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7992|回复: 31

[经济] 对长沙城市首位度现状的分析思考(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14 10:3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省委书记徐守盛指出,长沙的发展关系全市、事关全省,责任重大,使命重大,并提出长沙要做到“六个走在前列”。市委着眼长沙未来发展,强化省会城市的责任与担当,提出了强力实施“三倍”发展目标,确定未来五年全市首位度每年提升1个百分点,由当前的28.9%提升至35%。因此,进一步提高长沙在全省的首位度,不仅是作为省会城市的使命担当,而且是全市加快发展,实现走在前列的必然选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14 10:3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MPORIO 于 2014-2-14 10:41 编辑

一、长沙主要指标首位度现状分析
  
     (一)以较少的土地面积和人口创造了较多发展成果
  (二)主要指标首位度提升幅度较大
  与2006年相比(详见下表),长沙首位度全面提高,提高幅度较大的有:地区生产总值提升5.0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提升9.4个百分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提高3.2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提高2.7个百分点和7.0个百分点。
  (三)部分指标首位度有所下降
  与2006年相比,长沙第三产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和进出口总额等指标首位度出现下降,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进出口总额的首位度下降幅度较小,六年间分别下降了0.1和0.2个百分点,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首位度下降幅度较大,六年间下降了6.1个百分点,年均下降1个百分点左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14 10:3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MPORIO 于 2014-2-14 10:46 编辑

二、省会城市首位度对比分析
  
为全面分析长沙首位度状况,根据全国省会城市的首位度情况,并分三个层次进行了对比分析,分别为全国省会城市、总量前七位的城市以及中部省会城市,以便更准确的反映当前长沙首位的状况。
  (一)从全国省会城市的对比来看,长沙城市首位度排位整体低于经济总量指标排位
  (二)从经济总量居长沙之前城市的对比来看,长沙各项指标首位度排位低于武汉和成都。
  与广州、杭州、成都、武汉、南京、沈阳等经济总量居前的城市对比来看,七个城市中南京各项指标首位度排位靠后,长沙与沈阳情况相似,而武汉和成都各项指标首位度靠前。
  (三)从中部省会城市的对比来看,长沙各项指标总量和首位度的排位基本匹配
  从中部六个省会城市的对比来看,各项指标首位度与经济总量排位基本匹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14 10:41: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长沙首位度的几点判断

