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肥在线 2011-04-26 03:27 稿源: 合肥在线-江淮晨报
晨报讯 登上中央电视台观光台,可以一览首都风貌。合肥也将有一座这样的观光塔,按照《合肥“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合肥将启动滨湖电视观光塔建设工程,建成后,市民也可以登上次塔,把合肥城市面貌尽收眼底。
“十二五”期间,合肥将继续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设施的建设,市民将通过更多的方式享受到文化发展的成果。
合肥市将按照在同类博物馆中10年不落后的要求,高起点建设合肥市博物馆;建立庐剧产业园,承担庐剧非遗保护、展示、传习,文艺院团排练和演出及戏曲产业综合开发等功能,市区县将设立文化馆、图书馆、博物(展览)馆、体育馆、多功能影剧院和文化广场(4馆、1院、1广场)等基础设施;还将启动老字号影剧院恢复工程,按照品牌重建和功能拓展的原则,恢复合肥市及各区县老字号影剧院。
网络的建设也将发挥重要作用,合肥将建设网上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剧院,让城乡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丰富、高效、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
社区书库和农家书屋也将更加“有声有色”。同时按照“8个1”标准新建、改造和共建社区(村)文化活动室(中心)。
休闲的时间里到广场上跳跳舞,还有望得到专业人士的指导。合肥将利用街角、广场、公园、小区公共空间等开辟群众自发文体活动场所,实行晨晚练点登记管理制度和辅导员委任制度,每个练点至少落实一位辅导员。
合肥市还将启动特色文化社区(乡村)品牌建设工程。笛子村、二胡村、古筝村、书画村、舞蹈村(乡村舞蹈学院)、戏曲村、篮球村、围棋村、摄影村、武术村等专业村(社)这些颇具特色的社区(乡村)或许就出现在你我身边。本报记者 刘淑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