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1251|回复: 35

[数据时讯] 隋唐洛阳城“两坊一街”道路暨南城墙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开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23 17:00: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气质先生FeiYang 于 2017-12-23 19:55 编辑

隋唐洛阳城“两坊一街”道路暨南城墙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开工

140米宽的天街恢弘壮丽,里坊见证昔日东都繁华……今天上午,隋唐洛阳城“两坊一街”道路暨南城墙遗址保护展示工程举行开工仪式。未来,市民和游客可以在这里实地学习历史知识,了解灿烂的隋唐文化。

《洛阳晚报》记者了解到,隋唐洛阳城“两坊一街”道路保护展示工程是隋唐洛阳城整体保护展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宁人坊、明教坊和天街遗址地处定鼎门遗址北侧,洛阳城“天”字轴线上,在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总体规划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保存完好的遗址和重要的考古成果,见证了丝绸之路当年的繁荣与发展。

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占地约90公顷,以历史研究和考古成果为设计依据,通过地面标识、露明及模拟展示等方式,再现隋唐洛阳城定鼎门、天街和里坊的城市整体部局,彰显遗址本体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同时,能够契合我市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提升定鼎门遗址片区文化、生态、休闲游憩等功能。

隋唐洛阳城南城墙址保护展示工程,东起洛龙区城角村,西至王城大道,全长约7200米。包括城墙本体、厚载门、定鼎门、长夏门、东西角楼和护城河等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依托考古发掘、历史研究成果,配合古城路改造提升,对古城路沿线的隋唐洛阳城南城墙遗址、城门、护城河等进行景观化设计和遗址展示,旨在进一步完善隋唐洛阳城城墙遗址的历史格局,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延伸阅读:

意义

展示隋唐洛阳城兴盛,见证丝路繁华

所谓“两坊一街”,指的是隋唐洛阳城宁人坊、明教坊和天街遗址。保护展示工程东起龙门大道,南到古城路,西临从政坊东坊门,北至园林路,总面积91.3公顷。

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定鼎门是隋唐洛阳城郭城的正南门,位于城市中轴线最南端,在隋唐时期是中西文化荟萃之地,来往商贾不绝。无数人从这里带上丝绸、瓷器、茶叶,踏上漫漫西行之路,它也见证了洛阳作为丝绸之路东方重要起点的繁盛。

相较定鼎门,不少市民对于天街可能陌生,其实它的意义可一点也不小。天街是隋唐洛阳城的城市中轴线,也是城市的南北主干道,由御道、八排绿植、排水沟组成,宽140米。“现在一个车道的宽度为3米到4米,由此可见1000多年前的洛阳有多繁盛。”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说。在当年,大唐帝国许多对外交流的重大活动也是在天街举行的。

“正是因为这些遗迹意义重大,所以要建设该工程,向更多人展示隋唐文化、丝路文化,建设示范性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该负责人说。

设计

保留历史风貌,也要结合最新科技

根据设计方案,隋唐洛阳城“两坊一街”保护展示工程分为遗址展示区、管理服务区和预留区,形成“一心、两轴、三片区、多节点”的景观空间架构。

● “一心”包括定鼎门门址和定鼎门前广场,是整个定鼎门遗址片区的景观核心。

重点:骆驼蹄印

定鼎门前广场分为广场入口空间、市民日常活动空间和主题观演空间。

广场入口设置遗址公园空间识别性标志物,以定鼎门门址保护罩为背景,供游人驻足观赏与合影留念;

市民日常活动空间,采用地面浮雕结合夜景艺术灯光的形式,以丝路印象、隋唐洛阳城选址理念以及洛阳城池肌理图等为雕刻主题,突出定鼎门作为隋唐洛阳城南端点、丝绸之路重要起点的历史地位;

主题观演空间突出展示“骆驼蹄印”遗址,辅以先进的动态展示技术、声光电技术等手段,生动细致地展示遗址的由来、意义等。

此外,在广场东西两侧还将种植景观树阵,在景观游憩空间铺设砾石。

● “两轴”分别是天街遗址展示景观轴及郭城城垣遗址展示景观轴。

重点:天街

保护展示范围南起定鼎门,北至园林路,总长约1公里,宽约140米。路面保留现状地被草皮,将在两侧种植林荫带,树种以历史记载的樱桃、石榴、柳树、槐树等为主。两侧排水渠采用生态驳岸的形式,种植水生植物,形成生态自然、景色宜人的人性化滨水绿带。

在不破坏天街格局与整体氛围的前提下,天街林下还会布置少量以隋唐洛阳城出土文物为主题的小体量雕塑,如胡俑、瓦当、唐三彩、丝路驼队等,以坊墙为投影载体,运用全息投影的高科技展示方式再现天街往昔恢宏的格局气势。

● “三片区”是宁人坊遗址展示片区、明教坊都市休闲片区、郊野生态湿地片区;“多节点”包括定鼎门门址、城垣遗址和天街中段考古发掘遗址等。

重点:宁人坊

“里坊是隋唐时期很有意思的城市单元,夜间坊门关闭,居民只能在自己居住的坊内活动,但应该也很热闹。”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道。目前他们已经对宁人坊进行了比较细致的发掘,对里坊的结构、功能有了一定认识。

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工程将结合目前的考古成果,通过坊墙、坊门、坊内十字街等遗址要素展示坊内格局,供游人驻足观看。坊内主干道十字街采用原址地表模拟的展示方式,路面中间铺设固化砾石。

服务

体验考古发掘,还能休闲、健身、宿营

除了感受隋唐文化,该项目建成后也将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根据设计方案,郭城南墙以南的管理服务区将集生态游憩、休闲娱乐、管理服务于一体,各种公众考古活动也将在这里得以开展。

