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6308|回复: 38

[摩天] 湖南日报:九龙仓长沙国金,516米,102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 08:2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破译“长沙速度”之谜
——为我省首个财税收入千亿之市写真 (上篇)  



    陶小爱

    2011年,长沙辖内一般预算收入总量达到1101.4亿元,我省首次冒出财税1000亿元市!

    这是一个辉煌的记载,这是一个台阶的起始!

    这一喜讯,在45天前的2011年12月31日晚就已从长沙财税计算中心飞出,这已不是新闻的新闻,省委、省政府如此珍视,足见其特别与不易!

    1101.4亿元,是个什么概念?它占全省财税收入的50%,它在中西部省会城市中, 仅少于老大哥武汉170亿元,位居第二!

    1101.4亿元,是在何种速度下催生?据统计,2000年,长沙市辖内一般预算收入108亿元,到2007年,登上500亿元台阶,用了7年,而从500亿跃至1000亿元,只用了4年,提速近50%!

    1101.4亿元,其中税收收入占比达87.73%。

    就在表彰大会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强说:“这是长沙的喜事,也是湖南的喜事,她具有历史性意义!”

      责任, 铺就发展坦途

    为官一任,致富一方,为政者的口头禅。而这一口头禅,在长沙有了最生动的诠释,它凝结在“千亿”这个沉甸甸的数字之中!

    改革开放后,当发展成为我国的主旋律后,长沙一届又一届的领导,高扬发展之旗,扭住经济这个中心,心无旁骛抓发展,让长沙经济驶上快车道。

    然而,发展之途,不是一马平川;经济运行蓝天,不皆风和日丽。

    2008年,对长沙人是铭心刻骨的。让我们将时针倒转至此,重读其中的艰辛吧。

    就在年初,一场罕见的冰雪铺天盖地而来。“冰”临城下,半尺厚的坚冰锁城长达25天,造成长沙市直接经济损失达52.88亿元!

    寒风怒吼、皑皑白雪的夜晚,市委大院夜火长明,每晚8时,长沙市抗冰救灾会商会雷打不动;漫天飞雪、坚冰如石中,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一马当先,靠前指挥破冰除雪的风景线感天动地!

    从1月14日天公变脸,到2月8日冰消日出,200年一遇的冰灾锁城,长沙迎来的竟是“开门红”,一季度GDP增长14%,财政增幅69%。

    7月,“火炉”长沙出现前所未有的煤荒,一天597条线路停电,缺电多达1/3。

    持续的干旱,湘江河床见底,舟楫不行,6个取水泵,3个无法取水……

    7月4日晚上7时,陈润儿的办公室里灯光亮起,灯下,陈书记正与市经委主任赵跃驷、长沙电厂厂长李又红商量破解长沙用电瓶颈的法子。

    救电如救火,长沙电厂两台60万千瓦机组只有一台运转。

    “长沙每天补损50万,你把闲置的那台电机开动,专供长沙用电,如何?”陈润儿将“来电”的目光盯在华电长沙电厂。

    李又红闻讯大喜,可是放光的双眼马上又黯然:“我厂库存只有两天的煤了。”

    “煤由长沙市想办法解决!”陈润儿的表态掷地有声。

    “行,我去向省局汇报。”李又红兴冲冲地走了。

    陈润儿对秘书小胡说:“你去通知,9点钟开常委会。”

    “行,明天9点来得及。”小胡答道。

    “什么明天,今晚9点。”陈润儿一板一眼。

    “陈书记,现在已经9点35分了。”小胡说。

    “那就10点”。

    当晚10点整,长沙市委召开常委紧急会议,专题研究电力“迎峰度夏”。

    陈润儿心平气和地与常委们算着一本账:一度电补0.8元,但一度电可创工业产值40.9元、GDP20.7元、税收2元;一旦缺电停产,事关40万产业大军的生存……

    大家豁然开朗,购电决定全票通过,四大家挂帅的购煤班子敲定,一条省内省外的煤源之路铺成,常委会开到凌晨一点!

    7月5日,长沙电厂双机转动,电力瓶颈突破,面对酷暑热浪扑来,长沙再没拉闸限电。

    2008年深秋,金融危机挟雷拽电,呼啸而来,倾巢之下,难有完卵!

