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6031|回复: 26

[城建规划] 图说北京:能够解开辽金元三朝时的碧云寺如何从庵变寺之谜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3-28 11:46: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碧云寺所在的位置,来过的游客就会知道,这里的确是个风景山水绝佳之地。

碧云寺位于北京西山余脉聚宝山东麓,也就是清代静宜园的北侧,也是今天香山公园的一部分。

相传碧云寺最早为金章宗时期的玩景楼旧址。

金章宗在明昌五年至泰和元年的13年中,曾有七次到香山游幸、射猎,主持建设并留下了“祭星台、会景楼、梦感泉、护驾松”等景观,还命名了享誉京城、传至后世的燕京八景之“西山积雪”。

碧云寺始建于元至顺二年,是在金代玩景楼旧址上建造的。史料记载,耶律楚材后裔耶律阿勒弥“舍宅开山,净业始构”,当时称为“碧云庵”,只是一座供奉佛的小庙。

据《天下金石志》一**载,元代时这里有一通碧云寺碑,为至顺二年年立于香山寺中。还有一通元碧云寺碑,元统三年立在香山寺中。书中还记载此地存有碧云寺卖地幢,其最后记载说:卖与中丞阿里吉。

今天的碧云寺里存有乾隆时的御制重修碧云寺碑文和两个刻着梵文的经幢。碑文上说有一位元代耶律楚材的后人,名叫阿利吉的舍宅开山,修建庙宇,这记载也是根据卖地幢上的文字来说的。这里的中丞阿里吉也翻译称作阿勒弥。

由这些历史的文字痕迹可知,碧云寺创建于元至顺二年,后经明、清扩建,才成就了今日的格局与规模。

碧云寺有个与一般的寺庙座北朝南不同的地方,是依着山势而建,具有明显的辽金元寺庙以向东为正向而建的特点。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3-28 11:47:36 | 显示全部楼层
碧云寺的建筑层层殿堂依山叠起,300多级台阶,整体布局依地势升起,形成了特殊的建筑制式。整个寺院,由山门至寺后石塔,高度相差有100多米。

辽代这个中国少数民族王朝在建筑上有殿宇东向的习俗,这与契丹族信鬼拜日、以东为上的宗教信仰和居住习俗有关。

随后兴起的代替了辽朝的金朝,在建筑领域对辽的建筑风格继续继承,同时由于工匠多为汉人,建筑逐渐兼具宋、辽风格。

元代则继续对辽金宋的风格有所继承。北京西山一带的寺庙建筑,因多建于辽金之际,又照顾山形地势,因此多以东向为大格局。

碧云寺的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六层院落,层层向山坡而上,布局严谨而壮观。寺内建筑金碧辉煌,四周苍松翠柏环绕,最为可贵的是,伴有潺潺清泉,可谓是北京西山风景区中最雄伟壮丽,且又清幽雅致的古老寺院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3-28 11:4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据史料记载,最早在此地建寺院的是耶律楚材的后裔耶律阿勒弥。

耶律楚材,字晋卿,契丹族,元朝初期时辅佐成吉思汗、窝阔台父子达30余年,长期任职中书令,死后谥文正,追封为广宁王。

罗聘,清代画家,“扬州八怪”之一。字遯夫,号两峰,又号衣云、花之寺僧、金牛山人、师莲老人等。祖籍为安徽歙县,其先祖后迁居扬州。其为金农入室之弟子,虽为布衣出身,但书画水平颇高,所绘人物画题材丰富,好游历。

耶律楚才是个金元交替之际非常有名的人物,他是元代著名的大政治家,是精通儒学和佛经的学者。他虽然是契丹族人,却是个生于北京、葬于北京的地地道道北京人。

耶律楚材既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九世孙、金朝尚书右丞耶律履之子,辽皇室后裔,金代高官子弟,又是辅佐成吉思汗父子的蒙古帝国之重臣。可以说是出身显贵、位高权重,多重身份,学识渊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3-28 11:50:03 | 显示全部楼层


乾隆皇帝所题耶律楚材墓碑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3-28 11:5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凌云城建 于 2020-3-28 12:20 编辑

