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8858|回复: 51

2014年12月28日武汉新闻专贴(28号的新闻大家往此贴更新即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28 08:4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武汉今日开通两条过江大动脉 将拉动汉阳经济发展



楚天都市报讯 (记者 刘闪)地铁4号线二期似巨龙飞驰江底,鹦鹉洲大桥如彩虹横跨江面,今天,武汉将见证两条新过江通道的正式通车。上午9时15分,地铁4号线二期正式开通试运营;10时,武汉第八座长江大桥鹦鹉洲长江大桥也将正式通车。两条同日开通的过江通道均通往汉阳,这在武汉历史上尚属首次。

     今天率先开通的地铁4号线二期,东起武昌火车站,西至黄金口,线路全长16.7公里,列车跑完全程只需33分钟。其中,穿越复兴路至拦江路这段3278米长的越江隧道,仅需3分半钟。

     作为汉阳地区第一条地铁线路,4号线二期也是继2号线开通后又新增的一条过江地铁,不仅有效衔接了汉阳和武昌,连通长江两岸经济带,真正实现轨道交通连通三镇,还将缓解汉阳过江交通的压力,带动三镇均衡发展。

     “地铁通到汉阳,以后回娘家就方便了。”今年58岁的雷凤英家住青山,娘家在钟家村,父母都已年过八旬。以前她每次回去都要近2个小时,地铁开通后,她半个小时就能到汉阳,以后每个星期都能回去看望父母。

     稍晚通车的鹦鹉洲长江大桥,是武汉第八座长江大桥,全长3.42公里。北接汉阳鹦鹉大道,南接武昌复兴路,双向8车道,设计车行时速60公里。同时凭借这条最新的交通大动脉,白沙洲、武泰闸、汉阳国博等区域,将融入武汉崛起的舞台,成为武汉经济布局中最新的重点发展带。

     昨日,武汉市城市路桥收费管理中心发布通告称,将从12月28日零时起,对通行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的机动车,采用不停车电子计次收费方式(ETC)征收城市道路桥梁隧道车辆通行费。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机动车车辆通行费的收费标准与武汉市其他贷款建设的城市道路桥梁隧道车辆通行费标准一致,相关的征收管理均按照《武汉市贷款建设的城市道路桥梁隧道车辆通行费征收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尽管武汉此前已开通了9条过江通道,但从武昌往返汉阳,依然非常拥堵。这一次,武汉一天新增了两条过江通道,不仅三镇交通更加便利,也会拉动汉阳房地产、城市建设、交通发展步入一个新的台阶。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8 08:44:53 | 显示全部楼层
鹦鹉洲大桥通车 创下长江上悬索桥修建时间最短纪录



鹦鹉洲长江大桥
  湖北日报讯 记者 廖志慧 汪洋 通讯员 刘家华 王虎

  三年半,1340个日夜,鹦鹉洲大桥创下长江上悬索桥修建时间最短纪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8 08:4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洲江夏同日开建地铁 21、27号线2018年底通车(图)



地铁21号线开工现场
  楚天金报讯 文/记者 解鸿震 通讯员 孙巍 刘丹丹 图/记者 邹斌

  10年来,随着地铁1、2、4号线相继通车,越来越多的武汉中心城区居民享受到地铁的便利。再过4年,新洲和江夏等新城区居民,也将过上地铁生活,且坐地铁时间均在1小时左右。

  昨日,楚天金报记者见证了武汉地铁历史新的一页:从主城区开往新洲和江夏的地铁21号线、27号线,同一天分别在新洲区阳逻施岗站和江夏区纸坊谭鑫培公园站开工建设。这两条线路,计划在2018年底通车试运营。

  ■ 概况

  两大线路2018年底同时通车

  地铁21号线,途经江岸区、黄陂区、新洲区。起于江岸区后湖大道,经黄陂区武湖镇、新洲区阳逻开发区,终点到新洲区金台。项目总投资163.5亿元,线路全长35.175公里,设站15座。后湖大道站等5站为地下站,武湖大道站至终点10站为高架站。其中,在新荣站可与已通车的1号线换乘。根据规划,21号线两端,未来还将分别延伸到汉口火车站和邾城方向。

