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fangke1009

啥都不说了,为祖国叫好,为北京点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3 22:58:30 | 显示全部楼层
爱要说出来 这不是水贴是内容丰富的很有意义的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3 23:24: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下一次阅兵应该是2019年呀。到时候可能歼20就出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4 03: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万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4 09:4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晚上的那个文艺晚会更加好看。。。真的好看。。。。
zixing 发表于 2015-9-3 22:13



    晚会好看吗?我没有看,看你这样一说,决定现在补,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4 11: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和平的目的,做着战争的准备,日本是,中国也是,美国更是,真实矛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4 13:5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 TurnApple


    有啥矛盾的。。150多年以前我们没做战争的准备,结果从鸦片战争开始我们中国人遭受了一个世纪的战乱!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落后注定要挨打!不做准备就是在等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4 15:50:54 | 显示全部楼层
荣耀之城——北京,从卢沟桥到天安门
http://www.qianlong.com/2015-09-04 09:24:43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9月3日电 当最后一丝彩烟淡去、最后一只鸽子飞远、最后一个气球逸出人们的视线,在天安门广场,数万人仍热切地凝视着天空,激动兴奋难以自抑。万里碧空,写满了胜利的荣耀。

  2015年9月3日,北京,胜利日大阅兵,这是中华民族对于抗战胜利的宏大纪念。沉积了70年的情感,呈现于欢呼与沉思、追思与展望、自豪与警醒、缅怀与铭记之间。

  时光流逝,天地巨变。从卢沟桥到天安门,时空之间,启示无穷。

  中国人如此真切地拥抱历史,又如此自信地憧憬未来。

   这是属于中国的伟大胜利

  历史,并非都是宏大叙事,也充满了个体的温度。

  3日上午,84岁的张国南端坐于天安门西观礼台,认真观看阅兵。与众不同的是,她抱着父母的照片,一张镶在镜框中的黑白合影。她已白发苍苍,但照片中的父母,风华正茂。她的父亲名叫李公朴,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抗战期间曾四上华北抗战前线、二访延安,坚信晋察冀根据地是将来新中国的雏形,为此写了大量文章,给国人以巨大鼓舞。张国南随母亲张曼筠姓,她生于1931年9月18日,正是惨痛的“九一八”爆发日,“国南”为“国难”谐音。

  “我一出生,就寄托着父母对于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与思考。今天,是一个伟大的日子,我要让父母到现场看一看。”张国南抚摩着父母的照片,庄重地说。

  同一时间,天安门西南十五公里的卢沟桥畔,来自吉林长春的左晓洁走进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她的爷爷1938年死于日军731部队的细菌战,她很早就有个心愿,想亲眼到北京来看看抗战馆,寻找当年跟爷爷有关的一切,“我是特意选今天来北京参观抗战馆的,就是为了圆一个心愿。”

  她一下火车,来不及放下行李,就直奔卢沟桥。刚出北京站,恰好看到排成“70”字样的飞机从空中飞过,“那一瞬间,我眼泪流下来了”。她赶紧掏出相机,连续拍摄,不想错过任何一个镜头,留下珍贵的纪念--为自己,也为了自己的家族。

  1937年,卢沟桥畔,“七七事变”爆发,由此开启了艰苦卓绝的八年全民族抗战,中国以逾3500万军民死伤的惨重代价,赢得了最后的胜利,无数中国家庭,都有刻骨铭心的抗战记忆。

  “这次观礼,我期盼已久。”今年87岁的北京军区原司令员王成斌激动地说。清晨七点半,他就来到天安门华表西侧临时观礼台,静静等待。王成斌1944年参加八路军,至今难忘战争的残酷与中国人民的不屈,“那时有时一天就要跟日军战斗几次,我们是小米加步枪,非常艰苦,但靠着我们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一定不能忘记!”党的十八大代表、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职工朱利君在观礼台上,看着铁甲战车滚滚而过时,由衷感慨。他说,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不屈的抗争史,抗战胜利对中华民族的伟大意义,在对时间的咀嚼中,会有深刻体会。

   这是中国人最好的历史教育

  胜利日大阅兵,是一堂深刻的历史教育课。

  天安门,3日凌晨5点,身着蓝色志愿服的大学生们已经全部就位。清华大学学生志愿者刘昉说,在战士嘹亮的歌声中,在战车隆隆而过时,志愿者们切身感受着祖国的强大。

  当天,首都高校的年轻学子们,都聚在一起收看阅兵直播。清华大学学生毕滢看到老兵方队中的老人颤抖着手敬礼致意时,内心感动,不能自抑:“我由衷为祖国的强大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这种震撼和冲击是我以往在书中无法体会到的!”

  他告诉记者:“这抗战的胜利是我们的祖辈通过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正是有了祖辈的牺牲,我们才得以不用生活在战火纷飞的年代。”

  在美国留学的王睿为了看大阅兵,特意推迟了赴美时间。他家住卢沟桥附近,每次路过卢沟桥,都能想到抗战的艰难、和平的不易,“但是没有任何一次像今天这样感受强烈,没有任何一次能感受到‘卢沟桥’三个字这么特殊!”

