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是衡量一个地区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近年,我市加快建设居者心怡、来者心悦的宜居宜业现代化城市。洛阳发生了哪些变化?市统计局近日发布的《2016年洛阳市城市发展报告》就提供了答案
建成区规模不断扩大
市辖区(指全部城市区,下同)建成区面积216.37平方公里
比2000年增加111.84平方公里,增长1.07倍,年均递增4.7%
市辖区常住人口为218.38万
比2000年增加76.18万人,增长53.6%,年均递增2.7%
市辖区总户数为65.08万
比2000年增加21.87万户,增长50.6%,年均递增2.6%
产业结构大幅调整
市辖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88.51亿元
比2000年增加1289.45亿元,增长了6.48倍(未扣除价格因素,下同),年均递增13.4%,市辖区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GDP的比重为39%
市辖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结构比例为1.2:39.5:59.3
与2000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14.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了14.9个百分点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市辖区实有城市道路面积2494万平方米
比2000年增加2146万平方米,增长6.17倍,年均递增13.1%
市辖区排水管道长度为1697公里
比2000年增加1408公里,增长4.87倍,年均递增11.7%
市辖区实有公共汽(电)车运营车辆 1881辆
比2000年增加1401辆,全年公共汽(电)车客运总量为2.59亿人次,比2000年增加1.64亿人次
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22659元
比2000年增加18420元,增长4.35倍。其中,交通通信支出为3232元,比2000年增加2975元,增长了11.6倍;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由16年前的35.2%下降到22.5%,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我市每百户城镇居民的家用汽车拥有量达到33辆,较2000年大幅提高
●我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50.5平方米,比2000年增加39.1平方米,增长了3.43倍
本报记者 李冰 通讯员 褚春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