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2957|回复: 20

[城建] 长沙古城墙被拆70米 企业、城市、市民皆是输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20 10:4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张外外 于 2012-3-20 10:48 编辑

  一段古城墙被拆了,各方皆是输家——企业失去社会责任,城市失去文化名片,而市民也失去了古老的城墙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柳肃没有想到,他今年2月初发的一条微博,引发了一场壮观的保护长沙古城墙运动。
  在接下来的一场多方力量参与的博弈中,市民、学者、市政府、开发商各施其技,围绕“拆”还是“保”,打了一场古城墙攻防战。
  如今,古城墙的大部分迅速被拆,虽然并没有人宣布胜出,但也没有人推盘告负。这里没有赢家,大家都输了


  重大发现
  事情要追溯到四个月前。2011年10月,长沙市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在长沙市开福区一块工地上,发现了一段长约120米的古城墙。该城墙中间是厚厚的夯土层,两侧包裹城砖。专家判定,这段古城墙历经南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叠加修建,后因地层变化,湮没于地下。
  听到这一消息,柳肃等古建筑专家立即赶到现场。当他看到城砖上还保存着清晰可辨的字迹,难抑激动,因为他知道,这是长沙目前发现的地面建筑中,年代最久远的。
  经过数次调研,在柳肃眼中,这段残破的古城墙似乎活了过来。他认为,古城墙是宋代至明代之间叠加建造而成,宋代用青砖建成,到了明代又用花岗石在宋代城墙之外包砌,这体现了不同年代的建筑特点,可作为建筑学研究的标本。
  根据中国古代建城原则,古城墙原来临湘江而建,以湘江为天然护城河,而现在发现的城墙遗址与湘江相隔200米,说明800年间城市与河道的地理位置已发生变化。这些宝贵的地理信息,对于研究长沙城历代变迁,同样是不可多得的重要依据。
  最让柳肃印象深刻的,不是整齐的城砖,反而是宋代城墙遗迹上的一堆碎砖乱石。他查阅史书得知,宋元之际发生过三次惨烈的长沙保卫战。后来城墙被元军攻破,留下一个缺口,仓促间用碎砖乱石砌就,说明城破之后,长沙人又进行过修补。城墙本身就是元军驱逐南宋小朝庭的历史见证,其价值远超那些后来修得整整齐齐供人参观的城墙。
  在长沙市文物局科会教育科科长周慧文看来,这一发现毫不意外。在文物局制作的《长沙市文物埋藏区示意图》上,整个长沙市共划了68个文物埋藏区。而万达开福广场正好处于1号埋藏区。“我们知道,地下一定有东西,把这里定为1号埋藏区,就说明了它在文物考古上的重要性。”周慧文说。

  “拆”字当头
  发现古城墙之后,如何保护立即成为一个沉重的话题。
  对开发商而言,工期就是金钱。保护这些老房子,意味着工期拖延,甚至改变规划。长沙市棚户区改造工程甫一推进,立即就有开发商干脆推倒了一栋老房子。去年9月,在未接到任何拆除指令的情况下,一施工方将东牌楼“棚改”区里的4号公馆拆除,事后仅仅接受罚款50万了事。西长街的一座老教堂也遭到了同样的命运。
  尽管全国人大代表、万达董事长王健林在全国“两会”上说,“因工期拖延造成的损失,万达可以消化”,但在拆墙行动中,开发商和施工方对工程进度的担忧和表现显然与王的表态背道而驰。
  3月5日,施工方开始拆除古城墙,其后昼夜24小时开工,仅用一个星期,就拆掉了100米城墙中的70多米。直至3月9日后,在舆论压力下,施工进程稍许放缓。
  担心古城墙耽误工程进度的,不只是万达。去年11月,长沙市政府召开的第一次协调会就强调,“文管部门要全力以赴,由市文物局长曹凛牵头。”12月的第二次协商会上,再次急催文物部门加快进度。
  此后,长沙市文物局多次召集专家论证,此后形成的意见,“拆”派渐渐占据上风,主张全部原址保护的柳肃显得势单力孤。而长沙市政府提供的两个建议是:原地抬升与切割保护相结合,部分原地保护与切割保护相结合。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文物局工作人员指出,这两个建议都包含“切割”,即对古城墙“动刀”,说明长沙市政府的“保护”,从一开始就是至少要部分拆掉古城墙。
  2月底,长沙市政府做出决定,拆掉总长120米的古城墙中的100米,只保留20米原址保护。
  对这个决定起关键作用的并非文物保护部门,而是水利专家的意见。在一次由文物、建筑、规划、水文、地质、岩土等方面专家参加的论证会上,一位水利专家提出,古城墙一边在修地铁,一边在修地下隧道,位置靠近湘江,在汛期到来时,可能发生管涌,威胁防洪安全。这条意见迅速成为“拆”派的法宝,最终导致“大部拆除、原址保留20米”决定的chutai。
  柳肃认为,只有原址全部保护,古城墙才有价值,拆掉异地保护,就仅仅是一堆城砖。
  几乎绝望的时候,柳素发了一条微博,表示古城墙很可能“保不住了”。这条微博被迅速转发,引发了一场保护古城墙的浪潮。

