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中国唯一一个国家定位建设世界城市(全球城市)的城市
习近平到北京中关村、金融街、中央商务区等地调研
强调要把北京打造成“五都”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
《人民日报》(2010年08月24日 01 版)
新华社北京8月23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23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等陪同下,到北京市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北京金融街、北京中央商务区,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进行调研。
中关村科技园区去年3月被国务院批复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习近平来到园区内的博奥生物有限公司,详细了解科研和生产情况,听取管委会负责同志的介绍,并观看了联想集团、有研硅股公司、龙芯中科公司等企业的科技新产品、新成果展示。他对示范区管委会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的做法给予肯定,勉励他们进一步落实好国务院批复精神,不断推进各项改革试点工作,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充分挖掘中关村地区的资源潜力,努力把示范区建成首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首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习近平调研中关注的问题。在金融街英蓝国际金融中心,习近平仔细询问金融街区域规划情况和“十二五”发展规划思路,到瑞银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视察开放式办公区和固定收益部。之后视察了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央外汇业务中心,了解国家外汇储备经营管理情况。在国贸大酒店,习近平乘电梯到80层大厅俯瞰北京商务中心区全貌,对该区域聚集有全市70%的外资金融机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世界500强企业表示赞赏。习近平强调,北京市要坚持从首都实际出发,系统谋划和实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各项工作,特别要进一步加快调整经济结构步伐,完善自主创新体制机制,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努力取得更大成效。
习近平十分关心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情况。他乘坐地铁4号线,听取北京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运营情况,与地铁交通管理干部交谈。习近平指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立足于首都的功能定位,着眼于提高“四个服务”水平,既开放包容、善于借鉴,又发挥自身优势、突出中国特色,努力把北京打造成国际活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企业总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和谐宜居之都,充分体现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要求。
调研中,习近平详细了解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情况。他来到叶青大厦党建活动室,询问大厦党委探索基层党建工作机制、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等情况,同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和普通党员亲切交谈,鼓励他们结合企业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习近平指出,现在基层党建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面对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流动人口的大量增加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和工作方式、活动方式还有不少需要完善的地方。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既要继承优良传统,又要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他强调,要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结合起来,从各部门、各系统、各单位的职能任务和岗位职责出发找准“先进”、“优秀”的具体标准,立足本职工作创先争优。习近平希望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切实改进干部管理,优化人事配置,加强激励关怀,充分发挥各个层次、各个年龄段干部的作用。要教育干部把求真务实体现到干事创业的各个方面,真正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胆识体现在“敢干事”上,把能力展现在“会干事”上,把目标落实在“干成事”上,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
调研结束时,习近平主持召开北京市干部座谈会,听取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汇报并作了讲话。
http://news.cntv.cn/china/20100823/104031.shtml
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城市发展目标和主要职能
按照中央对北京做好“四个服务”的工作要求,强化首都职能;以建设世界城市为努力目标,不断提高北京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首都在国家经济管理、科技创新、信息、交通、旅游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发展首都经济,不断增强城市的综合辐射带动能力;弘扬历史文化,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具有高度包容性、多元化的世界文化名城,提高国际影响力;创造充分的就业和创业机会,建设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宜居城市。创建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的首善之区。
(1) 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
(2) 邦交国家使馆所在地,国际组织驻华机构主要所在地,国家最高层次对外交往活动的主要发生地。
(3) 国家主要文化、新闻、出版、影视等机构所在地,国家大型文化和体育活动举办地,国家级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聚集地。
(4) 国家经济决策、管理,国家市场准入和监管机构,国家级国有企业总部,国家主要金融、保险机构和相关社会团体等机构所在地,高新技术创新、研发与生产基地。
(5) 国际著名旅游地、古都文化旅游,国际旅游门户与服务基地。
(6) 重要的洲际航空门户和国际航空枢纽,国家铁路、公路枢纽。
国务院批复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国发〔2010〕46号
——强化北京的首都功能和全国中心城市地位,着眼建设世界城市,发展首都经济,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国际化程度和国际影响力。加快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强化创新功能,加快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园区的建设,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城市。
——优化提升上海核心城市的功能,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国际大都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强化创新能力和现代服务功能,率先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增强辐射带动长江三角洲其他地区、长江流域和全国发展的能力。
——增强广州高端要素集聚、科技创新、文化引领和综合服务功能,强化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和区域文化教育中心的地位,建设国际大都市。
——增强深圳科技研发和高端服务功能,继续发挥经济特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国际化城市。
国务院(国函〔2011〕12号)批复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人才为第一资源,以营造创新良好环境为主线,坚持“需求拉动、机制创新、重点突破、开放合作”的原则,促进科技教育经济有机结合,推动激励自主创新政策的先行先试,率先实现创新发展,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把中关村建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技术产业基地,成为“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引擎,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奠定基础。
(二)战略定位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要秉承面向世界、辐射全国、创新示范、引领未来的宗旨,坚持“深化改革先行区、开放创新引领区、高端要素聚合区、创新创业集聚地、战略产业策源地”的战略定位,服务于首都世界城市的建设,力争用10年时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技术产业基地。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