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5333|回复: 10

台湾业成集团高层来锡考察 惠山区投资合作恳谈会签约78个项目,总投资突破450亿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21 11:36: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天,惠山区以“品桃惠友·合作共赢”为主题举行投资合作恳谈会,200余名企业界人士和高层次科技人才齐聚惠山。据了解,本次恳谈会共签约78个项目,其中工业项目48个,服务业项目21个,科技人才合作项目9个,总投资额超过450亿元,为去年的三倍。
  中南高科负责人告诉记者,他曾数次来到惠山考察项目落户,感受到当地智能制造开展得如火如荼,并且产业配套较为齐全,公司于是决定投资15亿元在洛社镇打造一个集高端制造、研发测试、生产性服务、公共技术平台等功能为一体的中南惠山智造产业园,惠山作为无锡乃至苏南的智能制造示范地位将会进一步提升。除了智能制造,本次恳谈会招引项目主要涉及汽车零部件、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现代物流、特色小镇等十多个领域,全是对标惠山当地的支柱产业与特色产业。
  值得一提的是,持续多年的恳谈会今年首次将招引科技人才合作项目纳入其中。“招商前汇总了一批骨干企业遇到的技术难题,依托‘一镇一院一产业’的产学研模式,引导企业与科研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惠山区政府一位负责人说。中鼎物流是一家国内一流的物流系统集成商,但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输送线远程监控的难题。在恳谈会前期对接中,企业从区有关部门了解到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在视觉导引和输送线跟踪机器人系统开发领域颇有造诣,经过多番接触,企业与研究院形成了产学研合作,项目成功后,中鼎物流的智能传输线系统运行效率有望提高至少15%,且更加安全稳定。此外,还有博强高分子、凯龙高科、上能电气根据各自行业与相应研究院签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21 11:3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市长汪泉会见了来锡考察的台湾业成集团董事长周贤颖一行,双方就进一步深化合作、加快启动新项目建设进行交流。副市长王进健、市政府秘书长许立新参加会见。
  汪泉说,当前,无锡正坚持走产业强市的发展道路,全力打造现代产业新高地,在电子信息产业尤其是3C制造领域拥有一批技术水平高、产品质量好的专业配套企业,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业成集团是鸿海集团旗下最大的触控显示技术公司,是全球知名的光电产业集团,希望业成集团以此次考察为新起点,早日在锡落地新项目。无锡市委市政府将全力支持业成集团在锡的发展,推动双方合作迈上新台阶。
  周贤颖表示,去年下半年,业成集团在无锡高新区投资设立了业成光电(无锡)有限公司,期间深切感受到本地专业高效的政府服务和蓬勃发展的产业优势。目前,业成集团已决定加大对无锡的投资,增加大中尺寸显示模块、车载触控显示模块等新产品。未来计划把无锡打造成华东区制造总部,并实施销售收入三年倍增计划。
  据了解,业成集团主要从事显示模组、触控显示模块等业务,客户遍及亚、欧、美世界级电子大厂,如苹果、微软、戴尔、索尼、华为等。预计新项目落地后,无锡工厂2017年销售收入将达到10亿元,2018年增长至30亿元,2019年超过50亿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21 11:40: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业成做液晶小面板的吧,是鸿海收购的夏普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21 11: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台湾诚品书店来就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21 11:5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总投资额超过450亿元,为去年的三倍.