  民间行动
  在地方媒体普遍失声的情况下,微博成为民间保卫古城墙的主要舆论出口。网友汤蕾率先在微博上发起“征集手臂保护古城墙”活动。此后,她每天发布各方专家对古城墙原址保护重要性的言论,以及各方人士对长沙市政府、万达的质疑。
   3月5日,天刚黑下来,工人开始动工“切割”古城墙。与此同时,民间保卫古城墙人士和媒体群集在万达开福广场附近一幢居民楼楼顶天台上,用相机和摄像机记录施工方拆除古城墙的场景。保护古城墙的两个主要人物,汤蕾和中南大学的梁伯钦同时作微博直播。
  他们的微博得到迅速传播,当时还在德国法兰克福访问的古建筑保护学者方振宁得知这一消息后在微博上评论道:“这简直是犯罪。”他表示将尽快回国,参与保护长沙古城墙行动。
  3月10日,回国后的方振宁在湖南大学建筑学院作了一场“保城独立思考”的报告,从古建筑保护角度谴责拆除古城墙的行为。“异地保存无异于阉割历史。”他说。
  柳肃先后作了两场报告,向公众讲述古城墙的价值。长沙民谣歌手老赵,则为此写了一首歌《拆那——为危如累卵的长沙古城墙而作》,歌中唱道:“古老的城墙被无知掩埋,这儿只剩下空洞的名。”闻者为之动容。
  汤蕾等人排演了一出名为《长沙·别》的话剧,其中“别”字既有告别古城墙之义,同时又与长沙俚语骂人的话同音,借以表达对摧毁古城墙者的愤怒。3月2日、3日晚,《长沙·别》在一家咖啡馆中连演两场。舞台上,4个身穿醒目黄色工装裤的人,不停地拆了一条又一条古街巷,事后又互相指责。观者哄堂大笑。
  长沙市民以各种方式对古城墙被破坏表达哀思,但古城墙拆迁现场越来越难得一见,因为有人撤掉了登上居民楼天台的梯子。汤蕾告诉《中国新闻周刊》,3月8日晚,有人出钱包下了居民楼小旅馆里所有可看到古城墙施工的房间。当天晚上,《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在万达开福工地门口拍照时,遭到身份不明人士驱逐。

