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验证 于 2014-2-27 14:10 编辑
============================================================
这是湖北市州工业详细数据 现在总算出来了 等了很多天
工业强则产业强 产业强则经济强 经济强则城市强-----这个道理大家都懂
内陆二级城市想要快速发展甚至崛起 唯有工业这一条道路
没有强大工业支撑 商业 房地产 金融 消费等等都是无基之楼
这也就是验证为什么一直追关注产业发展的原因
下面我会根据上面的这几项工业数据对一些市州做一个简单分析
首先,这些年(近4年)湖北的整体发展状况在中西部来说态势是好的。
就经济总量来说,湖北反超湖南重新成为中部第二,和中部第一河南的差距也在急速缩小。
在河南经济总量远大于湖北的情况下,甚至连续2年(2012.2013)经济总量增加量超越河南成为中部第一
当然,除了经济总量,包括财政收入,居民收入,消费等等各方面经济指标,湖北这几年在中部表现均非常亮眼。
为什么?很简单-----因为湖北产业(工业)这几年的迅猛发展
从我提供的数据看:2013年湖北工业总量(主营收入中部第二,利润中部第二,利税中部第二),工业增速中部第一(2个第一,一个第二)。
在总量相对领先的前提下,增速保持绝对领先急速缩小与第一的差距。
产业发展如此蓬勃的湖北,这几年经济发展的蓬勃,也就理所当然了。
分市州简单谈谈:
武汉-----2011年当武汉工业投资拐点出现的时候,我曾发帖《武汉崛起拐点已现》(可查),现在回过头看,不出所料。武汉继续保持着蓬勃的工业投资,而这3年急速好转的工业投资已经开始显现效应。在经济火热的09年前,武汉工业增速基本全国倒数。而到了经济冰冷的10年直至现在,武汉工业增速反倒逆势突飞猛进进入全国同类城市顶尖水平-----就是因为武汉这几年的工业投资。武汉这几年的逆势蓬勃归根到底得益于前几年播下的工业种子。工业第一的政策武汉如能持续5年,武汉崛起不可阻挡。
宜昌-----2013年对宜昌来说是一个相对困难的年份。首先相对自己往年来说困难,其次相对兄弟城市(襄阳)来说困难。这个在工业数据上得到体现,首先宜昌基本保持了工业全省第二的基本盘。但大部分增速落后于襄阳。这是宜昌襄阳13年经济发展态势的一个直观反映。产业发展速度的落后导致宜昌2013年各项经济指标速度的落后。为什么13年宜昌相对弱势?是因为宜昌相比襄阳就政局(大家懂),产业(水电,包括三峡全通)等各方面来说受到了更多经济大环境,政治大环境的打击。若持续2-3年,宜昌本来已经很小的总量优势将完全不复存在。宜昌从上到下必须有足够的危机感。
但,唯一值得欣慰的是,为今后几年储能最重要的工业投资这项指标中,宜昌增速开始保持强势遥遥领先襄阳。也许这就是宜昌产业重新强势的拐点
襄阳-----2013年是襄阳蓬勃的一年,虽然经济总量稍逊宜昌但整体发展势头超过宜昌。就经济总体实力来说,宜昌和襄阳已经到了毫厘之差的水平。这也是几乎10年来宜昌襄阳经济实力最为相近的一年。就上面的工业实力来说,襄阳的工业主营收入增速蓬勃反映了襄阳现在工业项目的蓬勃状况。而且襄阳汽车为支柱的产业特点对于经济大环境转冷的抗性相对更强。这也就体现在大多数城市工业利润利税增速降低的情况下,襄阳仍然能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但,襄阳的问题在于2013年工业投资增速的萎靡,今年的投资是后年的产出,襄阳工业投资增速的萎靡若持续下去会影响今后几年的发展势头,这点务必引起襄阳从上到下的注意。
荆门-----总体来说,荆门工业规模实力湖北第四的地位开始显现。荆门孝感这几年再湖北经济版图包括省委省政府的地位一再提高,说白了就是因为荆门产业实力的发展。荆门市除了一主两副外真正极早的体会到工业是筋骨这个道理的城市。当一些城市还在“旅游兴市,农业兴市,商业兴市”各种噱头和苍蝇乱撞的时候,荆门就一门心思瞄准工业直至现在。这样,一个基础及其弱小的荆门成为湖北强城并保持蓬勃势头。荆门市湖北低调奋进的典型。
