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7-21 00:4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巴山楚仁 于 2015-7-21 01:08 编辑
回复 巴山楚仁
不太认同你的观点,就比如说上海有两个机场,如果只有一个机场,那肯定是全国第一 ...
laji2004108224 发表于 2015-7-20 22:39 
你如果拿武汉的火车站来举例我会十分赞同,因为武汉铁路交通腹地很大,处于十字路口,中转需求量大。但在机场、港口、集装箱等方面,武汉不具备优势,手中好牌真的不多。这不是以我们主观意志为转移,而是客观现实。
比如机场,京沪是国内真正意义的国际化大都市,与广深根本不是一个级别。同时,京沪是真正集中了国家诸多战略资源的城市。所以首都机场可以名列世界前茅,上海两大机场可以长期雄踞国内机场前五强或者前六强。
上海作为国际航运中心,在清末民国如此,在土共时期也如此。因为沿海+长江这两大经济带的结合部,上海进出口贸易与集装箱吞吐辐射面巨大。所以洋山港集装箱属于国家层面的投资与开发。
而武汉由于建国后的计划经济体制与国家发展战略转移,加上告别清末民初单纯的水运时代,武汉作为长江航运枢纽功能极大退化,其航运企业实力甚至连重庆都不如(因为家族关系,我十分了解长航及武汉港口97年后的大规模衰退)。而武汉进出口贸易早在本世纪初开始,其中西部第一的位置就分别被成都、重庆以及郑州超越,其集装箱货源远不如上述城市。多亏四川发展泸州港(不愿意依靠重庆港口),与武汉阳逻形成战略合作,搞泸汉台转运,加上河南湖南部分走水路的集装箱(因为阳逻与上海洋山港有定期集装箱班轮,可以保障运输周期)才弥补武汉阳逻港集装箱运输长期落后重庆寸滩港的尴尬局面(其实略微领先,很难保持下去)。
这就是武汉的现实。武汉自从90年代末期后,其制造业、进出口、航运等方面在中西部第一的地位已然动摇,成渝的崛起,郑长的发展,已经让武汉在港口、机场、国际航运上优势不在。这就是现实。
虽然08年开始,武汉出现软糖黄金组合,开始不断复兴,但西部大开发已经持续多年给成渝造成很多优势。而制造业、港口、机场的过去优势基础的恢复还需要时间。所以我们既要看到武汉的巨大潜力和大号前景,也要看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保持客观认识。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