,预计年底完工,其他4个楼也在同步快速推进,预计4月份完工。
“三重一大”是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总抓手”和“牛鼻子”,项目建设不仅决定了未来的大发展,也决定着城市品质和群众生活品质的大提升。
投资8000万元、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的徐州龟山民博馆开馆迎宾;总投资5800万元的集休闲公园、体育健身、文化交流“三合一”的区文体中心建成开放;总投资206亿元的下淀立交桥扩容工程全面竣工,三环东路高架快速路建成通车,三环西路、三环北路高架相继开工;总投资8亿元、占地108亩的北区股份制医院奠基,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工程顺利完成……
2014年,鼓楼区70项城建重点工程、66项重大产业项目推进效率持续领跑主城区,城建重点工程当年开竣工率均实现100%,6个项目入选全市“十一”重点工程观摩会,占观摩项目的60%。
在鼓楼区机关大楼一楼大厅醒目位置放着两块硕大的公示牌,项目名称、每月节点计划、责任单位、包挂领导……鼓楼区实施的“三重一大”项目一览无余,尤其是上面贴着的红、蓝旗格外引人注目。
鼓楼区重大办负责人介绍说,他们建立了项目进展节点台账,其中包括项目进展情况、需要政府帮助推进解决的困难及问题,实行每周一统计、一报送,每月考核一次,公示节点计划推进情况,完成的贴红旗,没有完成的贴蓝旗,做到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责任化、责任人头化,将任务和责任落实到点到人,拧紧“责任螺丝钉”。
全面提高办事效率,全面提升工作效能,让发展环境更加优化,鼓楼区在全市第一个成立了加快项目前期手续办理的“代办”办公室。
代办办负责人告诉记者,项目开工手续较多,投资者大都来自外地,人生地不熟,办起一道道手续来,有个较长的过程,现在我们不仅指定专人全程帮助投资者办理相关手续,而且实行延时制和预约制,打破一周五天、八小时工作时间局限,只要投资者有事要办,工作人员加班也要积极办理。专业人办专业事,一个项目先梳理出手续办理流程,由多个人交叉、并行推进。
在严把施工质量的前提下,鼓楼区在各项城建重点工程施工中完善激励机制,优化项目工期管理,按照合同约定,倒排工期,把工作进度细化到每一天,建立目标、时间、人力台账,督促施工队伍增加施工力量,并采取轮班上岗制,流水作业,争取时间,当天的任务必须当天完成,当天验收;完不成的加班加点,决不延期。
“三重一大”项目的快速推进,不仅加快了鼓楼转型升级的步伐,也使北区的生态环境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马场湖公园、龟山梅园敞园迎客,城北休闲公园开工建设,9个街头绿地、6条道路绿化提升、21个小区立体绿化工程全面完成。新增绿地61.7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43.1%、提高0.5个百分点,景观绿化水平更上一层楼。3.5公里的北区水系全线贯通,徐运新河、故黄河等5条河流实现互联互通,楚园、丁万河南路带状公园建成开园,“一带四园”的丁万河荣膺省级水利风景区。
“作为城市老工业基地,加大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商贸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投入,仍然是我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我们要牢牢抓住‘三重一大’的牛鼻子,强化要素供给和规划引领,以项目的快速推进增强城市承载力,打造魅力鼓楼。”鼓楼区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