  满盘皆输
  仅用一周时间,长沙潮宗街古城墙已被拆除70米左右。
  按迁移保护的计划,最后只剩20米城墙保留下来,盖上玻璃罩,供游人参观。拆掉的古城墙,将另外选址,重修一段城墙。柳肃表示,“我是绝不会去看一眼那恶心的东西。市民们带孩子去看的时候,一定要告诉孩子那是长沙的城墙砖,千万别说那是长沙古城墙。”
  在柳肃看来,原址保存20米古城墙,是唯一值得庆幸的事,这是市民、网友、专家学者不停呼吁的结果。“如果没有这么大规模的保卫古城墙声浪,可能古城墙早已被铲除掉了。”
  他还有许多担忧。棚改区里的很多公馆、老建筑都是柳肃主持修复的。这些老房子的命运堪忧。
  长沙市政府前年启动了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工程,“棚改”推进过程中,首当其冲的障碍,就是分布在棚户区里的公馆、名人故居、教堂,这些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了开发商的眼中钉。
  “4号公馆被开发商铲平,他们付出的代价仅仅是50万元罚款。《文物保护法》规定,毁坏不可移动文物,最高惩罚是50万罚金,这个代价太低了。”该法2002年才修过一次,但文物保护学者认为,还有重修的必要。
  长沙文物保护人员发现,前几年被拆的麻石街上的条石,被挪到了深圳街头。深圳这样一个年轻的城市,且知道通过这种方式营造传统文化氛围,而长沙作为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却对准了相反的方向,拆老房子,盖摩天大厦,并不惜为此付出巨大的文化代价。
  柳肃说,国家规定历史文化名城必须保存两个以上历史文化街区,长沙目前只剩潮宗街、太平街两处,已是“濒危”的历史文化名城,面临摘牌风险。
  “文物局等行政部门自我定位为‘弱势部门’。”长沙市文物局的周慧文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当城市建设和文物保护产生冲突时,文物保护部门的意见往往处于弱势。据一位不原透露姓名的文物保护工作人员称,长沙市发布只留20米古城墙原址保护方案后,国家文物局、湖南省文物局均下达过指示,建议全部原址保护。但这个“建议”轻如鸿毛,很快被商业大潮卷得不知去向。
  “古城墙拆了,没有赢家,我们都输了。万达输了,因为失去了打造企业文化品牌的机会。长沙输了,因为失去了历史文化名城的公信力。市民输了,因为失去了宝贵的古城墙。”柳肃如此感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0 10:5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外外 于 2012-3-20 10:59 编辑

长沙古城墙被保护性切割 万达豪宅或将水涨船高
  沸沸扬扬的“长沙古城墙保护方案”,最终以政府为开发商“让路”的方式告一段落。
  3月8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长沙潮宗街注意到,数十名工作人员正对长沙万达广场地下沉睡千年的潮宗街古城墙进行部分拆除迁移工作。按照此前定下的古城墙保护方案:原址保护长度约为20米,余下的100多米墙体将迁移别处。
  在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的“较量”中,长沙古城墙被“选择性”地保住“一小截尾巴”, 政府称“二者兼顾”,老百姓喊“如鲠在喉”,开发商却三缄其口——万达豪宅或将因文物地产概念“水涨船高”。

  文化地标
  2月25日,从长沙湘江一桥东面出发,沿湘江风光带北行千余米至潮宗街附近,“万达公馆” 四个红底反白的大字十分抢眼——临江望麓的长沙万达广场就坐落在此。
  进入正在建设中的万达广场工地,记者看到,横卧在深坑里的古城墙上方被帆布覆盖,一顶印着“长沙考古”字样的帐篷搭在旁边。走近细看,古城墙以麻石做基础,两侧由青砖包边,部分城砖上刻有“长沙”、“宁乡”、“忠义军”等字样。
  “古城墙长约120米,顶部宽约5.7米,高约1.8米,内侧墙体属宋元时期,外侧墙体属明清时期,两段墙体呈现明显叠压关系,其中还保留着明显的战争痕迹。”长期从事古建筑保护设计的湖南大学教授柳肃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宋代城墙完整到现在的已很罕见,全国仅有十几处,湖南此前仅在茶陵县发现一处,现已是国家一级保护文物。”
  号角声远,马蹄声去。深埋千年的潮宗街古城墙,把岳飞、辛弃疾、文天祥、李芾、曾国藩等一系列历史人物串联在了一起。
  就古城墙的重要性,建筑艺术评论家方振宁认为,在抗金、抗元等战斗中,长沙古城墙有着与其他城市不同的见证;长沙是一个多朝代中心城叠加的城市,其在中国城市史、文物建筑史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古城墙既有防卫又有防洪的功能,其存在还可考证千年前江河和城市变迁的关系,“是古城长沙新的文化地标。”

