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常州地铁上马,需要的人不是几个,几十个。 可以说就常州高校培养那点人,常州地铁都基本能安排完;
再说了,毕业生不一定要进地铁公司,还可以进企业 。我认识的一个常大的电子专业学生,2007年毕业的,短短6年就混到一个部门的部长了。 具体哪家企业就不说了,这家企业绝对是全国行业前5名的 。
2. 常州高校的毕业生不是说全会在常州就业,譬如无锡的学子,人家学完后还要回到无锡的;
拥有地铁的城市还会越来越多
3. 都说高校的专业要接地气,这下高校的专业接地气了,你又说人家一窝蜂了;常州企业从戚机厂开始,已经有100多年历史了。 常州的企业也好,高校专业也好,我倒是认为发展慢了,而不是发展快了。
话再说回来,现在高校的专业以前很呆板,设置了就基本不动了。现在高校也会根据市场需要来调专业的,需要人多点就多招生,需要少就少招生甚至不招生,过2年招一次都有可能。
等常州地铁大批需要人才的时候,本地高校不培养,那不还得到外地高校去招人么?地铁这个玩意,不是说开大巴一样你有个A照旧可以开了,地铁需要综合配合的部门太多了。
4. 据我所知,常州大学除了新开一个专业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其他的专业都是以前的老专业整合在轨道交通学院的,请注意轨道交通不光需要轨交专业毕业生,电子,信息,控制专业的人都需要。江苏理工的专业本身就有的,而不是新开的 ,轨道交通只是车辆工程的一个方向。
5. 西南交通大学的纯粹是产学研,常州的轨道交通产业现在已经快形成千亿产业了,你感觉不需要加强产学研?加强人才培养吗?
常州的今创集团,备件占有率在国内高达70%以上,车内装饰更是基本垄断了。 民营企业还需要拓宽产品,多开发附加值高的,那就更需要高校和企业互动了。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