耶律楚材墓也在元大都西郊,位于当时称为瓮山,至清代时改称为万寿山的颐和园内。在昆明湖东岸北头,墓和祠堂共建于一所小庭院中。

此外,北京现存与耶律楚材有关的史迹文物还有不少。

耶律楚材少年时受金代文化影响很深。《元史》本传称其:“善书,晚年所作字画尤劲健,如铸铁所成,刚毅之气,至老不衰。”

耶律楚材的书法继承了唐宋颜真卿、黄庭坚雄放刚健的书风,字体硬拙挺拔,以端严刚劲著称,有“河朔伟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3-28 11:5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是受耶律楚才崇佛的影响,也许是受当时形势所迫,耶律阿勒弥直接把祖上传下来的位于西山的深宅大院给改建成了佛家场所“碧云庵”,也就是后来的碧云寺。

碧云寺一带,风景美妙,经过元代建设,更臻完美,出现了“环峰叠翠、碧云香霭、曲径通幽、危桥跨涧、池泉印月、洞府藏春、修竹欺霜、奇桧连阶、楼台潇洒,乔松傲雪”碧云寺十景,使得北京西郊山前地带,完整形成了包括碧云寺景区在内的香山风景名胜区。

历史的脚步继续走到后来的明朝,由于整个西山一带被圈为皇家墓地,明正德年间太监于经和明天启年间魏忠贤都看中了碧云寺边的这块宝地,遂扩建碧云寺,寺后选地拟作为自己死后的墓地,可惜都因获罪提早挂掉,没能享受这块风水宝地。

不过,据史料记载,魏忠贤墓地可能曾作为魏忠贤的衣冠冢,存世至康熙年间。

民国时期,经专家鉴定,建造在碧云寺中轴线上的前几重佛殿,都为明代遗物,内有佛像雕塑,其中立于山门前的一对石狮、哼哈二将,殿中的泥质彩塑以及弥勒佛殿山墙上的壁塑,皆为明代艺术珍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3-28 11:55:33 | 显示全部楼层
碧云寺


碧云寺位于海淀区香山公园北侧,西山余脉聚宝山东麓,是一组布局紧凑、保存完好的园林式寺庙。创建于元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

碧云寺相传为耶律楚材后裔耶律阿勒弥舍宅开山而建,始称碧云庵。明正德年间(1506—1521)御马监太监于经曾在寺后营建生圹,对寺进行扩建,并改碧云庵为碧云寺,后魏忠贤亦在此营建生圹,重修碧云寺,但二人均获罪未能葬于此地。至清乾隆年间,又对寺进行大规模修建,除对原有殿宇重加修葺外,复于乾隆十三年(1748),按西僧所贡奉的图样建金刚宝座塔,还新建行宫和罗汉堂。此次修葺对寺原有建筑改动不大,寺之殿宇仍因明之遗构。

碧云寺依山而建,殿宇错落有致。中路共有六进院落,山门、弥勒殿、释迦牟尼殿、菩萨殿、中山堂、金刚宝座塔坐落于中轴线上,左右有配殿、厢房等建筑。寺南侧有罗汉堂,寺北侧有水泉院。

山门两道,第一道门为灰瓦卷棚顶,方形门,其前有深壑通以石桥。门前有石狮一对,蹲踞于须弥座之上,雕琢精细。门后有山门殿,面阔三间,灰筒瓦歇山顶,檐下有斗栱。

山门殿后为弥勒殿,殿内有明代铸造高两米半的弥勒佛一座。弥勒佛殿后为释迦牟尼殿,亦称丹青阁,为全寺之主殿。殿为明代建筑,面阔三间,灰瓦单檐方形庑殿顶,檐下有斗栱。殿内顶为螭龙藻井,殿正中供奉如来佛、菩萨、罗汉,两壁有悬塑。

殿前有水池,池上有三座雕栏汉白玉石桥通往大殿。殿前露台上左右各有一高约八米的八角形汉白玉经幢,上刻经文。殿后有碑亭,重檐八角攒尖琉璃瓦顶,上下檐均有斗栱装饰,亭内立碑,上刻乾隆御笔记述乾隆十二年至十四年重修碧云寺情况的碑文。

碑亭后为菩萨殿,面阔三间,灰琉璃瓦单檐歇山顶调大脊,前出廊,檐下装饰有斗栱。殿内供奉五尊泥彩塑菩萨像,两壁塑有高约一米的二十四诸天神和福禄寿喜四星,塑像四周有云山悬塑和小型佛教故事雕塑。

