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1-6 09:5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真正任大炮 于 2014-1-6 09:58 编辑
第一个方案对环境破坏较大,建筑形体有些过了,同时定位和建筑规模之间没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导致将来运营及产权分割灵活度较小,也不利于土地的充分利用。
第二个方案降低了层高,通过层层退台削弱了临湖的压迫感,同时南侧独立式办公定位明确,和北侧的办公塔楼(不排除一部分酒店)形成业态区分,能够满足不同的营销组织和运营模式。
窃以为第二个方案更成熟,也更贴近地理区位及甲方的实际。
至于网友们提到的立面效果,这当然是见仁见智的,但是对于大多数项目来说,这个显然不是重点,因为大体量差异不大的前提下,无非就是换层皮。更需要考量的是经济土地营销运营和建筑设计及城市规划之间的协调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