  地铁27号线,主要位于江夏区。该线路由7号线一期工程野芷湖站引出,沿文化大道、文化路、纸坊大街,自北向南、再向东行进,先后途经洪山区、江夏区大桥新区和纸坊老城区,止于江夏区青龙山地铁小镇。项目总投资115.5亿元,线路长约16.9公里,均为地下线,设站7座。

  ■ 特点

  新城区出资地铁集团建设

  今年5月,轻轨开到汉口北,开创武汉“市区共建”轨道交通的先河。

  昨日开工的21号线和27号线,由武汉地铁集团与新洲、黄陂和江夏三区分别合作建设。即地铁建设经费由途经各区出资,委托地铁集团负责建设和运营。

  此举标志着武汉地铁“市区共建”模式全面展开。

  ■ 意义

  新城区融入“一小时生活圈”

  昨日,武汉地铁集团董事长刘玉华表示,21号线、27号线两条新城区线路的开工,标志着武汉地铁网络化进入新城区全面建设阶段。目前,武汉轨道交通网络雏形已基本形成:已通车运营的3条,加上今日将开通的4号线二期,武汉地铁通车里程达到95公里,实现地铁连通三镇。此外,还有5条、131公里长的线路同步在建,将于2017年全面建成。届时,将基本形成武汉地铁骨干网络。

  正如新洲区委书记胡亚波所言,“繁荣在主城,实力在新城”。然而,由于没有快速交通与主城区相连,“今日之新洲好比未经雕琢的璞玉,其潜在价值被严重低估”。

  两条新地铁线路的建设,未来将打通新洲、江夏通往主城区的交通新动脉,缩短其与主城区的时空距离,新洲、江夏等新城区居民将实现1小时到中心城区,享受武汉地铁网“1小时生活圈”,也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 观察

  地铁施工蛋糕汉派军团仅切一成

  昨日,在21号线开工仪式现场,楚天金报记者发现了众多汉阳市政施工者的身影。原来,施岗站由汉阳市政承建。这与往日地铁开工,多是“中铁”等央企承建相比,形成反差。

  截至目前,汉阳市政已经或正在承建、参建的武汉地铁线,包括1号线汉口北延长线、2号线、4号线、3号线、6号线、7号线和8号线等站点和区间。其拥有两台大型盾构机。

  同时,武汉市政建设集团也承揽了不少地铁线路的施工。

  不过,记者了解到,目前,武汉市政建设集团和汉阳市政这两大汉派军团,施工收入仅占武汉整个地铁建设总收入的10%左右,其他均为央企施工。

  起初,武汉地铁施工方,主要是“中铁”、“中隧”等;近年来,武汉地铁建设线路增多,中国铁建、中国电建等也相继加入。未来,随着汉派军团地铁施工经验日益丰富,他们或将占据更多席位。

  不过央企中也有地铁建设新军。27号线的谭鑫培公园站,是中建三局承建的武汉首个地铁项目。12月1日,中建三局刚刚完成在全国的地铁项目处女作——深圳地铁9号线一条隧道的贯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8 08:4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地铁21和27号线昨同日开建 连黄陂新洲通江夏




21号线站点示意图


27号线站点示意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8 08:5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地铁21号线、27号线开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8 08:5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欢乐谷开启圣诞新年狂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8 08:56:02 | 显示全部楼层
2号线南延线、T1、T2有轨电车今日开工建设,两天内开工5条轨道交通线



2014-12-28   长江商报



□本报记者 彭为

通讯员 刘丹丹 徐云华

昨天和今天两天,武汉开工建设5条轨道交通线路,总投资超过500亿元。昨日,两条新城区线路——轨道交通21号线、27号线宣告开工。今日,2号线南延线、T1、T2有轨电车也开工建设,武汉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进入新城区全面建设时代。



2号线南延线走向终于敲定开工

备受关注的轨道交通2号线南延线今日上午举行开工仪式,意味着经过多种讨论后,走向和站点终于敲定,进入实施阶段。

2号线南延线自2号线一期工程终点光谷广场起,向东经珞雄路、关山口、光谷大道,南拐经佳园路、光谷火车站、南湖大道、大舒东路、高新四路后,拐向东沿高新六路经藏龙东街、光谷一路站至佛祖岭停车场,全长13.35公里,设站10座,全线地下敷设。项目总投资约160.17亿元,全线预计2019年建成通车。

2号线南延线串联了光谷地区的大型商业区、居住区、高校、流芳火车站等,其建设对于缓解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光谷广场站客流压力、改善光谷地区交通状况、服务交通出行需求、促进东湖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



