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6-25 19:55:06
|
显示全部楼层
5日,前海土地出让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
前海管理局在发布《前海土地供应暂行办法》(下称《暂行办法》)的同时,发布了三宗地块的土地使用权出让公告,以一次竞价方式,公开挂牌出让的方式进行出让。这标志着备受关注的前海首批土地出让正式启动。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到,此次出让三宗土地涉及土地面积约1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27万平方米。三宗地块都位于前海桂湾片区,均为商业性办公用地,土地使用年限为40年。
按照此前披露的进度,前海年内要启动400万平方米的开发建设,此次出让的仅是首批地块。
按照规划,前海土地被分成三个片区,桂湾片区被规划为商务中心区,前海的“金融峡谷”聚集于此,该片区重点发展金融、贸易、会计等现代服务业,吸引企业总部聚集。
其余两个片区为妈湾片区和荔湾片区。其中,妈湾片区重点发展现代物流、航空服务、供应链管理、创新金融等,荔湾片区重点发展科技、信息等现代服务业。
此前,前海管理局新闻发言人王锦侠曾对本报表示,位于桂湾片区的金融峡谷的建设是作为头号工程来安排的。
在前海1490万平方米的土地中,已有约412万平方米土地以工业用地或港口、物流用地等用途由招商局国际(00144.HK)、中集集团(02039.HK)及深圳国际(00152.HK)三家公司拥有,前海土地出让将涉及和这三家公司的协商以及土地性质的变更。因这三家均为上市公司,投资者普遍关注的是,土地是否会给上述三家公司带来一定的收益。
目前看来,首批建设的金融峡谷并不涉及上述三家公司所拥有的地块。
前海土地寸土寸金,对于拿地企业自然会设置高门槛。5月24日,前海管理局局长张备在一次会议上介绍了前海土地管理改革的创新之处,同时对到前海拿地的企业进行了门槛界定,即到前海单独拿地5000~8000平方米的企业,要求上一年的税收要10亿元以上,或者上一年的营销收入要达到百亿元以上。
按照这一思路,前海首批出让的这三宗地块门槛也很高。以T201-0078宗地为例,竞得人须履行的承诺事项包括:竞买人竞得本宗地一年内,须在前海深港合作区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国性或区域性运营总部,到2015年实现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100亿元人民币。
三块土地都提出了竞拍主体的营收要求,2012年度营收不低于100亿,其中一块是不低于200亿,另外两宗主营不低于100亿元。
同时,该宗地项目建成后两年内,吸引入驻企业合并纳入前海深港合作区统计核算的年度纳税额(不含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不低于10亿元人民币;
该地块竞买申请人主体资格则要求,第一,竞买人须为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企业,2013年6月24日市值不低于400亿元港币;第二,竞买人2012年会计年度的营业收入须不低于20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第三,竞买人须在竞买前,与不少于3家境外的世界500强金融机构或其控股的一级子公司签署入驻该项目的合作意向(世界500强以《福布斯(Forbes)》或《财富(FORTUNE)》2012年公布的数据为准,涉及金融产业的均可认定为金融机构)。
什么样的企业可能符合标准?张备曾表示,这样的高标准并非拍脑袋决定,经过筛选,香港和深圳上市的企业达到这一标准有288家。前海不允许失败,必须优中选优。
值得关注的是,前海此前明确土地管理的创新之处还包括,打破目前国内以法定最高年限一次性出让土地使用权的制度,实行弹性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