    长沙生机勃勃的经济园地,一片萧条:

    LG停产,破壳歇业,长沙伊莱克斯关门,三湘美的倒闭;

    全市2090家规模工业企业中,停产半停产或减产企业达1007家;

    工业连连受挫,商业也是凄风苦雨,房地产全面滑坡……

    滚滚而至的寒潮,欲摧生灵万物;

    扑面而来的风浪,欲覆千舟万帆。对于刚刚扬帆起航的长沙经济之舟,每一个风浪,都有触礁翻船的危险;每一种灾难,都是减速缓行的理由!

    然而,面对危机,长沙的决策者异口同声喊道:经济目标不变,发展速度不减!

    伊莱克斯宣布长沙工厂停产时,市长张剑飞率队,市直10多个部门组成善后队伍入场。湖南华良中意整体收购伊莱克斯,新主人在世界巨头的长沙工厂产出为其8倍的中意冰箱!

    中意冰箱由死复生仅仅4个月!

    三湘美的的客车停产,比亚迪入驻;

    LG破壳关门,中铁轨道、蓝思科技进驻;

    资金瓶颈中窒息的中小企业,银企对接金融超市中又起死回生,仅长沙市政府出面的一次对接,就融资30亿元,为300家企业解燃眉之急!

    一个个告别,又一个个新生,由长沙市各级领导者“责任”催生的奇迹,铺就坦途的精彩剧高潮还在后头。

    2009年元旦刚过,长沙市人大、政协“两会”帷幕落下,100个“两帮两促”工作组奔赴经济建设主战场,四大家班子领衔挂帅,千名干部组成,市领导每人联系一个项目,服务一个企业,促项目建设开工上马,推企业逆势而上。

    也就在这个时候,中央4万亿救市项目刚刚敲定,长沙市30个重大项目入笼,出手之快,令人惊诧!

    “两帮两促”,经济寒冬中的一面耀眼的旗帜,长沙经济工作的一大品牌,从此,这面旗帜越飘越艳,这块品牌越擦越亮,三年来,有近千个工作组深入5000个企业与项目,解决8000个发展中的大小难题。

    危机与艰险,没有阻挡长沙前进的步伐;

    责任与担当,踏平坎坷成大道。就在惊涛骇浪的2008、2009年,长沙连连超越一个个省会城市,挺进国内前10强。

    省党代会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强看望长沙代表团时,动情地说:“长沙的成就是巨大的,长沙的领导班子是团结进取的!”

   思路, 舞活产业蛟龙

    湖南卫视,名震华夏,它的标识却耐人寻味,一枚金色芒果中留出一个缺口,即一条跳跃的鱼加一粒米。这一独具匠心的标识告诉人们,湖南为鱼米之乡。

    鱼米之乡,是农业社会的荣耀,也是小农经济的特色。小农经济的土壤,长不出现代经济的大树;农业社会载不动经济发展的快车。

    工业,是现代经济的基础;工业,是产业的支柱。在漫长的寻求快速发展路径中,农业大省终于响亮地喊出: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此后又清晰地提出“四化两型”,工业化,作为主线贯穿之中。

    思路一变天地宽。

    在省委、省政府大抓工业的旗帜下,长沙市委、市政府一马当先,率先呼应,在工业主战场打出一组组漂亮的太极拳。

    工业体制攻坚克难从未停止,产业扶优扶强举措不断推陈出新,工业园区建设独辟蹊径……

    搬十八般武艺、使浑身解数。迄今,长沙市累计投资150亿元,打造了区域面积达84平方公里的“两区八园”,园区工业产值已占半壁江山。

    引企业向园区集中,引产品向龙头聚集。

    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抓农业,驾轻就熟;抓工业,难免生疏别扭。一个工业先天不足、缺乏生长基因的土地上,一片工业的贫瘠之地,新中国成立后工业企业寥寥无几的长沙,决策者一次次探索,一次次突破,发现一个秘密:现代工业需要集群,需要与之配套的产业链,龙头、龙身、龙尾对接,产业蛟龙才能翱翔腾飞,才能翻江倒海。

    于是,围绕工程机械、汽车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食品工业等六大产业集群,100家配套企业进入政府重点扶植之列。一批产业配套园也脱颖而出……