大光谷有轨电车T1、T2线今日开工

大光谷区域内,T1、T2有轨电车今日同步举行开工仪式。

有轨电车T1线路全长15.824公里,起于光谷步行街珞雄路站,止于光谷大道光谷芯中心站,其中T1、T2线在三环线南侧(关山大道-光谷大道)形成互通高架共线段979米,全线共设车站23座,总投资36.96亿元。

T1线路由一段单环线和一段双线组成,单环线经关山大道、珞瑜路、珞雄路、步行街北路围合而成,线路长度为2.414公里,设站5座;双线起于关山大道东侧,沿三环线南侧、光谷一路路中、光谷大道北侧走行,终点位于光谷大道北侧芯中心站,在高新六路设置流芳车辆基地。

此外,T1线与2号线南延线在华中科技大学站、省中医院站、光谷大道站等三个站点换乘,与11号线在雄楚大道站换乘,与规划的13号线在关山大道南湖大道站换乘。

有轨电车T2线全长19.592公里,起于汤逊湖武咸城铁站,止于未来科技城九峰一路停车场,共设车站25座,总投资31.11亿元。T2线沿天恒路、大学园路、三环线、武黄高速、神墩五路、光谷七路、九峰一路走行,终点位于珊瑚北路以东、九峰一路以北。

T2线在线路起点与武咸城铁车站及规划的9号线形成换乘,在三环线光谷大道路口与2号线南延线换乘,在武黄高速光谷五路路口与规划的19号线形成换乘,在光谷七路-高新大道路口与11号线换乘。

T2线开通初期,预计2018年日客流量可达3.24万人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8 09:0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号线地铁越江隧道保卫战

武汉晨报   2014年12月28日

  
    记者陶常宁 王南方 通讯员郭文雅 孙巍

    4号线二期施工中,武汉地铁遭遇15年来最严峻、最惊险、最复杂的工程险情!地铁人发挥舍生忘死、敢于担当的精神,冲在最前线,克难制胜——

    今日,地铁4号线二期将开通试运营。昨日,以芳草绿为主色调的地铁列车,从汉阳拦江路站开出,轻快驶过长江隧道,3分多钟后抵达武昌的复兴路站,进行开通前最后一天按运行图试跑。

    今年6-7月,就在越江隧道与复兴路车站相接的地方,发生了三次险情:6月7日左线盾构机在出洞时发生洞门涌水;7月1日左线洞门圈底部再次涌水;7月5日左线隧道管片局部迸裂。如处置不及时,将导致车站被淹,3公里越江隧道报废,地面坍塌,人员重大伤亡。

    面对武汉轨道交通建设开建15年来最大、最严峻的施工风险,武汉地铁人众志成城,抢险攻坚,打响一场700余人参加的地铁越江隧道保卫战,成功破除险情,消除隐患,让三镇人民如期坐上“芳草绿”,兑现了市委市政府“一年开通一条地铁线”的庄严承诺。


    第一次险情:隧道口涌水喷射10多米

    抢险一夜化险为夷

    4号线二期从汉阳穿越长江到武昌,3公里长的越江隧道段是施工难度最大的一段。负责挖掘隧道的两台盾构机分别从汉阳分左、右两线出发,到6月已成功穿越长江,准备从武昌复兴路站破洞而出,吊上地面,转战其他地铁工地。

    此时正处长江主汛期,复兴路站离长江近,地下淤泥层厚,地质条件恶劣,施工风险大。6月7日晚,左线隧道内的盾构机准备推出隧道时,洞口出现涌水。水压很大,水柱喷出10多米远,还带出了泥沙。

    多年与水打交道,武汉地铁人深知“生命因水而灵动,工程因水而凝重”,制定了严密的风险防范机制,工地24小时派人值守,启动安全预警平台,一旦发生险情,确保每个相关部位都能第一时间应对。

    涌水来势汹汹,但因为预案周全,建设者抢险一整夜,化险为夷。
这次抢险后,地铁人对隧道口涌水涌沙动向观测更加严密。


    第二次险情:2小时地面沉降10厘米

    700英雄立体会战

    7月1日凌晨4点,复兴路车站工地施工井内,正在值班的越江隧道项目经理倪正茂忽听“咔嚓”一响,抬头一看,原来是吊车滑轮被卡住,130吨重的盾构机中段悬在半空,离地面仅1米。一旦掉下来,会砸毁地铁车站。他迅速叫停吊装施工。

