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luluice

梁思成北京城市规划方案的遗憾与回归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4-26 13:5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aguero


    拆了房子,建新房子的费用好像更高~~~而且还要造动迁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6 16:3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 luluice


    1949年时的拆迁成本可不能跟现在比,那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时代,个人利益服从让路的时代。否则北京的四合院为什么都变成了大杂院,如果有钱改善住宅生活盖楼,也就不会产生大杂院了。

    况且多少楼房院落的住的资本家之类的逃走了,或者被没收了房产,这可是零成本。那时候个人产权是极度卑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6 17:4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luluice

建国之后北京的大规模工业都在旧城外面,对旧城本体的大规模破坏实际上是上世纪90年代初才以房地产开发的形式开始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6 17:4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aguero


    以旧城的建筑形式,在当时如果利用就只能是大规模动迁,而这一成本其实大于在城外起新区。直到50年代末,即便在改变旧城面貌的指导思想之下,北京的高层标志性建筑和街区也都集中出现在当时的西郊,实际上南礼士路一带已经出现了大尺度的街区,而一墙之隔的复兴门内旧城区域却没有任何新建设,恰恰说明了在旧城内建设的成本远大于在城外建设。

梁陈方案对那个时代来说是奢侈的,但不奢侈在物力上,奢侈在想法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6 17:5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aguero


    是的,我很同意这一点。直到今天其实道理也一样。如果旧城一直被认为是北京的市中心,它不可避免地会被逐渐消磨掉。对旧城最大的保护就是将市中心的概念从它身上搬走,放到建筑和功能最密集的区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6 18:39:36 | 显示全部楼层
直到90年代初,除了城门城墙的毁灭,北京的旧城都以相当完整而真实的形式存在着。如果说建国初期曾经存在着这么一个完美方案,要整体保护北京旧城(实际上并不存在,梁陈方案也并不是以这个为最终目的的),那么按理说它应该是实现了,至少把旧城保护到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开始腾飞之后。但最终旧城的完整性没有毁在工业建设之下,没有毁在政务建筑之下,倒是在完全有能力保护的情况下毁在了房地产开发和危改项目之下(直到2003年联合上书这个趋势开始缓解)。这个情况已经远远超出梁陈二位先生的时代了,只能在世纪之交的历史背景下去理解,按当时人的想法去理解。城门城墙的毁灭和旧城街巷的消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问题,必须分开来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26 22:4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 aguero


    都是一个道理。。。。。没有好好规划~另外新造房子也是成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6 23:04: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一样的时代 不一样的文化 本来也是在书写新的历史 其实大可不必在此意淫还原皇城得风貌 那本来也不属于老百姓 真正去创造历史的更多的是每一个公民 城市本来就是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面貌 传承并不代表要简单的保留 打破和创造本来也会是一种历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6 23: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元 明 清三朝文化建筑都是在不断升华 不断打破 如果只是一味保留 那清朝就更没有大家现在惋惜的清朝四九城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6 23: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元 明 清三朝文化建筑都是在不断升华 不断打破 如果只是一味保留 那清朝就更没有大家现在惋惜的清朝四九城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27 13: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 lilingyun106


     意淫?那把故宫和长城都拆了得了~~~不是蛮好,造点居民的房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2 04:22 , Processed in 0.028136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