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宁人坊东半部和明教坊为预留区,宁人坊东半部保持区域内部原生的种植群落、地形及天然水洼。“市民和游客可在此亲身感受考古发掘。”该负责人说。

明教坊在保护地下遗存的前提下,采用架空平台或栈道的形式,设置多样的活动场地,满足人们聚会、休闲、娱乐等需求。公共游憩区内也将设置儿童活动场地、市民健身活动区和房车宿营区,为周边居民日常的休闲活动提供场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3 17: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3 17:07:06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否在地图上标一下区域,这样更明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3 17: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BOBO族 发表于 2017-12-23 17:07
能否在地图上标一下区域,这样更明显

大致就是隋唐植物园以东,龙门大道以西这块空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3 17:5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工期多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3 18:0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效果图?南城墙的效果是什么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3 18:05: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用太期待,国家文物局否了上盖保护方案,南城强和两坊一街都是露天绿化展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4 12:17: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项目建设成精品工程,和天堂名堂连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4 12:50: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794615191 发表于 2017-12-23 18:05
不用太期待,国家文物局否了上盖保护方案,南城强和两坊一街都是露天绿化展示。

真遗址估计都是这样保护,盖的高大上的都是玩假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4 12:55:31 | 显示全部楼层

  140米宽的天街恢弘壮丽,里坊见证昔日东都繁华……今天上午,隋唐洛阳城“两坊一街”道路暨南城墙遗址保护展示工程举行开工仪式。未来,市民和游客可以在这里实地学习历史知识,了解灿烂的隋唐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4 12:5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洛阳晚报》记者了解到,隋唐洛阳城“两坊一街”道路保护展示工程是隋唐洛阳城整体保护展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宁人坊、明教坊和天街遗址地处定鼎门遗址北侧,洛阳城“天”字轴线上,在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总体规划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保存完好的遗址和重要的考古成果,见证了丝绸之路当年的繁荣与发展。

  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占地约90公顷,以历史研究和考古成果为设计依据,通过地面标识、露明及模拟展示等方式,再现隋唐洛阳城定鼎门、天街和里坊的城市整体部局,彰显遗址本体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同时,能够契合我市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提升定鼎门遗址片区文化、生态、休闲游憩等功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4 12:5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隋唐洛阳城南城墙址保护展示工程,东起洛龙区城角村,西至王城大道,全长约7200米。包括城墙本体、厚载门、定鼎门、长夏门、东西角楼和护城河等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依托考古发掘、历史研究成果,配合古城路改造提升,对古城路沿线的隋唐洛阳城南城墙遗址、城门、护城河等进行景观化设计和遗址展示,旨在进一步完善隋唐洛阳城城墙遗址的历史格局,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4 12:5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意义
  展示隋唐洛阳城兴盛,见证丝路繁华
  所谓“两坊一街”,指的是隋唐洛阳城宁人坊、明教坊和天街遗址。保护展示工程东起龙门大道,南到古城路,西临从政坊东坊门,北至园林路,总面积91.3公顷。
  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定鼎门是隋唐洛阳城郭城的正南门,位于城市中轴线最南端,在隋唐时期是中西文化荟萃之地,来往商贾不绝。无数人从这里带上丝绸、瓷器、茶叶,踏上漫漫西行之路,它也见证了洛阳作为丝绸之路东方重要起点的繁盛。
  相较定鼎门,不少市民对于天街可能陌生,其实它的意义可一点也不小。天街是隋唐洛阳城的城市中轴线,也是城市的南北主干道,由御道、八排绿植、排水沟组成,宽140米。“现在一个车道的宽度为3米到4米,由此可见1000多年前的洛阳有多繁盛。”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说。在当年,大唐帝国许多对外交流的重大活动也是在天街举行的。
  “正是因为这些遗迹意义重大,所以要建设该工程,向更多人展示隋唐文化、丝路文化,建设示范性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该负责人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4 12:5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重点:骆驼蹄印
  定鼎门前广场分为广场入口空间、市民日常活动空间和主题观演空间。
  广场入口设置遗址公园空间识别性标志物,以定鼎门门址保护罩为背景,供游人驻足观赏与合影留念;
  市民日常活动空间,采用地面浮雕结合夜景艺术灯光的形式,以丝路印象、隋唐洛阳城选址理念以及洛阳城池肌理图等为雕刻主题,突出定鼎门作为隋唐洛阳城南端点、丝绸之路重要起点的历史地位;
  主题观演空间突出展示“骆驼蹄印”遗址,辅以先进的动态展示技术、声光电技术等手段,生动细致地展示遗址的由来、意义等。
  此外,在广场东西两侧还将种植景观树阵,在景观游憩空间铺设砾石。
  “两轴”分别是天街遗址展示景观轴及郭城城垣遗址展示景观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4 12:5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重点:天街
  保护展示范围南起定鼎门,北至园林路,总长约1公里,宽约140米。路面保留现状地被草皮,将在两侧种植林荫带,树种以历史记载的樱桃、石榴、柳树、槐树等为主。两侧排水渠采用生态驳岸的形式,种植水生植物,形成生态自然、景色宜人的人性化滨水绿带。
  在不破坏天街格局与整体氛围的前提下,天街林下还会布置少量以隋唐洛阳城出土文物为主题的小体量雕塑,如胡俑、瓦当、唐三彩、丝路驼队等,以坊墙为投影载体,运用全息投影的高科技展示方式再现天街往昔恢宏的格局气势。
  “三片区”是宁人坊遗址展示片区、明教坊都市休闲片区、郊野生态湿地片区;“多节点”包括定鼎门门址、城垣遗址和天街中段考古发掘遗址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3 00:55 , Processed in 0.046404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