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310国道枢纽型互通立交效果图 关键词 横断面布置 或平交、或立交、或高架、或下穿,在设计中记者看到,各路段根据不同的路况采用不同的横断面布置。 地坪式城市快速路断面 ●范围:连霍高速(洛阳站)至机场路段 ●设计:该路段现状为公路,改造后以地坪式快速路为主,扩建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车行道保留双向六车道,道路红线宽度拓宽为60米。 路堑式快速路断面 ●范围:北环路至陇海铁路;古城路至牡丹大道 ●设计:低于原地面的挖方路基称为路堑,指从原地面向下开挖而成的路基形式。以上两段道路以路堑式快速路为主,地面保留双向六车道辅道,地下新建双向六车道快速通道,道路红线宽度维持现状。 高架桥快速路断面 ●范围:机场路至北环路;陇海铁路至王城大桥北;牡丹大道至南环路 ●设计:以上三段道路以高架快速路为主,地面保留双向六车道辅道,地上新建双向六车道高架桥,道路红线宽度维持现状。 二选一断面 ●范围:中州路至王城大桥北段 ●现状:道路全宽45~60米,现状主线宽15米,侧分带宽3米,内有数百棵胸径60厘米以上的法桐行道树,由于该路段交通压力大、红线宽度有限,该路段提出两种改造方案。 ●设计:(方案一)保留沿线行道树,沿线采用双向六车道、左右幅分离式高架桥,现状地面15米的车行道维持不变,作为辅道使用。 特点:该方案上下匝道能够有效保护现有城市景观和行道树,且施工期间可以利用现有车行道通行,对交通影响较小。 (方案二)在规划60米红线范围内采用常规快速路方式建设,在道路中央设置双向六车道高架桥,在高架桥外侧地面设置辅道。 特点:按照该方案,需要去除沿线行道树,会对现有绿化及景观造成影响。 关键词 联络线 为提升快速路的功能延展性,周边还设计有三条合计7.3公里的交通枢纽联络线。所谓联络线,就是把枢纽内的车站与车站、车站与线路及线路与线路衔接起来的线路。具体设置如下: ◆机场路快速联络线——总长度3.1公里,拟在机场路华山路至王城大道段设置双向四车道高架快速路。 ◆纱厂路快速联络线——总长度2.1公里,拟在纱厂路王城大道至解放路段设置双向四车道高架快速路。 ◆伊洛路快速联络线——总长度2.1公里,拟在伊洛路王城大道至永泰街段设置单向双车道匝道。 关键词 交通节点 在全线19.5公里的道路中,重要的交通节点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均有不同的设计。 ◆新310国道交叉口——设置枢纽立交,新G310国道已经按地下一层实施,王城大道在地面层,向市区方向的一对匝道在地面二层,其他转向匝道在层间布设。 ◆机场路交叉口——快捷联络机场、高速公路与铁路等枢纽,设置全互通立交。辅道在地面层,王城大道主线位于地面二层,机场路位于地面三层,转向匝道在层间布设。 ◆老310国道交叉口——王城大道南北向采用地道下穿,并对该段310国道进行改造,新建上跨王城大道的东西向高架桥,地面保留信号灯控制交叉口。 ◆瀍涧大道(汉宫路)交叉口——与洛阳火车站北广场方向设置定向匝道,其他流向维持地面平交。 ◆中州路交叉口——受轨道交通1号线及周边建设条件限制,王城大道南北向仅采用高架桥上跨,通过四条上下匝道联络中州路,地面保留信号灯控制交叉口。 ◆纱厂路交叉口——设置全互通立交,同时设置与洛阳站南广场衔接的高架快速联络线。 ◆九都路交叉口——结合周边用地、中州渠、解放路地道等控制条件,拟采用环形+迂回式全互通立交。辅道在地面层并保留现状人行过街地道,王城大道在地面二层,九都路在地面三层,匝道在二层及三层间布设。行人和非机动车利用现状地下通道和地面信号灯控制交叉口通行。 ◆隋唐城路及古城路交叉口——已建设组合式互通立交和蝶形枢纽立交。 ◆开元大道及牡丹大道交叉口——为保护开元大道景观带的城市风貌,王城大道设地道穿行,地面保留信号灯控制交叉口。 ◆关林路交叉口——王城大道采用高架桥上跨,通过上下坡道联系地面层,地面保留信号灯控制交叉口。 ◆伊洛路交叉口——设全互通立交,辅道在地面层,伊洛路在二层,王城大道在三层,转向匝道在层间布设。同时设置向东与洛阳龙门站站前匝道连通的高架桥联络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