菩萨殿后为孙中山纪念堂,此处原为寺后殿,名普明妙觉殿,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在此殿停灵四年;1954年,将此殿辟为中山纪念堂,面阔五间,前出廊,两山墙后镶嵌汉白玉石碑刻。室内陈列孙中山先生的一些革命活动的照片,次间还有1925年3月30日苏联赠送给孙中山先生的玻璃盖钢棺一口。

塔院位于寺院最后,院内有金刚宝座塔,塔基正中开券洞,券墙上有金字“孙中山先生衣冠冢”,1929年孙中山的灵柩移往南京中山陵后,为其特制的楠木棺和停灵时穿戴的衣帽封于洞内,故为其衣冠冢。罗汉堂在中山纪念堂的右侧,平面呈“田”字形,每面九间,中间有四个小天井用以采光,堂的外貌似盝顶,堂中心建有重檐歇山十字脊的多角亭阁,ZY矗立有小型喇嘛塔,堂正面出轩,其余三面各出抱厦一间。殿内有木雕贴金罗汉像五百尊,加上佛、菩萨以及蹲于梁上的济公和尚等共计五百零八尊雕像。

寺北侧的水泉院,原为乾隆皇帝行宫的一部分,院内有山石泉水,亭台小桥点缀其间。

塔院

塔院位于寺院最后,院内南部有雕工精致的汉白玉石牌坊,牌坊两侧各有八字形石雕照壁,照壁正面刻八个历史人物浮雕,并有题名,左有蔺相如为节,李密为孝,诸葛孔明为忠,陶渊明为廉;右有狄仁杰为孝,文天祥为忠,赵壁为廉,谢玄为节。照壁小额枋刻有八个大字,左为“精诚贯日”,右为“节义凌霄”。石牌坊后有两个八角形碑亭,南北相对,亭内放乾隆御制金刚宝座塔碑,左亭内为满、蒙文,右亭内为汉、藏文。金刚宝座塔位于全寺最高点,建于乾隆十三年(1748年)。塔仿北京五塔寺形状建造。这种塔北京地区有三座,另两座是西黄寺的清净化城塔和真觉寺的金刚宝座塔。碧云寺金刚宝座塔分塔基、宝座、塔身三层。塔基呈方形,砖石结构,外以虎皮石包砌,台基两侧有石雕护栏。塔身全部为琢磨过的汉白三石砌成,四边还雕刻有藏传喇嘛教的传统佛像。

水泉院

水泉院是碧云寺内风景清幽的好去处,院内松柏叁天,最有名的是三代树。这是一株较奇特的古树,柏树中套长柏树,最里层长着一株楝树,现在楝树仍旧活着。院中还有一天然流泉,名“水泉”,又称“卓锡泉”。泉水自石缝中流出,汇而为池,泉水甘甜爽口。泉水旁边是用太湖石堆叠而成的假山。花木、泉水、假山构成了一座优美、幽静的庭院花园。

哼哈二将

碧云寺山门迎面是哼哈二将殿。殿坐西朝东,面阔三间,歇山灰瓦顶,檐下饰有斗拱。泥质彩塑二将像,分别站立大殿两侧,高约四点八米,形象逼真,色彩鲜明,体态刚劲,是一对价值极高的雕塑艺术品。

大雄宝殿

寺庙大雄宝殿正中供奉释迦牟尼坐像,左有迦叶尊者和文殊菩萨,右有阿难尊者和普贤菩萨。山墙上的壁塑放置姿态各异、形象活泼的彩塑十八罗汉和《西游记》中唐僧取经的神怪故事,云山缥缈的境界,形之于立体雕塑上,增强了立体感与真实感,堪为明代艺术珍品。释迦牟尼塑像后是观音菩萨以及善财、龙王、龙女、韦陀等像,四周衬以观音菩萨悬塑,以及山石云海等,同前殿浑然成为一个整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3-28 12: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3-28 12:0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3-28 12:0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28 15:34: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的历史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30 10:0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又学习了碧云寺的历史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30 15:59:55 | 显示全部楼层
罗汉堂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4-1 10:05: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赞!经典古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4-4 13:44: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了一段历史,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9 20:46 , Processed in 0.043207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