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定位湖南“一带一部”,长沙打造“亚洲法兰克福”
把长沙建成亚洲的法兰克福
记者:中央对湖南提出了“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的新定位,《政府工作报告》对这一定位进行了精辟的阐述,长沙在推进转型创新发展中又该如何抓住这个重大发展机遇?
侯跃(长沙通程实业集团副总经理):这个“一带一部”的定位指出了湖南的区域特点和希望。所以我们为什么说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应该说也是切合这个定位的。公路、高铁、铁路、航电枢纽包括航空,长沙的交通优势、物流优势应该还是很明显的。通程的现代物流中心也是奔着这个目标去的。市场是两个很关键的要素,人流和物流。首先得有人流,人流的集聚需要物资,物流就会向人流集中的地方流动。物流不会自己跑,必须要有人来推动物流。那么人流和物流相互叠加的集聚,就会形成很大的市场。
赵跃驷(长沙市工信委党委书记、主任):中央对湖南所处在中国经济板块中间“一带一部”的定位是非常精准的。长沙所处的位置是中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区域性中心的位置。实际上高铁的建设说明了这一点。我们经常说以长沙为圆心,500公里为半径画一个圆,有3亿人口的集聚,以1000公里为半径画一个圆,有7亿人口的集聚,也就是说它有很好的区位优势。
“一带一部”的定位,使得长沙处于巨大市场中心位置的地位是越来越凸显。这几年为什么很多汽车厂集聚在长沙,有很多因素,但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区位优势。未来中国汽车制造业,可能其他的成本都会趋于一致,材料成本、制造成本、管理成本、营销成本、人工成本可能大家都会做得差不多,但是决定企业有没有盈利,有没有利润的,可能是物流成本。
比如,北京现代一台车运到长沙能赚点钱,但是运到广州和南宁是没有钱赚的。那么在长沙这个地方制造车,我们运到上海、北京、成都、西安、南宁成本是均等的,这个物流是可控的,所以成本基本均等。这是一个具体的实例。未来中国内生动力在哪里,还在它的腹地。我经常把中国的地图跟欧洲地图去比,觉得长沙的位置相当于欧洲的法兰克福。如果未来把长沙建成亚洲的法兰克福,国际航班在长沙降落,通过高铁再分散到中国各个地方,长沙未来的发展前景真的是很广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