惠山区厉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21 11:58:12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业成集团已决定加大对无锡的投资,增加大中尺寸显示模块、车载触控显示模块等新产品。未来计划把无锡打造成华东区制造总部,并实施销售收入三年倍增计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21 12:25:12 | 显示全部楼层
1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21 12:3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攻坚:让城市温度与经济速度更协同
当前位置:首页 > 魅力锡城 > 无锡要闻 > 正文
攻坚:让城市温度与经济速度更协同
发布时间:2017年07月21日 [ 大 中 小 ] 浏览次数: 53
  对于无锡来说,提振城市的精气神,不仅仅体现于经济速度的平稳增长、经济运行的转暖向好,还体现于民生指标的持续提升、市民民生体感的“升温”上,体现在“强富美高”的协同并进、相得益彰中。
  在年初的市“两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小敏强调:今后一个时期,虽然财政持续增收比较困难,但要确保民生投入只增不减、民生支出只升不降,让老百姓充分感受到无锡发展的温度。
  回望2017年前半程,城市更新的步伐加快、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生态环境的趋好态势、民生改善的持续发力、创新创业的蔚然成风,都为这座城市的魅力与温度加分良多。
  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强富美高”新无锡,是无锡必须实现的战略目标。让城市温度与经济速度更加协同,是无锡必须秉持的发展理念。
  转型攻坚战、改革攻坚战、补短攻坚战,作为无锡实现战略目标的三大推进器和一个有机整体,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增强协同意识,提高发展耦合性,经济速度与城市温度的协同效应在攻坚克难中逐渐显现出来。
  政策暖风
  用改革攻坚撬动全局的发展
  产业强市的衔枚疾进、加快富民的现实要求,都在倒逼着改革创新进程的加快,呼唤着无锡以更大力度的改革攻坚化解发展难题,撬动全局的发展。以问题为导向的改革创新,正是对化解发展难题的有力回应。
  7月7日,无锡市行政审批局正式揭牌成立,这是苏南地区第一个经国务院同意、中央编办和国务院法制办明确授权试点的设区市行政审批局,我市由此开启“一枚印章管审批”的全新模式,14个部门涉及市场准入、建设投资两大领域的70项左右的行政权力事项划入市行政审批局统一行使。
  无锡带头改革组建行政审批局,成为经济发达地区“一枚印章管审批”的排头兵,是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营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选择。
  一位本地知名企业家在获知这一消息后的第一反应是:这是一件利企利民的大好事,审批时限可以大幅压缩了。
  与转型攻坚战同步,改革攻坚战、补短攻坚战在上半年保持发力、加力状态,一系列重磅政策举措密集出台:
  ——3月,产业强市重点工作具体化、精准化行动方案三个《行动计划》正式颁布实施,对产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强,扶持方式进一步优化,为打造我市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提供了坚强的政策保障。
  ——6月,《关于深化“太湖人才计划”的若干意见》升级版政策正式公布。12条实实在在的引才举措大大提高了无锡“招贤令”的含金量。相较于周边其他城市,无锡不强调人才要全职,更注重引进人才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来锡创新创业。对无锡市物联网、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领域引进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海内外院士、国家科学技术奖最高奖获得者以及同层次的顶尖人才或领军团队,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来锡创新创业,实现核心技术产业化,产生重大经济社会效益,给予1000万元至1亿元项目资金支持。
  ——6月,《关于深化现代产业发展政策的意见》出台,新增了1条12款、调整了13款政策,众多企业家的呼声与意见在其中得到一一回应。
  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改革的关联性互动性越来越强,每一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每一项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从财税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商事制度改革、科技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到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市属国有企业改革、农村住房翻建等重点改革事项,改革攻坚,正以破竹之势,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配合发力,向纵深推进。
  民生优先
  提升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
  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直接最根本的是提高人民群众的富裕程度和生活质量,让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没有人民群众的认可,我们讲‘解决了问题’、‘取得了实效’就要打‘问号’。”李小敏指出:“老百姓心里有杆秤,我们的工作一定要放在上面称一称。”
  今年上半年,一场以“连心富民、联企强市”为主题的大走访活动,在无锡全域展开。
  大走访,关键在解决问题。近半年来,各级各部门深入走、实地访,把责任扛在肩上,用实干呵护发展。“急愁烦”的眼前难题即知即办,“老大难”的历史遗留问题用心去办,反映较多的共性问题批量办……截至7月14日,全市共走访近156万人次,查找问题11.5万余个,解决问题8.35万余个。
  对农民住宅翻建这块“硬骨头”,市委主要领导主动牵头,多次深入农村实地了解情况,组织力量攻坚,不到四个月时间便推动出台了加强和改进农村住房建设管理的政策意见,困扰无锡农民十多年的“心头事”有了实质性突破。