  通过长沙本身各项指标、长沙与中部六市及全国省会城市之间,以及长沙与武汉、成都之间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一)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长沙首位度将处于上升期。从首位度的发展规律来看:首位度发展都遵循着先升后降的周期现象,即先是区域内的首位城市发展速度领先,其首位度不断增大;当首位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生产要素就会向周边地区进行扩散,首位城市的首位度开始下降;而当区域整体发展到一定程度,需要在一个更高水平上再发展时,首位城市的集聚效应又逐渐加强,从而开始一个新的发展周期。从省内来看,2012年长沙的首位度为28.9%,处于上升通道,当前长沙正处于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增长速度依然快于全省,未来首位度依然处于上升阶段。与其他省会城市相比,长沙首位度排位相对落后于总量指标排位,首位度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长沙首位度仍然将处于上升阶段。
  (二)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是近年来长沙首位度提升的主要原因。2012年,长沙第一产业增加值仅占GDP的4.3%,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95.7%。作为省会城市,长沙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小,首位度较低,是符合城市发展趋势和规律的。因此,长沙第二、三产业增加值首位度基本决定了GDP的首位度。从2006-2012年的状况来看,第一产业首位度下降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提升8个百分点,正是由于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长沙首位度的提升;从当前第二产业首位度来看,长沙为34.2%,低于武汉(34.6%)0.4个百分点,而高于成都(30.1%)4.1个百分点。
  (三)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是影响长沙首位度提升的制约因素。从2012年长沙与武汉、成都的对比中可以看出,造成长沙与这两个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第三产业,2012年长沙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535.1亿元,仅为武汉的66.1%,成都的63.4%;从第三产业首位度来看,长沙为29.4%,分别低于武汉(46.7%)和成都(50.2%)17.3和20.8个百分点。
  (四)长沙首位度与武汉、成都相比差距较大。从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来看,湖南、湖北、四川三省是最接近的省份,而长沙、武汉、成都GDP总量也分别位居全国26个省会城市第7位、第3位、第2位,因此无论是从全省还是省会城市来看,三市具有可比性。但从城市的首位度来看,长沙(28.9%)与武汉(36.0%)和成都(34.1%)相比有5-6个百分点的差距。
  (五)人口、金融、外向度是长沙首位度提升的软肋。与首位度相对较高的城市相比,长沙的人口、金融以及外向型经济的首位度严重偏低。
  人口首位度方面:2012年长沙常住人口714.66万人,占湖南省的比重为10.8%;成都常住人口为1417.8万人,占四川省的比重为17.6%;武汉常住人口1012万人,占湖北省的比重为17.5%。长沙与武汉、成都的差距均在7个百分点左右。
  金融首位度方面:2012年长沙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8800.7亿元和8518.9亿元,占湖南省的比重分别为38.0%和54.4%;成都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20354亿元和15630亿元,占四川省的比重分别为49.2%和61.1%;武汉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2929.3亿元和10627亿元,占湖北省的比重分别为45.8%和55.8%,长沙存款余额首位度比武汉和成都分别低7.8和11.2个百分点左右,贷款余额首位度比武汉和成都分别低1.4和6.7个百分点。
  外向经济首位度方面:2012年长沙进出口总额为86.9亿美元,占湖南省的比重为39.6%;成都进出口总额为475.4亿美元,占四川省的比重为80.4%;武汉进出口总额为203.5亿美元,占湖北省的比重为63.7%,差距较大。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长沙常住人口、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进出口总额无论是在总量上还是在首位度上与武汉、成都的差距都十分明显。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14 10:4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四、进一步提高长沙首位度的对策建议
  目前,长沙作为湖南省以及长株潭区域经济的中心,虽然近年来经济首位度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总体来看仍然偏低。加快长沙经济发展,提高长沙经济的首位度意义重大、时间紧迫。未来长沙要实现综合实力走在前列、挺进前五强,重之中重是要扩大城市规模,提升首位度。要积极争取省委、省政府及各省直部门在各个方面、各个层面支持长沙“做大做强”,不断提升长沙经济首位度,充分发挥长沙核心增长极作用。
  (一)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是影响长沙首位度提升中的主要因素,全国26个省会城市中有16个城市三次产业结构呈现“三二一”序列,而长沙第三产业占比高于第二产业占比16.5个百分点,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是提高三产业首位度的重要途径。与发达城市相比,长沙在金融保险、房地产业方面的差距较大,需要补齐短板;同时要加快现代物流、文化产业、休闲娱乐、信息服务等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以获批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城市为契机,抓住机遇,以建设农产品现代物流业为主导,加快电子商务、社区商业、商贸物流等配套产业建设;依托“长株潭”城市群密集的整体优势,增强和发挥城市整体功能,把服务范围向珠三角、中部甚至全国延伸,带动长沙金融、房地产、教育、传媒等产业发展。
  (二)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长沙作为全省重要的经济增长极,进一步提高长沙在全省经济发展的首位度,外延扩张是必然选择。要通过优化出口结构,不断提升出口水平,加大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扶持力度,支持大型企业集团增强竞争力,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加快发展对外贸易。充分发挥全市高新技术、装备制造业、农产品深加工以及烟花鞭炮等特色企业优势,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市场的占有份额。有效发挥我市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继续巩固发展旅游、运输等传统服务贸易出口,加快发展以计算机信息服务、通信、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贸易,不断扩大具有比较优势的动漫、影视、出版等文化创意产业的出口。
  (三)加快发展总部经济。总部经济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区域经济增长和地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强劲引擎,其在集聚资本、增加就业、促进消费、优化产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提高长沙首位度的意义十分重大。要扶持本市企业做大做强,培育一批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优势总部企业;积极吸引跨国公司、中央直属企业、国内大型企业集团来长设立区域总部或分支机构,逐步形成一批金融总部、研发总部、采购总部、营销总部、贸易总部、制造总部或区域生产基地;鼓励和支持大型企业集团根植长沙。
  (四)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城市的人口、资金和技术等首位度直接关系到经济的首位度,要加快集聚生产要素、集中农村人口、集成城市功能,有序推进城镇化进程,通过形成完整的城市现代产业支撑,进一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管理和保障体系,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和承载力,实现资金、技术、人才和劳动力的加速集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14 10:5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很专业,就需要措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14 10:59: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说别的,想吸引人才就是个大问题,湘南,湘西基本都去了广州,首先是吸引省内在外地人才,然后是吸引外省人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14 11: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底是规模问题,规模还是不够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14 11: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语了,怎么老学成都武汉,不学沿海发达地区,人家首位度才多大。有必要刻意拉开省会和别的城市的差距么,我觉得让长沙一座城市来带动整个省还不如让其他城市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式。比如说岳阳可以加入重庆-武汉-南京长江经济带。个人意见,理性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14 11: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能看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就是一种进步!相信自己的城市!长沙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14 11:3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MPORIO 于 2014-2-14 11:34 编辑

回复 9# ffud


    个人觉得沿海那种模式不太适用于湖南省,毕竟那时候的政策条件不一样加上沿海本身就有五个非省会的计划单列市;还有就是有些人才、有些项目靠一般地级市是留不住的必须有个强大的省会(或者说省内必须有个特别强大的城市),如果没有的话就流向外省了。并不是说发展湖南全得靠长沙,但是有些东西必须得长沙强大了湖南才会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14 11:4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把湘阴和湘潭赶快划入长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14 12:2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EMPORIO
记得以前读书的时候,国家提倡产业结构为三二一的形式,当时长沙努力提升第三产业的比重,现在又改成了二三一的比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14 12:3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ffud

长沙留住的大众,配套企业就放在湘潭,长沙留不住的JEEP,湖南城市就只能贡献劳动力到广州打工了。国家要是把岳阳设为计划单列市,还可能跟沿海有一点可比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14 12:4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MPORIO 于 2014-2-14 12:42 编辑

回复 13# 星空之旅


    我觉得是长沙二三产业都要加强,三产业的主要问题倒不是比例而是三产业自身总量不够大(相比前面的那些省会),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信息这些生产性服务业都还很不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15 22:57 , Processed in 0.051330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