  胜利日大阅兵,是对历史的由衷致敬,对先烈的真诚缅怀!

  卢沟桥畔,来自吉林的“80后”潘娜留恋于这古老石桥的沧桑与厚重。她说,自己特地挑选阅兵这一天来卢沟桥参观,“中国有今天,真是来之不易,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知道这段历史,知道历史,才会更珍惜今天。”

  为了保留民族的记忆,很多人都在努力。上海快鹿集团董事局主席施建祥坐在天安门东观礼台上感叹说:“在天安门广场用阅兵的方式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实际上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施建祥作为一位电影投资人,目前正斥巨资投拍3D抗战电影《大轰炸》,重现当年日寇对重庆进行为期5年的战略轰炸史实,“我希望用影视艺术的形式,来铭记民族的苦难,让年轻人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3日早上,中国人民大学进行了一次特殊展览:抗战家书展,用18块展板,图文并茂展出40封抗战家书和40张老照片,精选了左权、吉鸿昌、张自忠、谢晋元等知名将领的家书,尽显家国情怀,荡气回肠。

  “我们希望通过家书的形式,让更多师生了解那段历史,不仅看到中国人民抗战期间的深重苦难,还能感受中国军人在民族危亡之际所表现出的气魄、气节和血性。抗战的核心是爱国,回顾历史的目的就是要从中汲取精神和力量。”中国人民大学家书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丁说,“结合阅兵读穿越历史烽火的家书,能更好地回顾历史、亲近历史。”

   这是指引前行的精神财富

  历史无言,精神不朽。无论是卢沟桥,还是天安门,虽然沉默不语,却深深镌刻着历史的痕迹,散发着穿越时空的精神魅力。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真正的强大,不是物质的丰富,而是精神的强健。”作为基层优秀共产党员代表观礼阅兵的刘真茂如是感慨,这位退伍军人来自湖南,因三十余年守护大山感动无数人。

  他说,抗战胜利来之不易,抗战精神是我们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现在中国已经不再是当年的中国了,但我们始终要记住:一个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都需要正能量,都要树立这样的信心:邪不压正!”同样坐在观礼台上、生于1981年的十八大代表朱利君也有同样观点:“武器装备很重要,但人的精神状态更重要,正是伟大的抗战精神,让中华民族赢得了抗日战争,正义最终战胜了邪恶。”

  胜利日大阅兵,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一个新的起点,复兴之路艰难漫长,此次阅兵,既是回顾历史,更是展示国家的力量和自信,展示国民的团结和自信。在复兴之路上,中国人民仍然需要伟大的抗战精神: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必胜信念。

  在卢沟桥,年过八旬的陈志达不住地向记者重复这句话:“如果你没有体会过不安宁,你不会明白安宁多可贵。”这位经历过战乱年代的老人说,中国必须强大,这样才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因为“和平是保卫来的,而不是乞求来的。”

  在天安门,作为首都六千交警优秀代表参加阅兵观礼的孟昆玉说:“少年强则中国强,中国年轻一代,要用自己的身体力行,把抗战精神发扬光大。”(记者陈新洲 任卫东 肖春飞 岳瑞芳 魏梦佳 孔祥鑫 李亚红 张漫子 孙琪 梁天韵)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4 19:2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市人民政府发感谢信:阅兵荣誉归功全市人民
来源: 北京青年报 作者: 时间:2015-09-04 09:02:51




本报讯(记者 李泽伟)昨天,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向广大市民发出感谢信,感谢全体市民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筹备和服务保障工作的积极配合。感谢信称,广大市民为首都赢得了荣誉。荣誉归功全市人民!

信中称,昨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举世瞩目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取得圆满成功,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向广大市民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举办纪念大会,对于团结动员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更加奋发有为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做好纪念大会的筹备和服务保障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交给我市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责任艰巨,使命光荣。为确保纪念大会的圆满成功,全市人民满怀热情、积极参与、无私奉献,确保了城市运行安全顺畅、社会氛围热烈祥和。特别是本市采取的临时管理措施,给市民的生活和出行带来了不便,但广大市民朋友顾全大局、全力配合,给予充分理解和热情支持,展现了首都人民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爱国爱党的情怀,为首都赢得了荣誉。荣誉归功全市人民!

信文最后强调,市委、市政府再一次真诚感谢全市人民的支持和奉献!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倍努力,全心全意地为市民服好务,为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而不懈奋斗!


原标题: 北京市人民政府发感谢信:阅兵荣誉归功全市人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4 22:4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从平地看比较平淡,但是从空中看超级震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6 21:38:33 | 显示全部楼层
{:5_122:}祖国万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6 22:4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深深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与个人命运息息相关。今天,胜利日,中国世界瞩目,北京世界瞩目!我爱家乡北京,尤其看到俯拍,故宫的金碧辉煌,远方的楼宇林立,是全球任何一个地方无法复制的磅礴大气!
   今天,是北京最好的宣传片,随着祖国的日益强大站上巅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2 20:42 , Processed in 0.048429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