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29828|回复: 350

[综合其他] 孙不熟:全球经济重心南移,这是广州二次创业的机会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18 22: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月16日,一场主题为“广州珠江新城价值高峰论坛”的会议,在珠江新城富力丽思卡尔顿酒店举行。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广东省社科院经济学研究员丁力、合富辉煌房地产经济研究院院长龙斌、中原地产项目部总经理黄韬、华南城市研究会副会长孙不熟共论财经大势。

在本次论坛上,孙不熟分享了自己在城市研究上的一些最新见解,本文由编辑chenchen根据孙不熟的现场发言整理而成。

文|孙不熟

1

刚才有位嘉宾提到,面对长三角与环渤海的崛起,广东人普遍感到某种失落。其实我觉得这种“失落”应该是上一任政府时期的事情了,本届政府上任之后,中央对广东的重视度明显是提升的。这从一带一路、自贸区、双创等国家级战略安排上可以看出来,也可以从广东自身的经济发展成就看出来。

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那几年,很多人不看好广东,因为广东经济的外向型程度最高,受国际环境波动的影响太大, 但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广东经济反而实现触底反弹,2015年据说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但这一年广东的增长率比2014年还好。

关于粤苏争霸,过去很多人也不看好广东,因为江苏是外资进军中国的第一大省,但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广东的创新经济表现出强大的抗击打能力,穗莞深经济走廊上群星璀璨的高新技术企业,让广东占尽了风头。而在这个领域,目前还只有北京能够与之媲美。

2015年,广东的FDI(实际利用外资额)反超江苏,重新成为中国吸引外资第一大省。而在过去12年,第一名一直是江苏。这一年,广东之所以能超过江苏,除了自身经济发展的推动,当然还有自贸区的政策利好。熟悉政经的朋友应该能看出来,在一带一路与自贸区两个国家级政策利好上,江苏暂时颗粒无收,广东已经占据先机。

所以,虽然我们看到广州这个城市的相对地位在衰落,但广东省在全国经济中的权重是实际上在提升的。未来的城市竞争,靠的可不是单打独斗,而是组团竞争,广东省的地位提升,最大的受益者是谁?当然是省城广州。

所以,只要珠三角城市群或者说广东省的地位还在,广州即便遇到暂时的迷惘,也一定还有翻盘的机会。


图片来自网络

2
最近有两个动向值得广东人关注,一个是航运央企的重组,中国远洋与中国海运的重组为中远海运,在争夺新的业务总部时,广州与上海一起赢了天津与大连,上海获得集装箱运输与油汽运输的总部,广州则拿下干散货的总部——这个业务可是全球第一。

另一个动向是钢铁央企的重组,这看上去与广东没有关系,但大家知道宝武二位央企大哥未来的生产中心在哪里?在两广,一个在广东的湛江,一个在广西的防城港,二者相距只有200多公里。宝武合并意在打造全球最强的钢铁巨头,这个钢铁巨头未来的生产中心一定在华南,重中之重是粤西。就我做这个演讲的在前一天,还在朋友圈还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宝钢湛江项目二号高炉点火,这标志着宝钢湛江一期工程全面投产。

如果说石油是工业的血液,那么钢铁则是工业的脊梁,一个强大的钢铁产业中心,还能为广东带动一连串关联产业的发展。到时候,中国重工业“北强南弱”的局面将被扭转。

看上去,这只是两个互不关联的产经动向,但背后可能是整个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城市战争此前在多篇文章里都提出这样一个现象,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后,北方城市(华北、东北、西北)中除了北京仍然气势如虹,其他城市普遍遭遇产能过剩与制造业下滑的困境,即便是十二五期间的明星城市天津,也开始慢了下来。而南方城市(长江中下游、东南、西南)的形势可谓一片大好,即便是最落后的西南地区也遇到了春天,重庆、贵州、西藏的经济增速稳居全国前列。

