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东山小贝

武汉长江隧道入选“改革开放35年百项经典工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8 19:4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江隧道见证复兴大武汉的历史

-万里长江第一隧——武汉长江隧道工程入选“改革开放35年百项经典工程”


由中国建筑业协会会同13家行业建设协会共同组织开展的“改革开放35年百项经典工程”评选结果日前出炉,由武汉城投集团公司建设的万里长江第一隧——武汉长江隧道工程入选。这座承载着中华民族“隧穿长江”百年梦想的隧道,不仅见证着改革开放35年城市建设的速度,也让世人看到建设者们不畏天堑险阻征服自然的智慧和力量。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改写了“数千年来长江天堑有舟无桥”的历史,实现了长江上的第一次跨越。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茫茫长江,早已经是百桥飞架、万舸争流。随着城市飞速生长,桥早已不能满足武汉的发展要求。
进入上世纪90年代,武汉的过江主要通道为长江一桥和二桥,车辆每天过江总量超过20万辆,远远超出最初设计的8.7万辆。预计2010年,每天过江车辆将超过30万辆。建一条过江隧道,迫在眉睫。
从1994年专家进行专门研究到1998年正式启动,再到2004年11月工程评估报告的初步通过,10年来在可查的二十多次的大大小小的会议上,专家学者为长江隧道的可行性进行了深入论证。《武汉长江隧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就是他们交出的答卷。由此,武汉长江隧道工程被列入武汉市“十五”规划的重点项目。
在长江武汉江段,无论是修桥还是通隧,都源于一个近百年的构想。上世纪初期,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之《实业计划》中明确规划:“在京汉铁路线,于长江边第一转弯处,应穿一隧道过江底……”
然而,在长江上建大断面、长距离的过江隧道,并且要穿越闹市区,在当时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武汉要第一个吃螃蟹。当巨大的挖土机挖起第一铲土时,一个近百年的构想在无数人的努力下开始付诸实施。2004年11月28日,武汉长江隧道开工建设。
坐落在武汉中心城区的长江隧道,除了要穿越高水压的长江江底之外,还要穿越两岸新修的长江堤防和林立的高楼。武汉长江隧道的施工建设,堪称目前我国地质条件最复杂、工程技术含量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江底隧道工程。
四年时间,参建各方人员共成功破解五大世界性施工技术难题,取得10多项国家专利,创下多项国内第一。2008年12月28日,长江隧道正式通车。四年筑一隧,百年构想成真。一朝穿越,走进“隧道经济”新时代。
长江大桥、二桥的间距约6.8公里,车流过江须绕行很长距离,过江隧道改变了江城环状交通格局,使中心城区过江通道间的距离缩短了一半,驾车只需几分钟通过隧道,加速了中心城区交通“动脉”的循环。
长江隧道运营4年来,每天正常的通行能力达到6万多辆,相当于武汉过江车流量的20%。有人评价:从“长江第一桥”到“长江第一隧”,体现的不只是科技与人才的发展进步,亦不只是财力和物力的简单相加,而是标志时代变迁的两个节点,见证着复兴大武汉的历史。
今天的长江隧道,沉寂在浩瀚的长江底。站在江边,人们看到的是两岸的车水马龙、繁灯璀璨,谁曾想江底一条3600多米的隧道同样繁忙。这条承载着穿越腾飞之梦的“第一隧”隐身在滚滚长江中,却活跃在每一位市民的视野里,“武汉人的生活因此改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8 22: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机会体验一回,有点可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9 00:3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东山小贝

{:5_1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9 08:2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站是金典中的经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9 13:27:25 | 显示全部楼层
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9 21: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东山小贝


    顶鹦鹉洲长江大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5 14:4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有点小了啊 四车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5 14:5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敢为人先”,还是原来的口号贴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7 13:19 , Processed in 0.034511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