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8912|回复: 65

[摩天] 欧洲归来,和大家讨论高楼的意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9 00:2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到德国出差两月有余,顺便到奥地利,意大利,法国和瑞士各城市转悠了一下,民居都像坐落在公园里。就高楼而言,发现也就德国金融中心法兰克福稍多一点,但也远没有长沙多。因此产生了疑问,欧洲发达经济体高楼如此之少,我们修高楼的意义何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9 07:2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楼不是用来当摆设的,归根结底还是用来承载人的,无论居住办公。所以欧洲人口相对较少,另外城市化率高,不需要那么多高楼。。所以中国修高楼有其合理性,但是规模确实要控制,如果一直这么下去的话,那美国纪录片里担忧中国鬼城也不是杞人忧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9 07:2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一味追高,用大量住宅换取绿地这种类似超高是很危险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9 07:4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欧洲城市绿化率高这点我保留意见,有很多老城市的市区根本就没有绿化率可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9 08:5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人均用地面积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9 09:29:34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们已经是发达国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9 09:29: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好像更多的高楼都是在住宅上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9 10: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ansar 于 2013-10-9 10:25 编辑

1、土(和)地(谐)私(天)有(朝)制
2、高城市化率和反城市化
3、老百姓知道什么是好的居住环境
4、审美教育
5、合理规划

还是那句老话,中国的一切问题,大多可以归结为审美问题,审美问题,基本可以归结为教育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tangzqc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3-10-9 10:3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住宅修高楼根本就不好,高楼就是给穷人住的,记得看过一个台湾的节目,台北为什么没高楼,有钱人都不想住高楼,有个小别墅就够了,高楼各种不安全各种隐患,而且高楼一个单元住那么多户人家,鱼龙混杂,你都不知道每天有些什么人在自己楼内进进出出,一点都不安全,所以台北人一点都不羡慕大陆(按他们的意思理解)

欧洲就更不用说了,他们已经是发达国家,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高度发达,有必要争这个高楼?而且他们的文化底蕴和国家体制决定了他们不可能修高楼,但他们过得又不幸福了吗?

最近连俄罗斯都普及全民医疗免费了,俄罗斯资本主义才20多年,犹如一个耳光扇在中国脸上

巴黎伦敦高楼数量加起来还没中国一个二线城市多,可别人就是世界四大城市之一,可别人就是四大金融中心,可别人就是旅游大城,可别人机场旅客数量就是那么多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要修高楼,这也无可厚非,不过我更希望的是等中国真的如party所言,在本世纪中期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全面实现现代化之后,可以慢慢过渡到欧美发达国家那样,住宅都是小别墅,街区整齐,每个城市集中一块CBD修高楼

我知道我在做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9 10:4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sansar


    审美教育+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9 10:4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tangzqc


    中国梦+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9 10:4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地广人稀,欧美国家很多人都有独栋的住房,而且住宅用地和商业用地以及工业区是严格划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9 10:51: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和欧洲的情况太不一样了,没什么可比性!当然了也包括了思想上的不一样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9 10:5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通过建高楼使人的活动范围更集中,从而保证农田和植被的面积倒是一件好事。可是现在中国的城市显然不是这么干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9 10:58: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城市模式,是全世界罕有的,不要说欧美,就看东亚,日本韩国虽然都市区面积大,也是多层为主;香港则虽然建设区高层密集,却保留大片的绿地。大范围大面积的高层开发,带来的是巨大的环境负荷,导致的原因固然有人口多密度大的因素,也和中国的土地制度及其导致的利益格局有关。但是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依赖化石能源的交通和工业生产,会在这种模式的城市中产生集中大量的污染,而缺乏自然环境缓冲吸收,大量的硬化地面和路面已经流行的大地库建设,使得雨水无法下渗,造成城市地下水短缺和恶化。今后二十年,环境问题是中国城市巨大的挑战,如果不能有革命性的新能源方式,绿色可持续且保证供应并负担得起,估计很多城市会要恶化到不能居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15 05:20 , Processed in 0.043168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