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举债搞建设”可关注不可炒作
2014年02月20日14:5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近日,一篇《武汉拟5年投2万亿元搞城建,中国多地城建“豪可敌国”》的网文,再次撩动网友们关于政府举债的敏感神经,其中还不乏炒作之声。
其实,在笔者看来,每个国家、每个城市,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事情要做。正如同在国家层面,我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样;在一个城市的层面,武汉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自然也无可厚非。
但问题在于外界对这个问题的关注似乎超过了某种限度,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一些媒体接二连三地推出武汉是“中国负债最高的城市”,质疑武汉市的债务偿还能力。尽管武汉方面也作出了回应,称举债是加快城市建设的必须,而且控制在合理的规模,资金偿还没有问题,但那些固执的质疑还是没有因此消减。
了解现代金融业的人都知道,一个市场主体的信誉是多么重要,而信誉的背后就是别人对他的信心。媒体持续关注武汉的债务问题,实际上反映了对武汉经济发展的前景和城市经营能力缺乏信心。反过来,这种信心的缺乏,会导致武汉在现代金融背景下的城市经营和跨越式发展面临更大的阻力。那么,这就会陷入到底是自身能力不足导致外界信心不足,还是外界信心不足导致能力不足的悖论。
作为武汉市而言,对此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能指望所有人都看好自己,但是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通过城市实力和管理水平的综合提升,重新提升外界的信心。从目前外界质疑武汉举债搞建设的“口实”来看,倒不是真得有什么债务危机,反而是因为到处是工地、空气质量差、交通拥堵等“建设危机”。针对这些问题,要加强城市的建设管理,让城市建设更加有序、更加平稳,让外界看到武汉市不仅能筹措到建设资金,而且能把建设资金用好。从而让一些人找不到炒作这件事情的“导火索”。
而作为外界来讲,对武汉市的发展如果缺乏信心,至少要表现出必要的耐心,等等再看,等等再说。如果既没有信心,也没有耐心,也大可不必这么早就唱衰,毕竟他们经营城市的水平高低,还不是定论的时候。 |
评分
-
6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