这是中国的情况,在太平洋对岸的美国,也有着惊人的巧合。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人谈论起美国城市,已经不再言必称纽约芝加哥了,加州、德州与佛州的城市越来越受到关注。美国《财富》杂志此前公布过一个数据,最近几年全美发展最快的10个城市中,西部的加州与华盛顿州各占一个,南部的德州占5个。而在前20名中,西部占8个,南部占8个,以纽约为中心的东海岸城市群占一个,五大湖城市群一个都没有。

回到整个亚太地区,经济发展最快的也在南部,分别是南亚的印度、东盟以及中国的南部地区,这三个地区以南海为中心,形成一个大约30亿人口的超级经济区,这个超级经济区实际上已经是今天全球经济的发动机,与发达的北美、西欧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由此,我想从地理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一个假设,那就是全球经济重心正在南移,或者南北两个半球的经济重心正在向赤道位置聚拢。当然,这个假设还有待更充分的论证,以后有机会再聊。

3
过去我们说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是因为它是万里长江的入海口,是中国海岸线的中点,是东部沿海人口分布的中心。老实说这个判断是建立在中国还是一个封闭型经济体的基础上,在经济全球化、亚太经济一体化的年代,广东的区位价值正在凸显。如果我们把亚太当作一个整体,那么亚太地区海岸线与人口分布的中心就不是上海,而是广东。

如果说上海的经济腹地是整个长江流域与华东地区,那么广东的经济腹地就是中国的华南以及整个东盟。今天,广东的服装、玩具、手机等工业品已经涌入越南、菲律宾等东盟国家,而东盟国家的水果、大米等农产品则大量出口到广东,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东莞、佛山的老板们还不断地把工厂迁移到越南,像富力、碧桂园等地产商还到马来西亚盖房子。

毫无疑问,虽然中国与东盟国家在领土上的纠纷持续不断,但民间的经贸往来只会更加密切,逐渐以南海为中心形成一个跨越国家的超级经济区。在这个一个经济区,一定会冒出一个在资源配置体系中占据顶端的城市,考虑到中国日益强大的国力,这个城市会一定出现在中国,尤其是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广东——这是“南大门”广州二次创业的绝佳机会,就看广州能不能把握住?

广州的上一次创业是上世纪80年代,那一次创业,是帮助国家把外面的东西引进来,这一次创业应该带一点“进攻”性质,是要帮助国家把内部的东西送出去,去抢占南海经济区乃至全球产业链的制高点。而在这个过程中,我相信咫尺之距的广深二子更多的是合作,而非竞争。

(本文根据孙不熟在论坛上的发言整理而成,编辑/chenche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8 22: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辐射东南亚的城市,论实力,去掉不听话的香港,只有广州有这个能力和实力。对外的知名度,华侨联系,经贸往来,来往东南亚的国际航线,东南亚国家驻穗领馆,广州都远远抛离国内其他城市,当面向东南亚的核心枢纽,当之无愧。就看国家有无此见地,广州能否把握了。关键要争取南沙升级为东盟自贸区,做人民币国际化面向东南亚的离岸中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8 22: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从wan下台后,就开始被搁置在一边,这轮暴涨的参与度不高,显然人为的因素参杂在里面,但是我相信,广州的光芒不会因此而黯淡,就像当年被抛弃的深圳一样,经过自身的调整,重新焕发强大的生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8 22: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珠三角应该联合起来,定能争夺到南海乃至全球的最大最强的城市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8 22: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将在南宁的东盟会址或主要内容迁到广州,使其充分发挥代表中国的责任,带动中国走向东南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8 22:3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841587545 于 2016-7-19 23:58 编辑
mypandora 发表于 2016-7-18 22:14
广州从wan下台后,就开始被搁置在一边,这轮暴涨的参与度不高,显然人为的因素参杂在里面,但是我相信,广 ...


