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2-8-28 11: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公 示 时 间 : 起始 2012-8-28 至 2012-9-28 止
项目名称:长沙湘江滨水区城市设计
规划范围:南至黑石铺大桥,北至月亮岛大桥,总长度约25公里,东西两侧原则上按照潇湘大道西侧和湘江大道东侧各约500米,重要节点的范围适当,月亮岛和解放垸全部纳入规划范围。
编制说明:为了科学整合湘江及其沿岸资源,以国际化视野,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把湘江打造成特色鲜明的空间发展主轴,完善长沙的城市功能,提升长沙的城市形象,开展本次湘江滨水区城市设计。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月;
3、《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2010年修订》;
4、《长沙市综合交通规划(2010-2030)》;
5、国家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及标准
规划情况:1、总体城市设计及重点地段改造计划
为引导沿江两岸高层建筑的有序发展,总体城市设计优先确立了能代表长沙城市特征的视觉走廊,进行开发引导与保护、引导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相对高强度的发展,优化沿江起伏有致的天际线,选取不同性质的重点地段,因地制宜的进行城市设计控制引导。
2、沿江慢行系统计划
随着轨道建设的逐渐完成,将逐渐改变长沙市民的出行模式,为引导湘江两岸朝向步行友善、适宜绿色出行的代表性城区,推动结合沿江游憩、日常出行、观光旅游等目标的慢行系统规划。
3、水上客运和旅游专项计划
充分利用长沙的水域和旅游资源,发展水上旅游和公共交通,规划以“水陆联动”为特色,打造与湘江沿岸旅游资源紧密结合、因地制宜、具有长沙人文历史特征的水上旅游码头,为长沙水上旅游开发提供重要支撑。
4、滨江有轨电车计划
为进一步增强湘江风光带的公共性与游憩价值,参考欧洲地区对于历史文化型城市复兴与促进的作法,引进有”流动的风景”之誉的有轨电车系统。长沙滨江有轨电车采用结合长沙特色文化符号布置的车厢,以湖湘文化、红色文化和现代文化为主线,分设诸如潇湘号、橘子洲号和长沙号等特色线路,形成长沙城市独特的景致,增添城市旅游新名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