  痛点、堵点、难点,就是改革发展的切入点、突破口。大走访活动中,针对企业成本高的问题,我市制定《关于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实施意见》,在18个重点领域帮助企业减负;市国税局就企业提出的涉税诉求,进一步完善涉税诉求快速响应机制和税收服务联络员机制;市商务局、地税局、银监分局等部门分别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和措施,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一次次的联动走访、回访,让一批“老大难”问题迎刃而解。大走访,让群众暖了心头,让企业有了奔头,让党员干部添了劲头。
  经济发展活力满满,群众获得感、满意度的“水涨船高”才有可靠保障。实施两年的产业强市主导战略,不仅为增强城市经济实力、竞争力注入了新动能,而且在促进就业、助推创业方面取得了新成效,推高了富民指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7.52万人,而城镇登记失业率仅有1.85%,为全省最低。全市新增注册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分别为2.22万家和3.22万户,同比增长20.16%和26.69%,上升势头喜人。
  民生优先与经济发展协同并进,形成有机的联动、深度的互动。生动的故事,在老城厢的城市更新中不时上演。家住锡澄一村14—1号的居民黄建成近来拿到了新屋钥匙,他开心地说,今后再也不用遭受雨淹之罪了。在梁溪区,棚户区改造被列为“最大民生工程”,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五年行动计划已经启动实施。5年投入500亿元,争取到2020年基本完成现有棚户区改造任务,受益于这一行动计划的居民将达3.2万余户。城市更新,不仅仅意味着提高城市颜值,还包含了改善民生、构筑发展新平台等诸多内涵。办好民生实事,激发城市活力,才能称得上是有“温度”的城市更新。
  改善民生,既要拉高平均线,又要抬高地平线。在改革攻坚中扫除横亘在发展之路上的障碍,在补短攻坚中拉长板补短板提升社会发展的质量,在“民生优先”的旗帜下努力实现更多富民成果,正在内化为无锡的自觉实践与高远追求。
  生态宜居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对于“因水而美、因水而兴”的无锡来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深植人心。
  最近一段时间,很多市民经常在无锡各大景点拍下蔚蓝天空、美丽云彩,微信朋友圈里,晒一晒美丽云图,发一发“无锡蓝”,成为一种新时尚。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让无锡“宜居宜业”的城市品质成为吸引游客、延揽人才的烫金名片。
  上月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5》,无锡与香港等城市进入2016年宜居竞争力指数十强。十强榜单上,无锡再次荣膺中国内地城市第一。
  蔚蓝天空、美丽云彩的确夺人眼球,但在其背后展开的,却是驰而不息、持续推进的生态治理攻坚战。今年以来,我市深入推进“263”专项行动,全力攻坚“减煤”“减化”“治VOCs”等,通过铁腕治气治水及优化能源和经济结构“双管齐下”,加快生态环境的改善,推动城市的绿色发展。
  向污染宣战、向绿色出发、向生态进军,着力解决环境突出问题,有效控制环境污染风险,尽早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的根本性好转。钱家桥浜的变化就是无锡治水攻坚的一个缩影。这条半年前还是黑臭河道的支浜,在经历了市委主要领导的暗访、督查之后,如今的水质已有了明显改善。作为“263”专项行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无锡全域正在加快推进黑臭水体治理。通过“一河一策”,完善落实“河长制”和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河畅、水清、岸绿、景美。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市环保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市PM2.5浓度为49.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9%,优良天数比例为61.9%,较去年同期上升0.4个百分点,空气质量呈逐年改善趋势。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太湖无锡水域水质好转幅度大于全太湖,各项水质指标均好于全太湖水质指标。以“治太”专项行动为抓手,我市太湖水环境质量稳中趋好,河道环境综合整治稳步推进。
  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让百姓得到了实惠,也为富民创造了条件。在宜兴,将率先在全国打造生态保护引领区,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产业体系,充分发展生态经济,使其生态环境质量走在全省前列,把“绿水青山”的优势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成果。
  担当与实干、尽心与尽责,是时代赋予每一个无锡人的重任。前后半程交汇的时间节点,承接着过去,影响着未来,唯有在攻坚克难中奋力前行,我们才能在发展与富民的互促互动中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21 13:06: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段时间大项目真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21 13:16: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加油吧,不求恢复失去的那些年,只求后面稳定增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21 15: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型攻坚战、改革攻坚战、补短攻坚战,作为无锡实现战略目标的三大推进器和一个有机整体,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1 21:08 , Processed in 0.040731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