    下午3点,刚解决完吊装问题,左线洞门圈底部又出现水流。这次险情最为凶险。

    回忆起7月1日惊心动魄的一幕,地铁集团副总经理林文书记忆犹新。虽然当时水流还不算大,但他迅速判断这是一次重大险情!他当即大吼“调水泥”,命令所有施工人员停下手头工作,抬水泥反压涌水点。晚7点,涌水越来越大,二三十厘米直径的水柱还带着沙。险情就是命令,林文书立刻调来地铁集团建设事业总部的几位副总经理:温裕春负责地面注浆、王金峰负责底部堵漏、胡恒初负责降水,并组织相应人力和物资。

    很快,地铁集团所有领导聚集到此,市政府领导以及市重点办、应急办、城建委、交管局、武昌区政府相关负责人,以及在三镇施工的地铁建设队伍都赶到现场,连同专家连夜研究险情处置方案。市领导以及地铁集团负责人身先士卒,下到23.8米深的车站基坑底部,在第一现场指挥作战。

    7月1日晚上,晨报记者目击了抢险过程。抢险现场灯火通明,天空中雨越下越大,抢险人员全被雨水淋湿,每张脸上透露着焦急的神情。胡恒初挽着裤腿,眉头紧锁,蹲在地上,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降水井。险情发生后,林文书七天七夜没有回家,累了就在车上打个盹。

    据事后统计,此次险情涌沙总量高达150立方米,附近地面2小时内就沉降了10厘米。专家说,紧急抢险措施晚上半小时,就可能来不及了。

    八方支援,抢险战斗力迸发。据悉,抢险用光了武汉市场的用于堵漏的粘结剂“水玻璃”,各大经销商库存告空。他们迅速从南京市场调货,保障抢险所需。


在复兴路站站台抢险墙和纪念碑体安装到位。记者詹松 摄

涌水压不住 有人要放弃

    地铁人坚持抢险敢担当

    抢险最胶着时刻,左线涌水压不住,右线险情也难除,而抢险队伍疲惫之极。有施工人员绝望了,建议放弃隧道和盾构机,填入混凝土暂封阻水。

    此举意味着,人员暂时安全,但车站、隧道损毁,工期遥遥无期,而且险情并没有根本解除,只是权宜之计。

    而另一个,是积极抢险方案,注浆、反压、降水,多管齐下。如果成功,安全、质量、工期都可保。如果失败,地面、隧道、车站坍塌不说,还有人员安全风险和决策的责任风险。

    地铁集团深思熟虑,敢于担当,坚定不移积极抢险。最终,成功在一周内控制了险情,保住了越江隧道。
   

    有施工单位感叹:武汉地铁很强势。林文书说,“抢险时机稍纵即逝,因此我们必须强势,但不是盲目强势”。他说,面对困难和险情,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敢和担当,更要有科学和技术支撑。



    第三次险情:隧道顶部有异响 工人惊慌逃离

    领导干部逆流奔向险点

    7月5日凌晨2点,地铁集团建设事业总部副总盛永清和项目经理倪正茂正在底部洞口处忙碌。当时,二三十位工人在隧道里做内支撑加固。突然隧道顶部管片传来咔吱响声,似乎承受不住水土重压,马上要迸裂掉落。工人们恐怖叫喊,丢了工具,冲出隧道往外跑。

    这第三波险情来得突然。隧道是由一圈圈管片拼接而成,一片掉了,整个隧道就毁了。一旦地下水倒灌,身处地面以下20多米的现场人员都可能牺牲。

    盛永清和倪正茂闻听工人喊“隧道垮了”,不假思索,逆着冲出来的人群,跑向隧道里面查看。随后,他们指挥工人往地势稍高的站台板集中,稳住军心,并紧急调用方木,搭成塔状支撑,撑住管片。

    而今,采用厚钢板支撑、管片注浆等手段修复的越江隧道这一段,已通过专家评审,质量无恙。


    事后回想当时往洞内冲的举动,盛永清坦言也觉得后怕,但他并不后悔当时的决定,如果再来一次,他的选择还是往里冲。盛永清是武大岩土工程博士,问及当时何来的勇气时,他腼腆地笑了笑,说:“当时真没想那么多,只担心失去抢险的时机,觉得自己必须进去看一看。”