第二季度GDP还没出来,深吹的各种文章又开始炒作吹牛。广州地位下降?我看是相反吧,大量央企落户广州,广州华南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增强,中新广州知识城成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等利好消息不断。而深圳港口吞吐量在不断下降,还有深圳发生的山体滑坡造成重大伤亡,而深圳房价暴涨让中央不得不出手收紧限购政策,成交量大幅下滑,和现在中央号召的楼市去库存来保经济增长是背道而驰,显然这些都让中央很不满。

上年第二季度天津GDP超深圳后,深圳到处吹自己GDP要超广州,利用限购政策比较松的空子,让炒房客把深圳楼市炒火,才保住了第四城的位置。但现在深圳的限购政策调整到和广州一样,深圳楼市就被打回原形,房价涨不起来,成交量大幅下滑。现在全国各地一片红火的楼市去拉GDP,估计深圳GDP会被天津进一步抛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8 22:58: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那句!~广州加强工业,特别是高新技术方面!~还有就是争取全国性金融交易所落户广州,与产业相结合,做到产融结合!~强力推进三旧改造,第二国际民航机场建设,沪穗(杭广)高铁建设,南沙全方位建设(CBD,高精尖工厂产业,南沙港口建设以及邮轮母港经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8 23:06:13 | 显示全部楼层
mypandora 发表于 2016-7-18 22:14
广州从wan下台后,就开始被搁置在一边,这轮暴涨的参与度不高,显然人为的因素参杂在里面,但是我相信,广 ...

wan的下台,暴露了许多深层次的问题,从这个角度看他早点下台是好事,自(2006)林SIR离开我们后近十年时间广州再没有一个称职的有能力的LD,广州如今产业升级转型之路必须走但肯定不会太顺畅,要熬过不少反复,或许有一点象但我相信会优于昨日的深圳,能打造出一个兼具成本效率活力,更好的经济体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8 23: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宝钢湛江项目二号高炉点火
-----------------------
宝钢上海17年高炉刚关闭 湛江2号高炉点火

http://www.opsteel.cn 2016-07-18



半个月前,上海刚刚告别了宝钢的一座投产17年的不锈钢高炉。7月15日,在广东省湛江市,宝钢湛江钢铁项目的第二座高炉正式点火,标志着湛钢一期项目全面建成。一关一建之间,宝钢“大转移”的步伐又迈进一步。

2015年9月25日,计划投资500亿元的宝钢湛江钢铁项目1号高炉成功点火。不到一年的时间,宝钢湛江项目实现了低碳软钢、威合金钢、汽车结构钢等9大类品种钢种拓展,实现品种全面覆盖、产能迅速持续提升。

宝钢湛江钢铁项目负责人介绍,2号高炉投产后,1号、2号两座高炉同时快速运转,生产规模扩大,经济效益将更加突出。目前东南亚制造业正在兴起,钢材市场需求量巨大,湛江作为中国海上合作战略支点,是我国距离东南亚海上航程最短的城市,湛江钢铁2号高炉投产后,可以向东南亚大量出口钢材产品。

宝钢湛江钢铁项目两座高炉先后投产,正值中国钢铁业去产能全力推进的一年。截至去年底,2015年仅11座高炉顺利投产(含2座改造),相较于2014年虽然数量上有所减少,由于新投产的多为大体积高炉,故新增年产能仍上升20万吨。而去年未能顺利投产的高炉有12座,数量超过投产项目,其中绝大多数已经试车投产,部分处于烘炉状态,计划在今年行情好转后正式投产。今年,全国仍有18座高炉处于计划新投产行列(含5座改造),若将2015年未能顺利投产的高炉累加进来,2016年(E)拟将新增30座高炉(含改造)。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粗钢产能同比下降1.1%,钢铁去产能初见成效;然而从新的产能增长情况看,钢铁去产能之路依然任重道远,尤其是一些等待行情好转后投产的项目,可能集中带来新的产能压力。

