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2067|回复: 0

[经济] 长株潭三年十大成绩 未来10年资金需求22万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15 10: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总体框架基本形成 三年取得十大成绩
  距2007年底长株潭获批“两型社会”试验区刚好三年,12月14日下午,湖南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长株潭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情况。

  湖南省“两型”办副主任陈晓红发布新闻,她介绍,试验区获批三年多,第一阶段改革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增长极作用进一步显现,三市GDP占全省42.6%,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5%,“3+5”八市GDP占全省80%。

  ■记者 刘玲玲

  总体框架基本形成

  试验区自2007年底获批以来,目前改革建设的总体框架基本形成。

  不仅建立了“省统筹、市为主、市场化”推进机制,还坚持以市场化为取向推进改革,大力推动融资主体、融资项目、融资条件和融资手段市场化,引入多元投入机制。同时,省委、省人大、省政府出台70多个文件,提供了政策法制保障。

  陈晓红介绍,试验区在全国率先编制了“两型社会”统计评价指标体系,特别是出台了两型产业标准等,建立绿色评价标准,绿色道路评价标准,充分建立了节能减排的标准体系,成为试验区改革重要力量和有效突进,“形成了国家部委试验区新局面”。

  重点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

  城市群的综合承载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初步构建了“两型”现代产业体系,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3年间,长株潭在中国率先编制了“两型社会”统计指标体系,出台了“两型”产业等六大标准;成为全国唯一实施同号并网升位的城市群,直接惠及1200多万用户;三网融合试点顺利启动,3G网络覆盖县城以上区域,90%以上农村实现宽带通;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成长。

  试验区实行绿色电价,试行分质供水和阶梯式水价。2009年,试验区带动全省万元GDP能耗下降5.1%;创造了农村环保自治模式和“户分类、村收集、乡中转、县处理”的垃圾分类处理模式;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土地流转交易市场。

  未来10年资金需求达22万亿

  根据规划,“3+5”城市群未来10年资金总需求将达到22万亿。而这一切“都需要进一步推进市场化运作力度”。
  陈晓红认为,这需要从三方面进行创新。

  一是进行金融改革创新,大力发展产业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金融创新的方式;二是把传统的政府投资平台改造升级;三是发挥民间资本的力量,吸引央企,启动民间资本,发挥中小企业的作用。

  成绩检阅

  三年交出十大成绩

  第一,推进机制初步建立。

  第二,规划体系初步形成。

  第三,体制机制创新全面展开。

  第四,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

  第五,生态宜居城市加速建设。

  第六,信息一体化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第七,“两型”产业快速发展。

  第八,示范区建设全面起步。

  第九,民生得到较大改善。

  第十,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典型样本

  长沙跃居省城前五强

  本报12月14日讯 在长沙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谢建辉看来,“两型社会”在长沙的社会发展当中起到了明显的作用。首先是提升了城市的品质,增加了长沙可持续发展的承载力。

  三年来,长沙不断将“两型”的理念渗透到城市的建设中,不仅实施了重大基础设施如立体交通体系的计划,还实施了环保行动计划,污水处理率从40%提高到今年的85%。此外,长沙还实施了三年的棚改计划,使老百姓提高了居住条件。

  同时,长沙还在积极加快产业升级,提高经济发展竞争力。在此基础上,长沙积极开展土地制度的创新、推进环境保护体制机制的改革、资源节约的改革和行政体制方面的改革,使长沙市在省会城市排位升到了第五位。

  谢建辉表示,“两型社会”对长沙来说是很好的机遇,没有最好的政策,但是有先行先试的权利。

  在谢建辉看来,两型社会最大的作用就是让长沙建立了大河西先导区。

  “在长沙先行先试,用两年半的时间实现了原来三年行动的目标。”谢建辉感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3 07:10 , Processed in 0.031218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