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2461|回复: 4

上海佘山圣母教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29 07: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海佘山天主教堂西佘山天主教堂被誉为“东亚第二大教堂”。初建于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1年),由法国传教士所建,后又几次翻修,现在的教堂是1925年扩建而成。

  此堂为欧洲“巴洛克”风格建筑,融希腊、罗马、哥特建筑艺术于一炉,部分建材与装饰采用中国传统建筑手法。天主教堂与山融为一体,轮廓直辖市自然,堂红山绿相映成辉。整个建筑平面呈拉丁式十字形,充分体现了建筑美学上右对称中不对称的美感。教堂内设3000个座位,可容纳近4000名教徒,而且音响效果极佳。大殿正祭台用大理石砌成,殿窗部分镶嵌五彩玻璃,顶部盖以碧教堂内景色的琉璃瓦。高耸的钟楼,按一定音符排列着8只大钟,塔尖高38米,是由紫铜铸成的圣母像,高8米。圣母高举双手呈十字状的小耶稣,寓意欢迎各地前来的朝圣者。1942年罗马教皇曾将佘山天主教堂封为“圣殿”,成为我国天主教徒朝觐的圣地。从山脚到山顶的曲折小路上有147座苦路亭,每亭中有一幅耶稣受难浮雕,还有3座圣亭和一个中堂,逐级向上的苦路把苦路亭、圣亭,中堂及山顶教堂联成一体。信徒们到佘山朝圣时,沿着曲折的苦路逐级而上,领略耶稣代人受难的经历。   佘山天主教堂建于佘山山顶,系法国传教士所建,其建筑特点为总体设计山与建筑为一体,色彩协调自然;教堂融希腊,罗马,哥特式建筑艺术于一炉,部分采用中国传统手法,可谓中西合璧;宏观上充分体现了建筑学上对称中不对称的美学原则;教堂雄伟宽阔,堂内讲话不用扩音器便具有扩音作用,又无回音干扰。由于佘山天主教堂的宏伟壮观,1942年罗马教皇将其敕封为“圣殿”。信徒到佘山朝圣,沿苦路拾级而上,领略耶稣代人受难的经历,获得宗教感情上的升华。每年5月的朝圣日,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信徒上山朝圣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6-29 07:4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座落在山头上的教堂很神秘很诡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9 08: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部琼瑶剧在此拍过外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9 08: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漏掉一点还带有拜占庭风格,与巴黎蒙马特高地上的圣心教堂处于同一时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30 11:4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改天去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22 21:23 , Processed in 0.032116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