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7941|回复: 113

说一个大家可能不想听的事实——关于强省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8-2 09:2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一个话题,叫强省会。今年上半年济南的GDP增量又不高,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导致了济南的首位度又降了,只占13.16%,2021年还是13.76%,明年可能就迈进12%的大关了。这个数字有多么恐怖,12%*8=96%,也就是说8个济南才是全省的量,也就是说济南的实力只等于一个山东普通地级市的2倍的水平,(山东一共16个地级市),山东是第三大省,省会只是一个普通地级市的2倍的水平,所以,济南在全国啥东西也抢不过别的省,因为实力在这摆着,别的省会都是本省经济体量的1/3,济南是1/8,差大了。
那么问题在哪里呢?不是搞了强省会吗?为啥越搞越差了?首位度一步步下降,我仔细查了查省里的文件,发现山东的强省会和其他省的强省会完全不是一个意思。
先说湖南长沙。2022年4月,湖南SW、SZF印发了《关于实施强省会战略支持长沙市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SW和SZF一起发的文件,题目中就带有SW、SZF的名字,而且是单独成文,而且里面是清晰的说,要支持长沙发展,实施强省会战略。你记住这几点,等看到山东济南,你就知道啥叫天壤之别了。啥叫单独成文,就是我用1万个字讲如何强省会,而不是我说了1万个字,一千个字在如何讲强龙头,还有强三圈,最后寥寥几段讲强省会。
再看贵州贵阳,2021年4月,贵州SW、SZF召开全省推进新型城镇化暨“强省会”工作大会,印发了《关于支持贵阳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的意见》,从十个方面提出了35条政策措施以支持贵阳的发展,旨在推动贵阳做强省会。单独的强省会工作大会,有的还有强省会工作专班。
再看黑龙江省哈尔滨,2017年8月,黑龙江SW、SZF出台了《关于支持省会哈尔滨市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将哈尔滨建设成为东北亚区域中心城市,并赋予其更大的发展自主权。随后,黑龙江省又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哈尔滨发展。2022年黑龙江SZF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开展强省会建设行动,增强哈尔滨城市承载功能,发挥龙头辐射带动作用。
再看江西南昌,2023年7月,江西SW十五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在南昌开幕。SW书}  {记 尹弘提出实施“省会引领战略”,要健全完善强省会各项政策措施,全面提升南昌综合实力和发展能级,引领带动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之前,2022年5月13日,江西省深入实施强省会战略推动南昌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大会召开,会议解读了《关于深入实施强省会战略推动南昌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再看甘肃兰州,2023年7月24日,甘肃SW、SZF召开甘肃省强省会行动工作推进大会。SW书}  {记 胡昌升强调要加快建设新时代美丽兰州。
再看江苏南京,江苏SW曾针对南京市省会城市功能作用发挥不够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考虑将扬州、镇江、常州分别代管的仪征市、句容市与溧阳市划到南京并设为市辖区。这样在人口方面,南京将增加约200万,助力其进入超大城市行列,也有利于主城向东拓展,增强南京首位度。江苏SW、SZF近几年着手将优质资源和优惠政策向省会南京倾斜,如在《南京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草案中,提出到2035年南京市常住人口规模将达到1300万。报告指出,通过强化南京的省会功能,可降低对上海的依赖度和被虹吸的风险。
还有很多很多,不一一列举。
这些都看完了,再看看山东济南的强省会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2021年山东SZF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强省会”这一口号,2024年山东SZF工作报告提出,要抓实抓好区域协调发展,更好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强龙头,优先发展胶东半岛),优化“一群两心三圈”区域发展格局。其中,在三圈中,针对济南都市圈,要以实施“强省会”战略为牵引(是提济南都市圈,才提到的强省会),抓好城际高铁、跨区供热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动济南、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滨州等城市协同融合发展;发挥济青高质量发展轴带作用,推进济青高铁“公交化”运营,沿胶济铁路打造科创走廊、世界级先进智造集聚带。并且报告透露青岛、济南都市圈发展规划已经获批。
可以看出来,第一,其他省的强省会,都是SW、SZF联合,并单独发文,提出强省会的目标,并有具体发展省会的措施,是一个正式文件,洋洋洒洒上万字。山东的强省会,只是在SZF工作报告中,一笔带过。就和说,我们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要五讲四美三热爱一样。并且报告中是先提到的强龙头,优先发展胶东。然后才说到三圈,济南都市圈,青岛都市圈,鲁南都市圈,在3圈中,说到济南都市圈的时候,才提到的强省会。并且具体举措无非就是城际高铁,6城协同发展,准确的说,这是强省会济南都市圈,不是强省会济南。
