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北京中轴线

[城建规划] 脚踏实地,重识旧城【分区规划】正在更新:交民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18 02:58: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帖子真是我在此论坛上看到最有营养的了。我非常关注北京的旧城保护。非常期待看到后续的介绍。不知楼主对上海的旧城保护有研究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18 17:5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1# longmaozjc


    多谢您的阅读。北京版时治时乱,我后来就懒得再写了,有空再慢慢弄弄吧~
北京和上海的旧城保护有两个方面很值得对比,一个是非文保区旧城遗存的治理和开发方式,一个是对传统建筑形式的探索,不过我也只是有些了解,称不上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8 18: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向支持盖高楼 但对于北京老城  尤其是故宫 北海  什刹海一带应该将那些破烂多层 高层拆除 恢复四合院  这才是一座城市的灵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9 01:0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2# 北京中轴线


    是很有意思的对比,不知阁下可以再具体说说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9 15: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0# 北京中轴线


    拆近代建筑建政府机关大楼  我真服了  无语中   一个政府机关哪建不行非得拆历史遗存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19 18: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4# longmaozjc


    随便说说~比如说拿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控规和皇城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控规对比,前者是把单体建筑与地块控规放到一起做的,而后者则只是地块控规,不涉及每座建筑的分级和保护策略。这些具体内容被单独放在一个“北京皇城历史文化保护区规划”里头,而这份文件却又不是有法律效力的。好玩的是,无论是北京还是上海,都给发生在风貌区/保护区中的大规模开发留了不少隐性空间。北京的方式是在保护区中细分所谓的核心保护区和II\III\IV类保护地带并在控规上区别对待,典型的例子比如前门东区(不是前门大街,是草厂一带已经大规模腾退过的遗存区域,其中划为核心保护区的仅仅是三条至十条而已,其他地方到今天还烂在那里)上海的方式则是把单体建筑细分,分出保护建筑、保留历史建筑、甲等一般、乙等一般四类来。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露香园项目了。这个项目在黄埔-211-M和黄埔-210-W两个街坊,开发方式是拆平新建。可以想象这个项目在上海舆论中的争议,但是按照控规走,实际上它却是合乎标准的,因为项目高层区被拆掉的大片街区都只是甲等一般和乙等一般,低层区则是完全拆旧盖新(让人想到前门大街),就连少数几个“保留历史建筑”(万竹南侧的几栋)级别的也完全合法地“重建”了。地块控规与单体保护策略其实依然是分离的,这两者的结合现在无论是在北京还是上海都还只是美好的设想。规划语汇在两座城市依然是混乱的,比如上海某地块现状建筑主要由甲等一般和乙等一般组成,是里弄和独栋小楼,可是控规限高却给到80米!于是这里的甲等乙等全都失效了,说拆旧拆。又比如北京鲜鱼口的所谓核心保护区,应该是和大栅栏对称的很精彩的一片晚清近代商业遗存,名义上是保留,可是却合法地规划了大片地下空间,为了这些地下空间,整个区域先给刮平了一遍。有时候看规划文件感觉像是看字谜一样~哈哈
当然两市的文保也都不乏亮点,不过更显眼的还是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19 18: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4# longmaozjc


    还有上面说的不在风貌区/保护区里面的传统遗存,比如董家渡或者大吉片,也都是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5 04: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6# 北京中轴线


    前一阵子有点忙,没有及时回复,不好意思。
我第一次听到甲等一般和乙等一般等词汇,也在网上查了一下资料。
甲等一般建筑,在一般情况下不得拆除,如拆除也需要按原风格重建。 露香园属于甲等一般,现在把它拆除了,也就是说是特殊情况吗?新造的低层建筑的却在一定程度上按原风格造了。但是如何才算特殊情况不知如何界定。
您又提到高度限制80米的地块是哪一个地块啊?
如果我到北京,想看到类似上海法租界这样整体保护的较好的区域,应该去哪里看好啊?
还有我想问下楼主那么多关于历史保护的资料(包括上海和北京)是从哪里获取的?如果不介意的话可以分享一下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5 21:0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8# longmaozjc


    特殊情况一般是指市政、交通、军事等因素(总之不能是经营性因素),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要是成了特殊情况,那这个文保政策就没有效力了。可惜的是,在上海、在北京,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两地的文保规划不可谓不全面,文保政策不可谓不严格,但是往往败在这种所谓的例外之下。正如十九世纪一位来华法国人所说,“中国无处没有围墙,可是有围墙处又皆有豁口”。
限高80的就是现在的露香园北区。
北京传统街巷整体留存的区域约占旧城面积的一半,内城的代表地区主要在皇城以北,外城的代表地区在前门外。当然,北京传统街巷的客观条件与保护策略与上海原法租界多有不同。
关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基本信息可以在市文保和规划部门的网站上直接找到,比如关于上海老城厢各个地块的情况我就是在上海政府网站上了解的。至于具体情况和历史沿革,就要多实地考察、阅读历史文献和研究。要想深入研究这个领域,足够的功夫是必要的。我从开始做到现在已经七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1 11:25 , Processed in 0.027626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