    产业环境的优化,长沙工业凸现由“小矮人”向“巨人”突变,工程机械产业率先抖出风采。

    1992年,浦沅工程机械厂从常德迁至长沙,长沙工程机械实现零的突破;随后,50万元起家的中联重科和三一重工相继诞生。20世纪末,山河智能也从一间民屋中呱呱出生。短短十几年,机械工程三巨头从踽踽学步到顶天而走,到冲出国门,让世界刮目相看。中联重科一举收购世界混凝土机械制造排名第三的CIFA公司后,成为全球混凝土机械制造的龙头老大;三一重工在产品出口8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同时,又一举收购世界工程机械工业的“大象”,跃为不争的全球“魁首”。

    工程机械在2010年突破千亿后又一路飙升,去年创下1800亿,已遥遥过800亿的三一重工,今年意欲独家过千亿!

    继工程机械过千亿后,去年,食品工业与材料工业双双跨过千亿元!

    蓝思科技作为长沙工业的一匹黑马,落户当年,达产118亿元,今年欲过200亿元!

    作为工业化水平高低“计量器”、现代工业标识的汽车工业,在长沙也是一路佳音,惊喜不断。

    2008年12月25日,众泰汽车在长沙问世,填补了湖南高档轿车的空白后,北汽福田扩产,陕汽重卡扩产,菲亚特落户,比亚迪下线……

    2009年7月25日,比亚迪带着40万辆轿车、5万辆电动大巴、1万辆底盘构成的产业链在长沙投产,全球独一无二的电动大巴底盘生产基地在长沙诞生,引来了“股神”巴菲特,引来了“全球首富”比尔·盖茨,一时间,长沙成为世界的聚焦点!

    随着六大汽车厂家今年的达产,汽车工业,这个千亿产业群的崛起已指日可待!

    在长沙辖内财税1101.4亿元,工业的贡献高达682亿元!

    商业,作为长沙的传统优势,曾经创造过“五虎闹长沙”的佳话。在转型升级的大潮中,传统商业在一次次涅槃、蝶变中,现代商贸业应运而生,服务外包、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已占商贸总额的半壁江山。旅游产业大步跨越,去年旅游总收入达到582.2亿元……

    数据的后面,是思路的突破,是理念的更新,两个被人们引为热点的项目,可见其中一斑!

    2010年4月30日,中国地王大连万达在长沙湘江之滨的中山西路掷资80亿,建起一个总建筑面积达100万平方米的城市综合体。这个长沙城市新地标的商业航母,将聚集高星级酒店、超级卖场、写字楼等多种商业元素,弹丸之地可提供上万个就业岗位,每年创税过亿元。这种“城市之城”,作为长沙商业一种崭新模式,一经问世,有如喷薄而出的朝阳,充满勃勃生机!

    东牌楼棚改项目,长沙市决策者新思路催生的又一精彩之笔!

    “龟缩”在解放西路一隅的东牌楼,曾是文夕大火的重灾地。长沙市早就有意改造,香港恒隆集团青睐已久。早在6年前,就已作双子星座建设规划设计。在漫长的马拉松式的谈判中卡在24亿这个数上。长沙市另辟蹊径,政府包揽征拆,土地招牌挂,108轮竞拍,114亩土地,以56.3亿成交,香港九龙仓一举夺魁,追逐到56.1亿的恒隆,无奈放弃。

    长沙赢回的不仅是坐升的31亿元巨资,更有一个商业大鳄的入驻。曾经创建香港海港城、时代广场的九龙仓,将在长沙东牌楼再投90亿,建起516米、102层的长沙商业第一楼,长沙第一个纯商业大楼将在这个烙印着长沙无数记忆的土地上崛起。

    东牌楼与万达时代广场,一同作为长沙商业的升级版,开启星城商业新时代!

     胆识, 跨江拓展时空

    历史的机缘,往往非常吝啬,它突然降临,又匆匆而过。一旦失之交臂,将铸成千古遗憾。

    机会面前,需要胆识。长沙大河西先导区的建设,就是长沙决策者发展机遇前一次胆识淋漓尽致的展演!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1 08:30:26 | 显示全部楼层
2007年12月17日,长沙市委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长沙“两型社会”先导区——长沙新区建设。

    三天前,国家正式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两型社会”试验区。蓄积在长沙决策者心中的“扩城”激情,如开闸的洪水,奔涌而泻!

