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2月30日)上午,在东湖国际会议中心发生了一件被形容为“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大事,全球最大的由政府引导的产业基金——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启动仪式暨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高层论坛举行,湖北省多位领导以及全国范围内众多政商学界大佬齐聚一堂,为这项期望值为1万亿的大项目站台。由政府和市场这两双无形的手共同托起的产业基金令人期待。


会议先后进行了湖北省长江经济的产业基金及管理公司揭牌仪式; 
签署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框架协议;签署《借助银行间市场助推湖北省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发展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长江云在早前报道中介绍过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这项基金被称为“421”工程,即湖北省财政出资400亿元发起设立引导基金,由引导基金募集社会资金,发起设立多支母基金,总规模为2000亿元左右,共同构成湖北省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母基金再通过发起子基金或直接投资的方式实现对外投资,力争放大到4000亿元,最终带动约10000亿元的社会投资投向实体经济。 在启动仪式和签约仪式完成后,湖北省副省长曹广晶上台发表讲话: 
湖北发展的出路在于:第一,要寻找化解过剩产能的出路;第二,要培育新产业。经过长江经济带的引导,把新的产业塑造起来,这也是基金设立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整个过程就是一个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转型升级的过程单靠市场也是不行的,需要发挥好两只手的作用,要更好发挥政府这支有形之手的作用,也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就是要对政府和市场的边界有合理的确定,这是工作的原则,在基金设置的时候一定要两手的作用都需要发挥,但是要非常清晰地界定两只手的边界。 财政资金的基金化、资本化是目前的一个大方向,财政资金过去是直接拨,现在通过基金资本化的方式运作,从湖北省来讲,财政资金的基金化、资本化是一项非常重大的改革,过去财政资金基本上对企业都是直接拨款的,各个部门都掌握一定的资金,或者是技术改造,或者是高新技术产业,这种拨款的方式效率体现不出来,特别是现在新常态下,到底应该怎么发展产业,应该是市场比政府更有话语权,基金的运作方式改变了过去财政的运作方式,这是一项重大的改革,也是新常态下探索如何进行经济转型升级的一个有效作用。 湖北省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力图通过“三化”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设计来避免以下资金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 1.行政色彩较浓,对基金管理人决策干预较多; 2.投资地域要求限制比较多,如果当地没有足够的可以供选择的项目或者是企业,实际上这些资金的投向和投入可能会受到影响; 3.利益诉求存在分歧,利益没有平衡好,从国有资金来讲,资金安全是放在第一位的,但是投资机构追求利益不一样,追求短期的高回报,这些利益关系没有平衡好是过去政府类似基金运作不是非常好的几个原因。 在长江经济带基金管理公司的股权比例,央企占12%,银行机构占33%,社会机构占29%,属省平台公司占26%,致力于把各种机构的优势发挥出来。
这场由政府引导的金融大事,吸引了政商学界各路大佬,他们分别上台做了精彩演讲。 
原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清泰 实体经济和制造业仍然是国家实力的基础,也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基石,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服务于实体经济,这是非常正确、非常及时、非常重要的,它与武汉市、湖北省雄厚的产业基础,和非常丰富的科教创新要素结合,将形成推动本地乃至长江经济带的一支重要力量。 新兴产业发展,特别是新技术创业,他们都是带有很大风险性的领域,它更加倚重的是直接融资。政府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作用仍不可少,把政府支持资金资本化,通过设立基金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按市场机制运作,实现政府目标,它可以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政府资金参与产业基金,可以弥补银行信贷的失灵,而更加不可忽视和替代的是职业投资经理人对项目和目标企业的市场判断力和专业化筛选能力,以及他们对目标企业的治理结构、改进管理等方面的辅导服务和引领作用。

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 长江经济的产业基金的创新之处:一是政府搭台拿出400个亿,然后让各类资金特别是市场化的资金加入进来,让他们去选项目,这个台由政府来搭,政府这只手和市场这只手结合得很好,二是以管资本的方式推动国有经济适应国家战略目标的积极尝试; 长江经济的产业积极有几个要素比较新颖:第一它是资本的形态出现的,第二是要支持重要的产业,第三是混合所有制的,国有资本是一个种子和引子,最后是以少带多,真正体现了国有资本发挥战略导向作用,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体现了国有资本的带动力。第四个是去杠杆、控风险,为企业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支持,现在杠杆率比较高,企业杠杆更高; 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的设立恰逢其时,长江经济带产业的转型升级,现在面临着三大任务,一是兼并重组,一部分过剩的产能,低效的生产工艺要推出;二是要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要发挥优化作用,三是要转型升级。基金在这些方面都会发挥作用。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贾康 长江经济的产业基金体现了大规划、大资金、大手笔,既是支持机制,又是创新龙头,把政府的、民间的、内部的、外部的资金力量按照现在的产权规范,在高标准法制化营商环境中形成混合所有制产生放大成熟效应,这就体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提升供给体系质量效益的战略。 通过长江经济产业基金的建立和运作有望助推技术创新政策的实施,支持实体经济的升级换代。 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和产业基金今后有望在优化结构、构造有效供给、创新驱动、打造新动力机制方面形成非常独特的路线和重大作用。

安邦保险集团董事长 吴小晖 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起到了一个示范作用,它不简单是带动湖北省的基金,也会带动整个保险行业的参与。 如果保险业12万亿的资金能够作为经济发展的股本金,很多中小企业能够得到这样一种支持,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应该得到相当大程度的解决。 保险的钱是老百姓的养老寿险钱,是长期资金,必须投入到最好的企业中,长期的持有,享受红利分红,为中小投资者带来保障,财富他们的战略决策,能够帮助他们做强做大。

信中利资本董事长 汪潮涌 湖北企业家创办的企业在资本市场上所占的份额非常微小,湖北所有上市公司加起来市值不足腾讯的70%,不足阿里巴巴的50%,这就是我们湖北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现状。 我们要将眼光放到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果是按照市值,互联网、IT、医疗、文化、电子信息这四类的上市公司的市值前十大中没有一家是湖北的。 投资的方向应该朝向高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新环保、智能制造、工业4.0,、高品质的消费和服务等等。 湖北不缺科教人才,不缺大学生,缺的是领军型的企业家,如果湖北多出几个“雷军”,我们战略性新兴产业就会有戏。
会中,长江云记者采访到了长江国际商会执行会长、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联合发起方之一的长江国际金融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萌,他为我们解释了这次签约的主要构成。 
答:这次签约主要和三个部分签约:第一是和所有的金融机构签约框架合作;第二是进行基金、母基金层面的合作;第三个是项目层面的合作。不同的部分由不同的公司构成。其中项目层面的合作意味着,30余个项目的签约意味着公司一成立,马上就会有一批子基金成立,形成三个层面最终具体投资到项目中去。
400亿元的规模之大,在产业基金发展史上绝无仅有,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是实现供给侧改革的重大举措,有利于化解产能过剩,能有效推动更多高新技术企业做大做强,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将得到更有效的发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