2013年的数据看出,荆门工业总量已经突破,但对于荆门来说,产业在渐大和渐强的同时,一定要开始考虑多条腿发展让各条腿更加健壮。这样来增加产业实力的抗风险性。因为从2013年荆门工业急剧降低的利润利税增速来看,荆门工业的特点还是偏单一的。
黄石-----对于荆门,验证说的是工业规模实力第四,但对于黄石,验证应该说还是工业综合实力第四。黄石这几年的发展状况是不太如人意的。由于内外等各方面原因(资源枯竭,产业特点,管理水平,区划融合等等),黄石的这5年基本可以形容为失去的5年。对于黄石,验证一直非常看重,它的产业基础产业实力产业齐全程度包括产业传统,在湖北二级城市中,都是顶尖水平。在全国工业布局中也有一席之地。
虽然荆门现在工业总量和增加值超越了黄石,但就工业底蕴和基础来说,黄石还是领先荆门的。这也就是验证为什么说黄石综合第四的原因。但这个领先优势经过前些年的消耗已经非常弱小。若持续下去,荆门甚至孝感工业全方位超越黄石也许就这2-3年。
不过可喜的是,从主营收入增速来看黄石转型阵痛期已经正在过去。从利润和利税的增速看重工业独大的产业格局也在渐渐改善。更可喜的是黄石管理层看到邻居九江发展的蓬勃开始审视自己调整策略。黄石的基础还在,它只要拜托了客观的转型困难和主观的观念问题,崛起之路会非常迅猛和快速
孝感------在孝感和荆门还非常弱小且不显眼的2009年左右,验证就说最看好孝感荆门,当时很多人不解。而现状,我想大家都接受了除开一主两副,孝感荆门发展最为蓬勃的事实。这两个所谓的湖北新兴城市通过自己的努力应是强势插入所谓五大老牌城市阵营。湖北起码40多年的“一特五大”格局被彻底打破。验证原来说,孝感的优越且合适的区位,人口,交通,面积,最重要的是发展理念,吏治,决定了孝感随着武汉崛起必将不平凡。就经济综合实力来说,孝感必将是湖北最有力的第四争夺者---而这一点,正在慢慢显现。
2013年孝感工业总体来说差强人意。整体实力进入第三方阵(荆门黄石孝感)但增速并不太高。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工业投资总量和增速相对领先。孝感后几年的工业还是值得期待的。
荆州------大荆州让我无话可说。也许大荆州的“房地产壮腰”之路会探索出一条风格迥异独辟蹊径剑走偏锋卓尔不群童叟无欺的崛起道路。
如果是小宜昌面对大荆州这样的数据状况,验证会说:请宜昌网友在数筒子楼并为之自豪的同时,务必更加关注产业发展----房地产不能壮腰。产业发展才是崛起之唯一道路。房地产脱离产业支撑的过速发展,是城市之祸而不是城市之福。
但大荆州毕竟是大荆州。岂能和一向看不起的山民小宜昌相提并论??所以对于大荆州验证不评价,只是静待其的探索创新的发展到路给我们树立标杆。
咸宁------黑马。咸宁是最让我惊讶的。大家仔细看看咸宁的各项数据。基本全部火热蓬勃。在13年如此萎靡的大环境下,咸宁一些数据保持了动辄40%,50%以上的增速。这在全国来说都是罕见的。不知不觉,咸宁一个在湖北几乎没有太多存在感和地位的“小”地级市。工业实力竟然赶上了十堰荆州等所谓湖北老牌强市的步伐。要知道,几年前,咸宁工业实力和他们不可同日而语。积跬步至千里这是咸宁最真实的写照。
本帖前几页验证曾经归纳过2013年湖北几个地级市城区商品房销售状况,咸宁已经让我们很惊讶了(湖北第四仅次于一主两副)。而现在的工业状况,也让我感到惊讶。看看它暴涨的工业投资,工业利润,工业利税等等。善于扩城的黄出平在扩城的同时,看来搞产业也是一把好手。
低调奋进的咸宁毫无疑问已经走上了崛起快车道。
5年前验证说后几年看好孝感荆门。现在已成现实。
那么我现在说,多注意咸宁,也许3年后它会是湖北二级城市的有一颗闪亮新星!
湖北市州太多 不可能全部涉及 暂时到此为止吧
总的来说 2014年会是湖北市州经济格局的改变年甚至颠覆年
(武汉崛起,宜昌和襄阳,孝感荆州黄冈,荆门黄石孝感工业 等等) 风云际会
今天的成绩源于昨天的实干。今天结什么果得于昨天播什么种,童叟无欺
一切干喊和炫耀都是徒劳
所以 拭目以待吧~~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
15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