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郡县治,天下安。23日,第十三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排名在京发布,作为县域经济“湘军”领头雁的长沙县排名全国第13位,较去年升2位,连续6年夺得“中部第一县”,为进军前十强的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湖南还有浏阳(第47位)、宁乡(第56位),醴陵(第86位)等县(市)进入这次评比的县域经济百强。
百强县新现“中三角崛起现象”
据了解,第十三届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所依据的相关数据主要为各县市2012年的各项经济数据,长沙县去年实现生产总值880.1亿元,增长11%;财政收入150.4亿元,增长24.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7398元、15948元,分别增长13.6%和19%。此次评价突出了居民收入、节能减排、绿色发展和科技进步等县域经济质量,强化了社会安定、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县域领导等县域科学发展评价的约束。
在此次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中,长沙县挺进全国13强,其中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等级、县域相对富裕程度、县域相对绿色指数均为“A+”,有力地证明了长沙县委、县政府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着力推进“六个走在前列”,在“转方式、调结构”、不断深化“两型”科学发展中所取得的突出成绩。
评选中除了长沙县,湖南还有浏阳、宁乡、醴陵等县(市)进入县域经济百强之列。评选机构北京中郡所在评价中指出,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东部沿海的外向型百强县和内陆的资源型百强县前进的步伐逐渐放缓,继“辽宁现象”和“苏北速度”之后,“中三角”百强县正加速崛起。
而这“中三角”,正是指的以长沙、武汉、南昌三地为点的中部地区。长沙县作为湖南县域经济“四小龙”之首,怀抱武广高铁、黄花机场、地铁以及多条高速,成为当仁不让的核心地区。与省内的浏阳、宁乡、醴陵,还有江西南昌县、丰城市、湖北的大冶市共同组成了“中三角”百强县阵营。
县域经济步入“县阶段”
此次公布的报告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历史进程推进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县域经济也进到了新阶段———“县阶段”。“县阶段”的初始时间节点是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终止时间节点预计是2020年。
县域经济进入“县阶段”后,县域经济内外差异性逐渐缩小,众多县域陆续达小康,县域经济的内涵和作用将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而逐渐变化,政府工作重点将由县域经济发展转到县域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工作逐步淡化,县域发展工作会日益突出。
中郡研究所认为,县域经济进入“县阶段”后,将不以GDP论英雄。需要GDP但不唯GDP,不以县域GDP代替县域经济,因为县域经济需要提高质量和效益。而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也促使在“县阶段”内,“短期行为”和“形象工程”大大减少,政府将有更充足的精力来为百姓办实事、谋福利。
[编辑:王嫔]
星沙新闻网(http://www.csxnews.com),原创文章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sxnews.com/xingshaxinwenwang/JingJiXinWen/41278.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