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两天看很多人在讨论前海拍地、自贸区之类的话题,对前海的前途很是担忧,我觉得大可不必,就在这里写写我对前海的个人看法。
首先明确一个判断,前海开发是深圳建市三十多年来中央给予的最大的制度红利。为什么会给这个制度红利,肯定不是因为中央重视深圳发展,在三十周年的时候给了个红包。结合深圳的发展历程来看,前海实际上是为了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战略目标而设的一个重要推手。
为什么会有前海开发呢?实际上我认为这根本不是深圳市ZF的创意,而是中央ZF根据需要,突然强塞给深圳的,就像这次的上海自贸区一样。回忆回忆08年左右,前海还是一片烂泥地,周边新房子八九千的都有,深圳ZF也没怎么推过这个概念,从已经成为现实的一些令人追悔莫及的规划,像沿江高速、大铲湾码头之类的东西,就可以知道,深圳市ZF当年没想过把这里弄成商务区的,准备建的是物流园区,想建商务区的是后海……
那为什么会有个东方曼哈顿的提法出来,还有什么部际联席会议之类的东东呢,那就不得不提及香港的需要了。香港回归以来是什么情况相信在深圳的大家都清楚,虽然经济上有中央力挺,但各种深层次的矛盾慢慢浮出水面,尤其是近几年,各种矛盾集中发作,自由行,惠港多少条之类的作用已经不大了。某些关系的处理已经到了剑拔弩张的紧张时刻,大家网上查查乔晓阳在麒麟山庄的讲话,已经是摊牌了。这显然是极不符合中央ZF愿望的,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香港长期繁荣稳定都是符合中央ZF的需要的。所以这个局已经不能这样玩下去了,迫切需要改变。
那么香港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呢?我认为从根本上讲还是经济困局,产业空心化之类的也不用讲了,就从香港货柜码头司机、快餐店服务员等等十年没涨工资这个事实就可见一斑,而且据我所知,不单是底层,大部分中产也是这个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谁都会有怨气的。如果不从产业发展阶段或者香港以前极度繁荣的原因来分析,简单的直来直去的话,是有找替罪羊的强烈需要的……。
所以现在需要一个长期的终极的解决方案,那就是前海。前海的文件刚刚出来的时候,有吸引十五到二十万的香港高级人才就业之类的表述,还有什么前店后厂,前海宜商,香港宜居之类的话,后来看不到了,但从最近出台的人才税收优惠只是针对海外人才(包括港人),大家应该也能看出来一点端倪。如果前海建成后能达成最初的目标的话,其成长应该能给港人港企带来巨大的财富和巨量的工作机会,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应该就不成为问题,不谈什么深港同城也同城了。
所以根本不用担心前海的政策问题,自贸区之类的根本不会有什么冲击,说白了,解决的问题都不一样,香港问题上中央ZF现在能打的牌不多,真正前海需要的政策都会给的。真正需要担心的是和香港的协调发展问题,发展前海的同时保持中环的繁荣。一定程度上的竞争肯定是有的,而且香港人在服务业上是做到了极致的,前海的发展肯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但说到底,服务业还是得看被服务人的态度,所以最后能成功应该也是可以预期的。一句话,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前两个星期拍地,香港的几家房地产大佬都不来,连前海管理局都很意外,因为前海在香港推介时,这帮孙子可是很积极的啊。但仔细想想是有原因的,推介时积极恐怕只是探探营,那几家在香港都有大量的商业楼宇出租,来前海建楼某种程度上是自己抢自己的客源,而且前海还刚开始,他们可不愿望当探路者,所以肯定不会来的。而按照前海开发的目标,前海管理局肯定还得持续的用热脸去贴他们的冷屁股,所以他们也不着急,总有一天有便宜可捡的。这次卓越华润高价拍了地,估计前海管理局一时也不好意思低价定向出让给他们的,所以现阶段可能还是出让给香港的金融之类的企业建总部,他们找香港开发商还是内地开发商代建就随他们了。
前海真的是一个历史机遇,现在是好戏刚刚开场,深圳能不能成为叫得上号的世界城市就看此一举了。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