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6854|回复: 17

[数据时讯] 谁非过客花是主人:千唐志斋博物馆新馆,计划2020年建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30 10:3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气质先生FeiYang 于 2017-12-1 19:09 编辑



新馆项目选址在千唐志斋博物馆东侧道路对面,张钫故居北侧,占地12亩。其建筑面积为8740平方米,地上两层,地下一层,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6325.57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为2414.43平方米。新馆主要包括现代化石刻展厅、互动体验厅、学术报告厅、文物库房、可独立开放的美术馆、管理用房、商店及停车场、绿化景观等配套设施,计划于2020年建成。

千唐志斋博物馆新馆的设计者是张钫先生的孙子张枢。张枢是美国哈佛大学博士、我国台湾著名建筑设计师。张枢先生将新馆设计与现有博物馆、张钫故居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使之形成“三院落”布局。建筑意象具有本土的特色,又不失现代化博物馆的风貌。新馆内部设计与现在的窑洞式石刻展厅相呼应。建筑材料就地取材,尽量使用老砖旧瓦,既环保节能,又呈现出历史厚重感。新馆建成后,将与现有的博物馆、张钫故居合成一个更加完整的博物馆,展示主题各有重点而不重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30 10:45: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12亩地的不足万平方米博物馆  要花1.2亿   建博物馆也花钱啊   这个博物馆  本来请的还是二里头,洛阳博物馆的设计师同济大学李立教授设计的  设计方案都搞出来了   后来有委托给张枢设计 免费的 虽然在大陆不出名  但是是有水平的   不过  张枢好像并没有设计过博物馆建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30 10: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洛阳要打造博物馆之都,最立竿见影的,就是在博物馆建筑设计和建设上下功夫,可以请国际一流的设计师来操刀,通过建筑大师的光环来宣传城市和旅游,本来就是事半功倍的。最明显的是,苏州邀请贝聿铭设计苏州博物馆,随后成为城市地标和旅游热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30 11:0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张钫先生的孙子亲自设计,实至名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30 11:3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30 11:3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气质先生FeiYang 于 2017-12-1 19:10 编辑

随着博物馆近年不断发展,馆内新征得历代志石近千方,但由于老馆条件限制,文物保护范围内又不能新建设施,使这些珍贵的志石存放在窑室中,无法展示。并且,随着博物馆的知名度越来越大,来访游客大幅增加,原馆现有条件已经远远无法满足文物保护、陈展创新、旅游接待、学术交流等各方面需求,基于上述原因,县委、县政府做出决定:建设千唐志斋新馆。

千唐志斋新馆设计方案已经确定,

该方案由千唐志斋创始人张钫之孙——张枢先生设计并无偿捐赠

千唐志斋新馆项目选址在博物馆东侧道路对面,张钫故居北侧,占地12亩。建筑面积8740平方米,地上两层,地下一层,其中地上建筑面积6325.57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2414.43平方米。

新馆主要包括:现代化石刻展厅、互动体验厅、学术报告厅、文物库房、可独立开放的美术馆、管理用房、商店及停车场、绿化景观等配套设施。

新馆建成后,将具备现代化博物馆的各种功能:

新馆可将老馆新征墓志及精品墓志拓片以现代化方式进行展示,做出创新与传承共生,文化与趣味并存的精品陈展。

增加环幕、动漫、VR等高科技体验互动区,增强参观体验。

同时,新的展示场所、可独立开放的美术馆可举办各类展览。

新建设学术报告厅,依托千唐志斋文化优势,可举办各种培训、讲座、研讨会,与各高校合作,建立培训实践基地。

新建文物库房及研究、修复设施,开展文化研究、文物修复等业务。

设置独立的文创产品销售区域,增加书法、篆刻、拓印等传统文化工艺的体验项目。

新馆建成后,将与现有的老馆、张钫故居合成一个完整的博物馆。

展示主题各有重点而不重复,展示内容依其空间特性而定。

目前,该项目选址及设计方案已获国家文物局批复,土地、规划、环保、立项等前期手续已经完成。项目用地拆迁测量工作正在进行,项目PPP模式两报告一方案已经做出,正在积极推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30 12:27:4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起来不错。

不过有几点看法:

老馆的藏品都嵌在了墙里,不大可能转移,新馆如果只收藏新征集的,会不会藏品水平不如老馆?

VR展示、学术报告、文创等用途都是创新,不过距离市区较远,在人气方面还是要多下功夫。希望能在火车站和龙门站开通去新安县的西线旅游公交(汉函谷关、千唐志斋),早去晚回,一日1-2班,初期贴钱,培养客流。西安的乾陵、法门寺更远,但是旅游公交10块钱就可以打个来回,而且不担心回来找不到车,培养起了成熟稳定的客流。洛阳的东线(汉魏故城、二里头博物馆、康百万庄园)、北线(小浪底、汉光武帝陵、龙马负图寺)和西线完全可以参考。让旅客想去、能去的景点变多也是把一日游变成多日游的关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30 14: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tabgach 发表于 2017-11-30 12:27
看起来不错。

不过有几点看法:


根据新馆的定位看,将与现有的博物馆、张钫故居合成一个更加完整的博物馆,展示主题各有重点而不重复,新馆偏重社会文化教育宣传推广功能吧,新老馆的功能还是有区别的。

让博物馆走入市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成为吸引外地游客和都市白领的一个目的地,起到更大的宣传作用,那就更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30 15:4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担心这边的施工工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30 16: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兰荷 于 2017-11-30 16:12 编辑
simple000 发表于 2017-11-30 15:40
有点担心这边的施工工艺


建筑设计师会很用心跑工地的吧,毕竟是他们家的。
我感觉,这个建筑造型比较浑厚亲切,又采用了窑洞式石刻展厅,回应了豫西丘陵地带的建筑特色,建筑材料多使用老砖旧瓦,采光上好像自然光也挺多,二楼楼顶还有观景平台,感觉还是有些意思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30 16:10: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imple000 发表于 2017-11-30 15:40
有点担心这边的施工工艺

不是仿古建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30 16: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兰荷 发表于 2017-11-30 16:10
建筑设计师会很用心跑工地的吧,毕竟是他们家的。
我感觉,这个建筑造型比较浑厚亲切,又采用了窑洞式 ...

嗯,方案挺好的。有时候设计师对后期施工效果很难把控,加上后期实际投入资金,以及施工水平,特别是领导的一句话,洛阳这边不少施工项目都是周边人给拦下来的。单说砌砖这一项,洛阳周边的建筑差距就蛮大的。也希望他们能够常来看看,对后期多多把控一下,力求精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30 16: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兰荷 于 2017-11-30 16:28 编辑

成都:现有145家博物馆,其中包括100家非国有博物馆,成都博物馆总数量和非国有博物馆数量均居全国城市第一位。
南京:现有各类博物馆(纪念馆)87家,其中国有博物馆77家,非国有博物馆10家。
洛阳:现有博物馆66家,其中国有博物馆19家,非国有博物馆47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8 21:19: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倒觉得这个博物馆新馆可以放市区,改名叫洛阳碑林博物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9 16:3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洛少 发表于 2017-12-8 21:19
我倒觉得这个博物馆新馆可以放市区,改名叫洛阳碑林博物馆

西安有碑林了,千唐志斋好听的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3 00:36 , Processed in 0.045593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