    摆上长沙市委常委圆桌会上的新区建设规划多大?选址何方?这,决定长沙乃至湖南的前途与命运,也检验着长沙市决策者的胆识与气魄!

    几番热议,几轮磋商,长沙新区规划出炉:一个规划1200平方公里,起步区面积570平方公里的新城在湘江西岸、岳麓山下开建。这个定位于“两型社会”示范区、高新产业集聚区、城乡统筹样板区、生态宜居新城区的新区,要求到2020年,实现建成区面积2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0万、GDP30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00亿元,它取名为大河西先导区。

    大河西先导区规划一出,满城热议!

    悠悠古城长沙,2400年至此,才长成区区180平方公里,今起短短12年,要再造200平方公里新城,此举是否为异想天开!

    城池自古向东不向西,长沙城建浪潮从来不过湘江,今日新城舍繁华富裕的河东,选贫瘠荒芜的河西,是否风险太大?

    向风险而行、逆常规而动,方显英雄气概!

    曾经,因地缘所制,与城市群崛起机遇一次次失之交臂的长沙,在机遇再次降临时,他们聚光的是浦东、是滨海,追赶的也是浦东、滨海,如同一只时刻想与鹰为伍的小鸟!

    据说,19世纪末的浦东,在人们的镜头中留下的仅只一棵树!

    18年前,它虽与大海的繁荣一江之隔,却是荒烟蔓草,农田遍布,作为开发区比深圳晚了10年!

    短短的18年,它从大上海的“后卫”一跃为“前锋”,成为一个300万人、570平方公里、GDP跨上4000亿元的新城!

    滨海新区曾经是天津埠外一片盐碱荒滩,从1993年天津市开始在此建新区,仅仅10余年,城市人口从区区几年人,到2008年的202.88万人,年创GDP4000亿元,为天津的半壁江山。

    有梦,才有飞翔的翅膀;与鹰为伍,才能万里鹏程!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表明:城市,是产生经济增长极的容器,做大容器,才能储藏能量,产生增长极!

    中部的崛起,需要大城市的支撑;湖南的振兴,需要长株潭城市群的扩张;长沙的发展,更需要河西的壮大!

    长沙新城落子河西,是对长沙定格千年的“西文东市”的大胆突破!实现这一突破,才会有长沙城市的跳跃与升华。作为长沙发展重心的河东,中心区48.19%的土地面积集中了72%的人口和74%的就业岗位,难堪负重。而经济薄弱的河西,高校、科研院所密集,生态环境好、拓展腹地大,好绘新篇!

    大河西先导区的宏伟蓝图,是长沙决策者高瞻远瞩的战略之举!她彰显着21世纪奋力追赶的三湘儿女的鸿鹄之志!

    跨江,拓出一个新时空;跨江,造就一片艳阳天!

    短短三年多,大河西先导区建起90余条近300公里的城市道路,规划建设了6条过江通道和7个城际交通工程,形成了100平方公里的新区雏形,构筑了长沙以湘江为中轴、一江两岸、互动共进、两翼齐飞的城市新格局。去年先导区GDP达1512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245亿元,增幅达62%。

     统筹, 演绎复兴奇迹

    长沙的经济,呈现的是又快又好的发展趋势,长沙的发展,又是城乡协调,市、县(市)区齐头并进、你追我赶竞相发展。

    长沙市瞄准省内率先、中部领先、全国争先,五年超越5个同类城市、经济总量在全国省会城市排名由12位跃升到第7位,而统计数据表明,长沙市的四个县,全部跨入全国百强。而年年排位前移,此种现象,全国少有!

    长沙县域经济“四小龙”,活力四溢,精彩不断。“三湘第一县”的长沙县,1993年在一片荒山上建城,结束自己“寄人篱下”之史。在荒芜的星沙,靠买2000个户口开锣,2003年财政过10亿,跨入百强。8年来,长沙县由“三湘第一县”,跨入“中部第一县”。连续三年,财政收入以每年新增一个“百强县”的速度奔跑,2010年,排名第18位,跨入全国20强;2011年,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大关,实现120亿元,增幅为60%!

    曾为长沙贫困户的宁乡县借大河西先导区建设东风,一路赶超,创出中部崛起的“宁乡速度”。

    宁乡,在全国1800多个县(市)中,2010年的排行榜,位居73位,在今年的排名中,跃至第68位;就在中部强县中,宁乡也不占魁首,排名第六,今年排名第五!