你可以去查,济南没有获得强省会的单独文件,如果有,也是提出要强省会经济圈,但是强省会经济圈是协调发展6城,这和其他省的发展省会,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就像南京,割仪征的地给南京,叫强省会,如果割南京的地给仪征,就是强南京都市圈。
可笑,只有那个省会首位度最低的省,竟然不提强省会的具体文件,而是满眼都是强龙头,强济南省会都市圈。其他省首位度都比济南高,都出台文件,在奋起直追,唯独济南,.......
这是我一个人的不成熟的见解,有不对的地方,希望网友温和地指出来,或者进行讨论。但是不希望喷,不希望扣帽子。尤其不喜欢颠倒黑白的评论,一律拉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8-2 09:59:34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想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这几年又回到了熟悉的节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8-2 10:04:3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得透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8-2 10: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有什么办法,支持强省会的6+1和文涛,都干不长,没多久就被调走了。
只有不支持强省会的人才能干长久,为什么?还用说吗?这不是天灾,这是人祸,一直以来都是这样,人家的帮派,一直把持着quan力,不听话的,就干不长久。
别抱怨了,没吊用,人家觉得让你建了这么多高楼,已经够给你面子了。别贪得无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8-2 10: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还是发展海边,山东是唯一不发展省会的省份。无所谓了,山东会越来越拉,孩子们有机会还是去其他地方发展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8-2 10:17: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年轻人当自强,三十年河东 三十年河西,把它们开除或把它们都熬没了,好好建设家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8-2 10:2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强龙头是真,强省会可能是寂寞的呼喊:
强龙头:
1.集齐了山东所有的985、211高校,山大、海大、石大。吸收了一众兄弟城市高校,山科、莱农、山工艺。承接了省内高端增量,建立康复大学。济南只剩下了半个山大。
2.建设了山东最多的高铁枢纽站(五站台以上):红岛、青岛北、青岛西、青岛。济南只有济南东、济南西,而济南西连预留扩建都不给。
3.建设了山东最大的机场:胶东机场。济南机场目前还不如烟台机场大!
4.建设了山东最大的大桥:胶州湾跨海大桥。济南建个黄河大桥都费劲。
5.建设了山东最长的隧道:胶州湾海底隧道。济南建个黄河隧道都费劲。
6.胶东地区县县通高铁。而济南都市圈:济南至滨州、济南至东营都等地级市没有通高铁。
7.胶东的高速公路都没大有车,但路网密度依然很高,济南周边拥堵的要命,但仅仅只是这两年才开始扩建曾密。
8.高铁始发车,大部分是青岛始发。济南一众过路车,始发很少。
9.济南郑州高铁、鲁南开通,青岛始发至各地的车好像比济南多。
强省会真是一句响亮的口号,仅此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 10:3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说一个观点,如果省里不实质上支持强省会,但又要按原来定的标准建设黄河北,这其实是一个悖论。最后可能会拖垮济南。什么意思呢?本来黄河北的建设标准,是在当时的客观环境下制定了,标准很高,规模很大,济南人谁看了都高兴。当时是想,济南先用财政的钱,投一部分,比如规划了跨黄河通道34处,每处大概投资几十个亿,这样济南建好跨黄大桥,黄河北和市区通行便利,同时用财政的钱,上一批场馆,学校,基础设施,比如黄河体育中心,投资95亿,省实验中学黄河北校区,还有道路,等等。财政投资的同时,带领开发商投资,开发商买地,市财政回血,开发商建设大量的商业、房地产、厂房,等等。然后省里再支持一点。这样三一三加一,济南市财政一年投入上百亿(含融资),就能带动一年近千亿(或者大几百亿)的后续资本投入,这样600*10=6000亿,大概10年,黄河北就完成了原来的规划规模。很好!
但是,后来遭遇了房地产寒冬,现在黄河北基本没有后续资本投入,没有卖地收入,没有省里的实质支持,只有济南市财政的苦苦支撑。这种支撑,第一,省下市区内建设的钱来优先保证黄河北的路桥、基础建设,导致市区内捉襟见肘,地铁4号线6号线都受到很大影响,CBD建设都受到很大影响,没钱所有的基建都慢,有钱盖大楼那就是5天一层。第二,就算济南财政能苦苦支撑10年投入,但是最终 600亿,早了,离建成早了,黄河北的前景很不看好。
最好的办法,是实事求是,重新按现在的实际情况调整黄河北的建设规模和建设进度。有多少人吃,就做多少人的饭。有很多跨河桥隧完全可以缓一缓建设进度,每年的投资额可以降下来。因为你就算明天把34处跨河通道,都建好,也没几个人走。重新把财政有限的钱,用在确保地铁4号线6号线的建设上,用在CBD的建设上,用在市内槐荫天桥市中历下历城高新几个区的城市建设上。收缩拳头,别摊大饼,处处都要,一个也没做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8-2 10:43:15 | 显示全部楼层
笛奏龙吟 发表于 2024-8-2 10:12
现在还是发展海边,山东是唯一不发展省会的省份。无所谓了,山东会越来越拉,孩子们有机会还是去其他地方发 ...

