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5年城轨有望穿梭合淮间 
规划总投资约150亿元,全长75公里,设8~10个车站 
五城峰会主要协议 
      ★经济圈区号统一 
      ★经济圈城际轨道交通建设 
      ★为合肥市开辟新水源 
      ★区域用电大户、供电企业等将启动直购电试点 
      ★十二五期间,六安市大别山优质水源输送至淮南 
 
      昨天下午,合肥经济圈党政领导第二次会商会议在淮南举行峰会。会上,来自五市的掌门人分别就经济圈共建工作作主题报告。同时,会议不仅形成了《淮南宣言》,五市还签署包括区号统一等多项共建协议。作为经济圈四大推进项目重头戏之一,合肥经济圈交通实施项目推进会昨亦在淮南举行。据了解,经济圈城际轨道总投资约1500亿元。其中首条城际轨道将于2015年建成通车。 
      1小时通勤圈2020年实现 
 
      在推进会上,五市专家都达成共识,轨道交通对合肥经济圈经济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带动作用。“十二五”期间将启动合肥经济圈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至2020年基本形成以合肥为核心的合肥经济圈各市间“1小时通勤圈”体系,为经济圈内经济带及重点城镇提供高效、快捷的轨道交通联络,加快推进“一核一圈五轴”的空间布局。 
      首条轨道交通2015年或通车 
      据轨道交通规划方案,2012年率先启动线路条件比较成熟的城市间轨道交通的建设准备工作。 2013年,全面开工建设合肥经济圈首条轨道交通线路。 2013年至2015年,启动合肥经济圈其他轨道交通线路的前期准备工作。2015年,首条轨道交通线建成通车。从2016年至2020年,适时建设合肥经济圈其他轨道交通线路。 
      合淮轨道先行沿途或停10站 
      记者了解到,合肥至淮南轨道交通有望成为首条轨道交通。根据规划,经济圈所有轨道交通总长将超过750千米,总投资估算约为1500亿元。其中,合肥至淮南总长75千米,总投资约为150亿元,设8至10个车站。从淮南大通区至合肥市区,长丰、朱巷、下塘以及双墩都设有站点。淮南、六安等市轨道可直达新桥机场。 
 
 
按照规划,合肥经济圈轨道交通建设将在“十二五”期间启动,2020年基本形成以合肥为核心的合肥经济圈各市间“1小时通勤圈”和“1小时生活圈”。 
 
     也许你觉得,这个日期有些远,不过在昨天的轨道交通专题推进会上,合肥经济圈轨道交通实施方案已经基本敲定了建设时间表。 
 
     合淮城际线2015年通车 
 
     在昨天的轨道交通专题推进会上,合肥经济圈轨道交通实施方案基本敲定了建设时间表: 
 
     2011年下半年,将完善《合肥经济圈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力争获得省ZF和轨道交通主管部门批准。 
 
     2012年,率先启动线路条件比较成熟的城市间轨道交通建设准备工作。 
 
     2013年,全面开工建设合肥经济圈首条轨道交通线路。 
 
     2015年,首条轨道交通线建成通车。据了解,这条首先开建的线路,将是合肥-淮南线。 
 
     2012年至2015年,将启动合肥经济圈其他轨道交通线路的前期准备工作。2016年至2020年,适时建设合肥经济圈其他轨道交通线路。 
 
     城际轨道线几公里设一站 
 
     在合肥经济圈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总图上,记者看到,目前的合肥经济圈轨道交通网共由1个内环线、4条直通线、1条外环线组成,犹如一个滚滚向前的车轮。重要的县、镇基本都设了站点。 
 
     内环线围绕合肥市周围一圈,全长约82公里,平均站间距最小大约3公里就会有一站。沟通其他四市的直通线起点也都位于内环线上。四条直通线,以合肥为中心,在淮南、巢湖、桐城、六安四市之间直接建立轨道交通线。 
 
     其中,合肥至淮南轨道线全长约75公里,平均8公里一站。合肥至六安全长约60公里,平均7.5公里一站。合肥至桐城全长86公里,平均6.6公里一站。合肥至巢湖全长76公里,平均11公里一站。 
 
     而在巢湖、桐城、六安、淮南四市之间,未来也将建设全长375公里的半圆形外环线,平均10.7公里设一站。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