    宁乡的引人注目之处,是排位前移的幅度,是后发赶超的速度。从2006年至2010年,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中,5年跃升96位,平均每年超越19.2个县!

    翻开宁乡“十一五”统计报表,这么一串数据音符般跳出:5年,GDP从2006年的159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490亿元,年均增幅15.9%;财政收入从2006年的7.1亿元增至2010年的25.5亿元,年均增幅达29.1%;工业产值由153亿元跃至2010年的830亿元,增长5.4倍,年均增幅40%!数字佐证发展速度。宁乡的速度在中部、在全国尚为罕见!2008年,宁乡首次跨入全国百强县;2010年位居68位;2011年宁乡财政收入增幅高达56%!

    已华丽转身的长沙第六区望城,两年前,在划走5个经济强镇的变数下,当年财政收入还增幅达50%!去年跃居全省“经济十强”的“老二”!

    县域经济“四小龙”你追我赶互不相让,城区经济“五小虎”也在竞争中跌宕起伏。“三湘第一区”的芙蓉区,十年稳居魁首,在42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创出了每平方公里创税1亿元的惊人纪录!

    雨花区坐拥武广、沪昆两条高铁十字交叉宝地,勇争中部强区,连续多年GDP在中部39区中列居前茅,去年,财政总收入76亿,为“五小虎”中第一!

    开福区,原为长沙穷区,有“南帝北丐”之称。开福区万众一心拓城,心无旁骛推进城市化,硬是把芙蓉路,这条最长的城市大道牵进长沙北部广袤的农村腹地,一直延至湘阴境地,长沙城市向北推进10公里,新城上托起中部最大的物流园、火车北站、湖南最大的服务外包基地、亚洲最大的计算机车间……

    拓城,让开福大开福门,该区去年财政收入突破50亿,创下56.8亿元,长沙的金融中心崛起城北,外资银行纷纷抢滩……

    “五小虎”生龙活虎,各展新招。经济强街星罗棋布,群星璀璨,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的侯家塘,谁能想到,去年财政收入过3亿元!

    市、县(市)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共同演出长沙财税“千亿元”的壮丽大戏!

    千亿元,在沿海、在经济发达的地区,不足为奇,而在中部内陆的长沙,却是意义非常。它是一曲发展的协奏曲,它是一个华章的结尾,也是一幕大戏的开头!

    数字没有色彩,但,它写真着非同寻常的“长沙速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 08:53: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搞得别个云里雾里了,到底是多高啊,一下452M一下516M,难道真的加高了?原来88层现在102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 09: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竹林布衣


    软文问题是肯定是有出去的啊,不是凭空捏造你未必说是多高就多高啊,102层516M应该是有相关数据给日报的。不然应该不会信口雌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 09:0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话说恒隆还是比较悲催的,如果当时被恒隆拍下了也不错的。

话说税收真是多啊,虽然充实了财政,但中国的税负实在是太重了,不仅仅是中小企业难以发展,就连普通民众都难以承受这些税负了,个税+养老保险+公积金+医疗保险+消费税+增值税+高档化妆品税+烟酒税…………每个月的工资一半以上都交税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 09: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说长沙国金那里,芙蓉广场地段太需要400+以上的高楼撑门面了,不然哪有湖南金融街的霸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 09: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Ruiee


    恒隆没来也好,想这块地都想死了,要搞就去其他地方吧,北站,或者肇家坪地块或者西牌楼吧,和九龙仓打个对面再修2栋双子280的楼。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 09: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塔一超过了五百米那就势必会降低塔二和塔三,如果这样还是保持原来的452最好,不要加高了。真心不希望加高,长沙452非常非常足够了,千万不要拼摩厦。好好把天际线做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 09: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bosszhou81610


    没准就是从高楼迷里面传出去的,现在又传回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 09: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512也可以 不如就不要塔三 把塔二搞到4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 09:37:3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而已 到时候修起来再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 09:5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沙的发展有目共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 10:06: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今天的软文吗?嘿嘿,买来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 10: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能说做过500多米的方案,最终选定哪个还没见到确切消息。一次性上500挺好,原方案也不错。516或者452视觉上差异不会太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 10:2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塔一512的话
塔二要360左右

整体效果就很给力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8 12:54 , Processed in 0.046163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