其实是这样,王原来说过很透彻,现在的数据也进一步验证了,山东外流人口越来越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8-2 10:4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月清风. 发表于 2024-8-2 10:36
再说一个观点,如果省里不实质上支持强省会,但又要按原来定的标准建设黄河北,这其实是一个悖论。最后可能 ...

是的,黄河北体量当时规划很大,很雄伟,但现实是实事变化了,决策层变化了,资金抓襟见肘了,所以一直在调整,现在小很多了,但是个人认为仍然很困难,钱要用在刀刃上或者是刀把上,上边的支持力度本来就是口号大于实际,我们要认清现实,集中优势兵力,而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一团乱麻毫无章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 10:53:37 | 显示全部楼层
badeng 发表于 2024-8-2 10:24
强龙头是真,强省会可能是寂寞的呼喊:
强龙头:
1.集齐了山东所有的985、211高校,山大、海大、石大。吸 ...

说的对!这里面有一个关键细节你没提到,就是济南不幸中的万幸,赶上了一个事,就是前几年国家搞国家中心城市申报,由于青岛意外败给郑州,逼得山东只能让济南也拉鸭子上架,也参加申报。一申报,给了济南一个原来永远也不会有的4F机场,还有一个原来永远也不会有的先行区,还给了济南一个山东省国内交通枢纽的地位(国际交通枢纽还是青岛),还有济郑济滨高铁的规划。如果不是这个国中申报,济南比现在还要惨3成。国中申报的必备条件是4F机场,国家级新区,交通枢纽中心。这些都已经放在了青岛,济南申报时临时追加了开始搞这3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8-2 11: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时机不巧,北跨已经白搭了,为今之计就是保东强,保证CBD汉峪等的招商引资,同时想办法尽快能优化老城。济南不是一线城市,只有快速高质量的完成东部新中心的建设才有一线生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8-2 11:20: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月清风. 发表于 2024-8-2 10:36
再说一个观点,如果省里不实质上支持强省会,但又要按原来定的标准建设黄河北,这其实是一个悖论。最后可能 ...

你敢质疑起步区?有人会不高兴的。可是你说的就是大实话,步子迈得太大了,把财正都耗空了,没有后劲,扯着蛋了。
只是一味的投入,回报微乎其微。黄河以南的人几乎没有去那边买房子的。之前绿地,银丰为了响应号召去拿地,结果呢,建起来了几个?卖了几个?烂尾了多少?现在再出让一下起步区的地皮试试,看看有开发商买地吗?再便宜都没有买的,就没有人看好。
山大二院为什么不开诊,其实就是因为起步区人还是太少了,医院空运营吗?运营成本谁出?
说句不爱听的话,起步区二十年也起不来,三十年也成不了城市。最后的结局就是个工业区,话不好听,也别急眼。
之前有人拿着孙村类比,有的人还急,咱就说,多少年能追上孙村吧。孙村也一直在发展,我觉得十五年也追不上孙村,甚至二十年。(孙村有好几家三甲医院,市妇幼东院区,市儿童医院新院区,是老院的三倍,五星级酒店,银座商场,已建成的商业综合体,百联奥特莱斯,大学,居民小区众多,别墅区也很多,还有海川中学,高新区实验中学,云巴,地铁。众多中科院研究所,很多知名大企业,浪潮,铃木,吉利,百事可乐,青啤,小鸭,费斯托,重汽,青年汽车,积成电子,奥泰电气,桑乐,法因数控,临工重机,算谷产业园,普罗斯激光,森峰激光,还有无数家机械制造企业,实在太多了,数不清。管委会也搬过去了,会发展的越来越好。我就想看看起步区多少年能全面超越快速发展的孙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 11: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别误会,我道歉!我不是怀疑黄河北,我的意思是,第一,要么集中全部力量,把黄河北建设好。第二,如果发现集中所有力量也无法达到预期,那就考虑要改方案。不能被它拽住。
我现在不再说第二条了,就只说第一条,如何集中全部力量,把黄河北建设好。我抛砖引玉,这些通道34处,一处按50亿吧,一共1500亿,这个投资,让济南财政拿,10年,一年150亿,很难,太难了。能拖死济南。真要想建好黄河北,可以求得省里的支持,让省里成立一个公司,它自己成立公司也好,济南市和省里各一半也好。成立后它去市场上融资,然后它负责这34条通道的建设,收益归它,或者平分。这样济南市财政就能省出来1500亿,或者说750亿的融资,济南用这个钱就可以加快黄河北其他设施的建设速度。我这是一个点子,如果这样的点子,汇集到10个,然后都能成立实施,那黄河北的建设也不是完全不可能,而是有希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8-2 11:32: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警惕有人夹带私货,从省里不重视强省会往否定起步区吹阴风。那几个人不是为了济南的发展,只是为了他家房价的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4 03:20 , Processed in 0.044882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