    盛永清说,做工程现场的人,当险情发生的时候,必须要控制住,任何因素都不能动摇这个目标。当时虽然在洞外看到洞内很危险,但他还是冲了进去。在抢险期间,盛永清的脚不慎被“水玻璃”腐蚀烂了,他在工地打着吊瓶坚持工作。

    倪正茂今年32岁,负责了2号线、4号线两条过江隧道。险情发生后,他在工地旁边住了3个月。同在工程建设圈的妻子深知个中凶险,但并不多问。“平日我们会通个电话,能接通,说明人还在。”

    越江隧道抢险,共有700多位干部工人冒着生命危险奋战一线。抢险、修复历时3个月,动用大型设备20多台,参战施工单位23家。

    10月底,地铁集团召开抢险表彰会。王金峰、盛永清、温裕春、胡恒初、倪正茂等5人被评为立功个人。

    地铁人将5位立功个人的照片放到近2米高,悬挂在集团大楼人流最多的地方,表达对英雄同事的敬意。

    昨日,复兴路地铁站台树起了一座抢险纪念碑,记录了这场惊心动魄、指挥若定的地铁越江隧道保卫战。

    谨以此文,向舍生忘死排大险的“地铁英雄”们致敬!向所有武汉地铁建设者致敬!


7月1日晚,在建的地铁4号线复兴路站点出现涌水,施工人员正在抢险。

    记者苗剑 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8 09: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关心的就是银丰的地,是不是今天起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8 09:25:0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小贝,每天武汉的建设新闻,看看小贝的帖子就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8 09:3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路过的风景


    汉正街银丰地块应该是今天28日开拍,可惜在各个武汉新闻网站,房地产网站还没最新消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8 09:56: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位数开头的线路基本上一辈子都不会染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8 10:3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和今天两天,武汉开工建设5条轨道交通线路,总投资超过500亿元。
武汉v58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8 10:3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地竞逐首个内陆自贸区 "一带一路大自贸区"构想成型

内陆打响自贸区争夺战

         自贸区概念持续火热,围绕首个内陆自贸区的角逐之战业已拉开帷幕。

         12月23日,《中国经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湖北省正以武汉东湖高新区(含东湖综保区)为主体,积极向国务院申报内陆首家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内陆(湖北武汉)自贸区。

         根据武汉市政府此前公布的《东湖高新区先行先试实施方案(送审稿)》,武汉版自贸区先行先试范围涵盖东湖高新区全境,面积达518平方公里,为上海自贸区的18倍。

         据了解,不只是在武汉,四川成都、重庆、甘肃兰州、陕西西安等地均已明确提出通过“边申报筹备、边先行先试”的方式申报地方自贸区。

         此外,“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大自贸区(SRT)”顶层设计的构想也已初步成型。12月21日,盘古智库丝绸之路经济带课题组正式对外发布《丝路一带一路大自贸区顶层设计》报告,并提出了构筑丝路一带一路大自贸区(SRT)建设的构想。

         在中国区域发展新格局中,中西部城市或将迎来更大的发展契机。“2015年,中国区域建设将以天元为心,京津冀为首,长江经济带为体,一带一路为两翼,平衡中国区域发展全格局,实现国家腾飞。”丝绸之路经济带课题组负责人易鹏指出,在这些区域发展中,中国要以西安、郑州、长沙、武汉、重庆、成都组成一个“天元战略”城市带,构成中国经济发展的夯实之地。

         多地竞逐首个内陆自贸区

         天津、福建、广东三地自贸区的落地,让内地多个有意竞夺的城市集体陷入失落。不过,这并未阻止通过“边申报筹备、边先行先试”的方式,争取国家批准的积极性。

         12月23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学习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第二批先行先试创新事项”,并对外称湖北省正以武汉东湖高新区(含东湖综保区)为主体,积极向国务院申报内陆首家自由贸易试验区。

         据记者了解,早在今年7月28日,武汉市政府就审议并通过了《东湖高新区先行先试实施方案(送审稿)》,拟先期启动42项具体工作,在东湖高新区全境(含东湖综保区)范围内全面开展自贸区先行先试工作。