  两难选择
  古城墙一朝复出,湖南上下惊喜,但随之而来的是“纠结”。
  位于开福区古城的潮宗街,为旧时长沙米厂、粮行集中地,以一条雍正年间始铺的麻石路闻名。潮宗街历史文化街改造初步完成后,2009年,长沙市政府开始对周边地区进行旧城改造,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万达集团成为了该区域开发商之一。
  “旧城改造难在拆迁,房屋太多,只有拆掉挖开以后才能进行文物调查勘探,但找到的文物往往又跟原来的规划发生冲突。”长沙市市长张剑飞称,“这真是一个两难选择。”
  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存在巨大的矛盾,这种现象并非长沙独有。
  湖南省文物局文物保护处处长熊建华介绍,在杭州等地,甚至在一些发达国家,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政府先进行文物探测与发掘,再将土地“三通一平”后移交企业。但因为地方经济实力等原因,有些地方政府往往从拆迁开始就将土地交给了企业,所以,一旦发现文物就会出现诸多麻烦,甚至存在为开发商“让路”的情况。

  长沙也不例外
  2011年11月,在长沙市文物局考古研究所指导、监控下,埋在地下约6米深的潮宗街古城墙重见天日,万达广场这个超过140亿元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旋即停工。
  就万达广场的拆迁成本,长沙市政府给出的数据是24.5亿元,而万达集团支付给政府方面的土地出让金亦为24.5亿元。
  如果对古城墙实施整体保护,意味着万达集团需就此退出,谁来“埋单”?

  切割保护20米
  这是长沙市政府相关部门对长沙潮宗街古城墙不可移动文物确定下来的原址保护长度。
  2月下旬的媒体发布会上,长沙市文物局局长曹凛介绍,这20米是总长120余米的古城墙中“保存最完好、信息量最丰富、价值最重要的一段”,设计方将架设在城墙上的玻璃罩上移至万达广场,届时,人们在广场上就能俯瞰古城墙遗址,余下的100余米将整体切割下来,移到别处。
  湖南省文物局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向《中国经济周刊》透露,2月15日,省、市文物局及长沙市政府相关领导已到国家文物局汇报初步发掘情况、拟采取保护措施,不过,国家文物局当场没有表态,上述方案是多方沟通、反复论证、相互妥协的结果。“宝贝有时就像烫手的山芋,谁也不敢轻易表态!”
  在北京梁思成林徽因故居“维修性拆除”、重庆原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行营“保护性拆除”的背景下,刚刚“出炉”的长沙潮宗街古城墙保护方案同样受到诸多质疑,有人称之为“以阉割的方式作别了历史”,还有人戏称为“保护性切割”。

  当地政府也有“难言之隐”
  “如果一个城市都是水泥森林,那它是一个没有灵魂的城市。”张剑飞说,“但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如果一发现文物古迹就停住不建,对于长沙这个历史文化名城而言,可能就没办法搞建设了,停下来损失太大。我们希望为理想而奋斗,但如果是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那可能这个事情最后就一点都办不成了!”
  据了解,湖南省文物局拟将潮宗街古城墙申请为“湖南第三国保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前,湖南另两处“国保地”为龙山里耶古城遗址和袁隆平杂交水稻试验基地旧址怀化安江农校纪念园。

