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5-5 14: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仰望 于 2011-5-5 14:39 编辑
金谷产业公园,应势而生!
在全国经济发展这盘大赛中,沿海率先发力,以深圳为代表的珠三角经济圈、以上海为首的长三角经济圈、以北京为代表的京津塘环渤海经济带……抢先穿起了领跑衫;安徽起跑不得要领,在尾随队列中时隐时现。
“安徽的对外开放度只有16.5%,远低于长三角其他省份,进出口金额只占全国的0.7%,外商投资也只占全国4%。”安徽省发改委地区经济处这样描述安徽的经济现状。
安徽如何因地制宜,后发先至?这是一个大课题!
安徽崛起 合肥加速
2008年初,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安徽调研时强调,安徽要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时安徽要不断加强同兄弟省份的横向经济联合和协作。
这是一个信号,更是冲锋号,是安徽携手长三角、挥汗赶超沿海经济的良机。
“重点就是安徽要抓住长三角产业调整机会,促进合作,提高开放度,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特别是要通过开展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力求在更宽广视野和更高起点上,打造一个以自主创新为特色的全国性区域品牌,奋力推动安徽跨越发展,加速崛起。”省委书记王金山表示。
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认为:合肥既有各种生产要素低成本的优势,又有强大的科技、人才优势,再加上省会的金融优势,便利的物流,这些软硬件的有效组合,是合肥成为区域领头羊、加强了自主创新聚合资源、拓展区域经济,增强辐射带动力的先决条件。
而合肥需要一个突破口!
“金谷产业公园”应势而生,以总部经济的战略决策理念出手,高屋建瓴,实现提升城市价值、打造区域特色品牌、引动泛长三角市场的强效催化剂功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产业升级、创新平台。
城市向南 包河争先
合肥滨湖新城规划范围为南依巢湖、北靠二环南路、西接上派河和合安高速、东临南淝河。滨湖新区位于合肥城市南部、巢湖西北的地带,而包河区位于巢湖之滨、淝河之畔,是合肥通江达海的门户。
在积极建设滨湖新区过程中,包河区勇当新区建设急先锋角色。他们争取合肥市支持,在区行政服务中心开设滨湖规划展馆,借势打造“注意力”;如组建合肥滨湖投资控股集团;设立滨湖法庭和滨湖治安办公室;开通滨湖项目审批“绿色通道”。踩着合肥市建设滨湖新区的鼓点,包河区手握“滨湖、汽车、包公”三张牌,投身于建设滨湖新区的大潮中。合肥市建设滨湖新区的战鼓擂响。“省市共建滨湖新区”的决定,将包河区推上了全面发展的快车道。包河区顺时应势,果断地作出打造“安徽浦东”的决定,使之作为滨湖新区中与合肥城市近邻的地区紧邻市区,一方面在城市未来发展中,将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为滨湖新区与现有合肥城市架起一座桥梁。
可以说,滨湖新区的建设是合肥向沿江发展的一个纽带,滨湖新区发展的结果,必定会带动包河区乃至合肥市整体经济前进。所以,进行滨湖新区大建设对于包河区的发展也是一种新机遇、新发展,使包河区与滨湖新区之间的发展达到和谐,形成互补。
而“金谷产业公园”的现身,催动两区强大的“聚合”与“聚变”,其张显出的强大冲击力,提升了城市价值,拓展了城市经济的发展思路。
起跑金谷 握手未来
“金谷产业公园”是集企业办公、研发设计、商务交流、会议会展、服务外包、酒店、酒店式公寓等为一体的智能化、高效益、生态型企业总部基地。项目预计总投资25亿元人民币,总建设周期3~5年。项目建成以后入园企业将达到200余家,GDP将达到60亿元人民币/年,产生利税3亿多元人民币/年,带来4.9万个就业岗位,并带动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极大地提升合肥市的国际国内竞争力及城市美誉度。
出场伊始,“金谷产业公园”便以恢弘的雄心、昂扬的气势、雄厚的实力震奋安徽、吸引着海内外视线,迎来了骄人的开端。
“金谷产业公园”坐落在合肥东南包河区工业园内,是合肥市建设滨湖新城的前沿陈地。其天然的地理条件、深厚的人文基础、高端的产品理念,在波澜壮阔的今天,“金谷产业公园”还会给我们什么样的惊喜呢。请拭目以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