         “东湖高新区计划通过1~2年的改革试验,为湖北武汉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为成功申报中国内陆(湖北武汉)自贸区奠定基础性条件。”根据上述方案,中国内陆(湖北武汉)自贸区申请面积达518平方公里,为上海自贸区的18倍,并有望成为中国内陆最大的自贸区。

         “学习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先期启动的42项工作事项,目前已有38项完成,4项正在推进。”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任张文彤表示,根据先期启动工作事项的完成情况和高新区的特点,2015年,先行先试工作将积极主动争取国家有关部委、省市有关部门的支持,密切关注、抓紧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成功经验和做法。

         事实上,开展自贸区“先行先试”的不仅仅是湖北武汉一家,围绕首个内陆自贸区的争夺也已开始暗地角力。其中,四川成都、重庆、甘肃兰州、陕西西安等地,均已明确提出有意申报地方自贸区。

         例如,重庆滨江自由贸易区的申报主体区域集中在两江新区和巴南区的部分区域,突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两带交汇”的战略优势;而西安的自贸区申报则主打“国家战略牌”,通过设立西安自由贸易试验区,使之成为联通欧亚、承东启西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第一枢纽。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尽管内地多个城市在申报第二批自贸区时“集体落榜”,但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推进,未来不排除会在中西部地区的武汉、重庆、西安等地设立更多自贸区。

         “自由贸易园区可以更多一点,在地域设置上也有必要更均衡一些。”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秘书长陈耀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特别是要多考虑向西开放,自由贸易园区的设立向中西部地区倾斜,构建更加多元的自贸区平台。”

         “一带一路大自贸区”构想成型

         从国家层面来看,2015年,“一带一路”战略的纵深推进有望进一步推动国内更多的双边、多边自贸区落地。

         12月21日,商务部部长助理王受文表示,自贸区战略要配合“一路一带”规划的推进,“一路一带”有65个国家,“我们商务部正在研究,按照重点来确定6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自贸区战略的重点和布局,并最终将建成一个面向全球的自贸区网络。

         同时,“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大自贸区(SRT)”顶层设计的构想也已初步成型。12月21日,盘古智库“丝绸之路经济带”课题组发布《丝路一带一路大自贸区顶层设计》报告,并提出了构筑丝路一带一路大自贸区(SRT)建设的构想。

         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大自贸区(SRT)指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及国内有关省市建立相应的自由贸易区或者经济合作区,填补现有自贸区建设的空白,并用一带一路为线串起亚洲、欧洲、非洲,连接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中国国内及海外自贸区和经济区。

         “根据‘丝绸之路经济带’课题组提出的分阶段建设丝路一带一路大自贸区(SRT)的思路,近期重点实现道路、能源管线、电信、港口等基础设施共建和互联互通,提高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程度;中期在条件成熟的国家和地区朝自由贸易区迈进,打造中国与东盟自贸区升级版,与中亚国家、中东欧国家建立自贸区;远期建成覆盖中亚、南亚、西亚、欧洲、非洲国家的自由贸易区群,增加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话语权和引领力,从而打造新型亚欧伙伴关系。

         “一带一路”是走出去战略,自贸区是对外开放战略,二者相辅相成,“一带一路”以自贸区形式推动,经由国内自贸园区和国际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加速而逐步落地。盘古智库理事长易鹏表示,“一带一路”通过打造中新经济走廊、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中伊土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等,依托沿线国家地区基础设施的互通互联,对沿线贸易和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从而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

         在中国区域发展新格局中,中西部城市或将迎来更大的发展契机。“2015年,中国区域建设将以天元为心,京津冀为首,长江经济带为体,一路一带为两翼,平衡中国区域发展全格局,实现国家腾飞。”易鹏指出,在这些区域发展中,中国要以西安、郑州、长沙、武汉、重庆、成都组成一个“天元战略”城市带,构成中国经济发展的夯实之地。

         “天元战略要完成中国三大区域战略的对接,即长江经济带对接一路一带和京津冀的战略,构造中国对内开发和对外开放的大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复合体系。”易鹏表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8 10:4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蓝色天际线

很讨厌心首体翼这些深奥的文字,始终让人找不到重点.但我认同全格局和区域平衡发展战略,现在这种形势,想单独重点发展某地,不得人心,当然也得不到效率效益.市场经济中市场的作用,越来越显现其重要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9 22:20 , Processed in 0.053776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