  豪宅升值?
  作为长沙豪宅的“新标杆”,长沙万达广场自建设以来就备受市场关注。
  据长沙万达广场售楼部提供的资料显示,长沙万达广场由国内最大民营企业——万达集团开发,该项目占地约180亩,总建筑面积约101.8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超过140亿元。按照万达集团的思路,长沙万达广场的超高层精装修部分将打造成长沙的“首席豪宅”。
  长沙潮宗街古城墙保护方案chutai之前,长沙万达广场项目部经理称,因停工造成的损失每天在50万元以上。这意味着,停工3个多月造成了万达集团方面约5000万元损失。
  “这是一个小数目,企业将自行承担(损失)。” 湖南省文物局不愿具名的官员举例说,“长沙目前有3个广场正在进行类似考古,其中,五一广场商圈附近的一个广场因停工造成的日利息支出就达300万元。”
  该官员同时认为,万达集团方面十分乐意古城墙“部分落户”长沙万达广场,长沙一商人在湖南第一师范隔壁搞开发时,考证出其中一间破烂不堪、不足十平米的房子为蔡锷母亲的故居,遂申请文物保护,整个楼盘因此“水涨船高”。“王健林(万达集团董事长)是一个十分重视区位优势与历史文化结合的企业家,原址保护对他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0 10:5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城市,像开着挖掘机、盾构机的冲锋军团,炮声隆隆,烟尘滚滚,高楼拔地而起,将历史遗迹碾成碎片。
  从“楚汉名城”到《水经注》里的“长沙郡”,从“红脸的关公战长沙”到辛弃疾的“飞虎军”……长沙,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作为中国历史上保持城名、城址不变最长时间的城市之一,长沙饱受战乱摧残。特别是1938年焦土抗战中的“文夕大火”,几使全城历史文化遗迹损失殆尽。
  潮宗街古城墙发现后,三湘大地开启了一轮“湖南精神”的大讨论。很多湖南人扪心自问:我们的根在哪里?湖湘子弟会不自觉地从历史文化上溯源。但那分做两截的城墙,讲述起历史故事来又如此纠结,如此莫可奈何。
  如何向子孙交代?只有如实道来:因为GDP,因为要卖地,因为要建设更加美好的城市……但我们的子孙们仔细一想:不对,你们所高唱的“湖南精神”,不还打上了一点功利主义的色彩、暧昧着一点铜臭的味道吗?
  在日益增长的各项指标要求下,我们未必比主政者做得更好。长沙也有不少城市建设项目为文化遗产“让路”的例子,长沙27座汉王(后)陵的保护,政府给开发商赔了数亿元。
  谁也不愿意成为历史的罪人。
  从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到再城市化,城市演进的过程中,没有人能用目光抵达到数百、数千年后长沙城的模样。我们期待,子孙生活在潮宗街,120余米或者更长的古城墙蜿蜒于城市之中,墙体如青铜般屹立,四周有鸽子在啾啁……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生活?谁都会列出个一、二、三。但相同的是,我们不需要千篇一律的城市。

  他们怎么保护古迹
  法国:500米半径的保护区
  1887年,通过历史文物建筑保护法。1943年规定,建筑物与其周边环境的联系不容破坏,列入名单的建筑物周围500米为保护区;1962年,通过街区保护法。
  美国:保护古建赚钱
  1966年,通过国家古建保护法。1976年,国家税收法规定,古建保护费用的一部分可以用作抵消政府税。古建保护一时成为利润很高的行业。
  日本:地下原址保护
  把古建筑分成几个档次,分别投入不同数额的维护资金。在京都,建筑物不准超过45米,原先窄小的街道都没拓宽。在大阪,两处高楼地下都原址保存着历史遗迹。
  老挝:酒吧街给佛塔让路
  大寺庙有专门的财政拨款和公司捐赠。小寺庙靠信徒们自发的捐赠和保护。万象市中心一处酒吧区,有一佛塔,交通拥堵。政府把酒吧建筑往后移几米,没有破坏古佛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0 12: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哎,真心没办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0 13: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自作孽不可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0 13:3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啊。。万达在我心中的形象受损严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0 13:4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0 14: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惜,真可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0 15:3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就搞得不好看了,万达还单方面派一些民工拿着锄头去抢拆城墙,简直是火上浇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0 16:05: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保护方案做得很好了。不是建万达广场,这个城墙会出土吗?出土了文物,就停下来,那就不要搞城建了。开封就是个例子,地下全是文物,于是整个城市破旧不堪。
对于保护名人故居,一直很费解。名人重要的是给后人留下了精神财富,他们居住过的房子本身有什么重要性?其实也只是搞旅游的一个噱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0 18: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保护方案做得很好了。不是建万达广场,这个城墙会出土吗?出土了文物,就停下来,那就不要搞城建了。开 ...
aidisheng123 发表于 2012-3-20 16:05



    冒昧问声你是万达的托么=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0 19:4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沙的古迹只会越来越少……,我看政府没有保护开发的意思。

长沙何必要死守长沙老城区建高楼呢??换个地方岂不双赢??

滨江新城开发好,一桥那边重点开发保护历史和有选择的建些品质楼多好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0 20:3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aidisheng123


    你可以搞清保护和开发的关系后再来看待这个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0 20:3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政府没魄力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0 20:58: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找客观原因,什么国情利益什么的,落后就是落后,还打肿脸充胖子无意

罗马遗迹″保护伞”/amann-cánovas-maruri/ 一个用来保护一块罗马遗迹的“屋顶”。设计者的概念是用这个特殊的形体作为复杂的城市肌理和它所覆盖的遗迹的过渡,以使其在受到保护的同时更好地溶入城市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8 15:38 , Processed in 0.045760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