分析人士指出,很多钢企却依然不愿意退出市场,主要原因包括,产业退出所带来的就业压力、社会稳定以及退出成本谁来承担等一系列问题难以解决;钢铁生产企业新产能建设所需的大量资金来源众多,如银行、民间资金等,多被杠杆资金所牵制;新产能从规划至正式达产约需要5年的周期,近几年陆续到了投产关口,虽然遭遇行业窘境,但新产能不投产将导致巨额投资打水漂,

公开数据显示,近年经中央或省政府批准的新增产能仅4800万吨(如宝钢湛江、武钢防城港、首钢京唐等),主要是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和产业整合而来的。对此,湛江钢铁董事长盛更红表示,湛江钢铁不仅是“减量置换”来的,总产能有减无增,还对能耗、环保等进行优化调整,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广东省大力淘汰了许多落后钢铁企业,如关停了广州钢厂等。再加上宝钢淘汰的600万吨产能,湛江钢铁实际上是在减少1543万吨产能的基础上建成的。因此,宝钢湛江钢铁项目建设,背后是宝钢在战略转移中实现淘汰落后产能、提高有效供给的过程。

在湛江项目一期建成的同时,宝钢和武钢的重组方案正在筹备之中。知情人士透露,宝钢和武钢重组也是钢铁去产能的重要步骤,按照初步计划,重组后将加速落后产能淘汰,同时宝钢在上海的产能将向武钢的基地转移。
----------------------
宝钢集团称计划2018年前压减钢铁产能920万吨
2016年07月12日15:45 一财网

  7月12日从宝钢集团获悉,宝钢集团计划在2016-2018年期间压减钢铁过剩产能920万吨。压缩产能计划具体包括:宝钢股份(罗泾工厂)150吨转炉3座,今年完成;上海不锈钢公司750立方米高炉1座、2,500立方米高炉1座、120吨AOD炉2座、150吨转炉2座、100吨电炉2座,2018年完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9 00:03:17 | 显示全部楼层
mypandora 发表于 2016-7-18 22:14
广州从wan下台后,就开始被搁置在一边,这轮暴涨的参与度不高,显然人为的因素参杂在里面,但是我相信,广 ...

错了
wan的方式是错的

换了任之后广州是苦练内功。引入了大量的总部经济、培育了高新技术、还增加了金融话语权、打造三大枢纽。

现在你觉得被搁置,是因为要补之前寅食卯粮虚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9 01: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ocksea 于 2016-7-19 01:28 编辑

目前广州有自己的困境,比如2016上半年地方财收已跌至第九,全年可能会跌至第十,苏州、武汉都超了广州,按增速南京怕是下半年可能超广州,加之广州一直被抽血严重,钱不够用,摊子又大,影响城市发展建设不言而喻。孙不熟展望的前景是不错,但关键是看国家是否真正地重视广东广州的战略价值和意义,并予以实实在在的相关支持。这方面广州能否争取多举办些类似的经济论坛,加强和扩大广东广州在新形式下的战略价值的文宣攻势,中央也是需要被说服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9 03: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随着东南亚的经济崛起以及亚太的经贸往来愈发频繁,广州的战略地位将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希望国家和地方政府重视广州的发展。
加油广州、加油广东、加油中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9 10:3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广深二子更多的是合作,而非竞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9 10:39: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多评论怎么和城市战争上的一模一样,世界就这么小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9 11: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个好机遇,应该加快经济转型,尽快淘汰落后产能,提高政府效率,尤其是在高薪职位上提供更多个人发展空间,吸引高级人才落户,相信在经历过转型阵痛期后,广州的未来会迎来一个高速高质高幅度的飞跃。
虽然讨厌某些深吹,但不得不说深圳挺过转型期后的爆发速度惊人惊讶。广州无论总量还是架构都占据优势,挺过转型期后肯定爆发的更惊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9 20:01 , Processed in 0.051742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