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985|回复: 6

珠海正把握第三次经济转型机遇 三大亮点谋转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10 16:3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过去三十年,珠三角地区发生了两次具有重大意义的经济转型,一个是发展乡镇企业,另一个是扩大对外开放。如今,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倒逼转型升级促发第三次转型:发展创新型经济。所谓创新型经济,是指体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要求,以知识和人才作为依托,以创新为主要的驱动力,以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新技术和新产品为着力点,以创新产业作为标志的经济。

  历来重视科技创新的珠海,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便以“科技重奖”在全国首开先河,眼下的创新型产业毫无疑问地成为这座城市的“香饽饽”。

  过去三十年,珠三角地区发生了两次具有重大意义的经济转型,一个是发展乡镇企业,实现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历史性转变;另一个是扩大对外开放,实现封闭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转型。

  如今,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倒逼转型升级促发第三次转型。其核心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由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向创新型经济升级。

  历来重视科技创新的珠海,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便以“科技重奖”在全国首开先河,眼下的创新型产业毫无疑问地成为这座城市的“香饽饽”。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新业态成为其中代表。珠海近年通过加快培育和发展创新型产业,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产业转型升级之路。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10 16:34:49 | 显示全部楼层
 亮点1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

  拉动全市工业增长近4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产业是创新型经济的主力军。

  在电力系统操作安全保护设备领域,珠海企业占据全国70%以上市场份额,位居全国第一位,目前正积极争取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的认定;在打印耗材领域,我市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兼容打印耗材生产基地。

  仅2012年,我市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4家,总数达到285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31.7%,比例居全省第三。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150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45%,占比居全省第三。

  珠海市科工贸信局一份统计显示,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速达12.6%,比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速高6.3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工业增长3.8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对全市工业保持平稳增长支撑作用明显。

  亮点2

  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

  一年新增销售收入就破200亿大关

  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创新型经济的重要内容。

  在三灶科技工业园,生物医药产业成功入选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由其引领的生物医药产值居全省第三。在航空产业园,全国首个“国家通用航空固定运营基地发展示范区”方兴未艾,我国首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复合材料轻型公务机领航150在我市成功下线。在高新区,泰坦、优特等智能电网企业的产品技术和市场占有率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市科工贸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珠海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打造“3+4”产业格局,重点突破高端新型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发展新材料、航空、海洋工程和节能环保产业。目前,先后已有两批53个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获立项支持,总投资达74.2亿元,预计每年新增销售收入就能达到228.3亿元。

  亮点3

  服务业新业态

  掌控多项“全省前三”

  眼下,珠海现代服务业新业态牢牢掌控三个“全省前三”。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连续10年高速增长,年均增长速度超过25%。38家企业收入超亿元,金山软件、东信和平、远光软件等企业入选中国软件百强。2012年,全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8.33亿元,产业规模居全省第三。

  珠海涌现出乐淘、十亿人果蔬网等一批知名电子商务企业,传统制造业和商贸流通业与电子商务加速融合。在省科学发展观的一项考核中,我市每百人网上购物人数达32.81人,居全省第三位。

  今年第一季度,我市服务外包离岸合同金额完成0.1013亿美元,同比增长71.97%,排名全省第三。目前,我市正积极申报省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认定。
(来源:珠海特区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10 16:36:28 | 显示全部楼层
■ 原因 企业研发热情高涨 资金投入年均涨4成

  记者了解到,在研发费税前加计扣除等创新优惠政策的激励下,珠海企业研发投入热情高涨。2009-2011年,全社会研发资金投入累计达63.38亿元,年均增长41%,2011年R﹠D投入占GDP的比重2.01%,排名全省第三。

  在大投入之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升,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并实现产业化:

  丽珠医药单抗类药物研发进入世界先进水平。联邦制药掌握基因重组人胰岛素关键技术,打破国外产品垄断。全志科技掌握智能化平板电脑主控芯片关键核心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金山软件WPS Office成为中国政府普及广泛的国产办公软件之一,占省级政府采购市场份额达60%。丽珠创新团队成功入选广东省第三批引进创新科研团队,实现了我市省级科技创新研究团队零的突破。格力电器获得中国专利金奖和优秀奖。

  核心技术的突破也使得全市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大幅增长26.9%、33.8%,分别达到7097件和4936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分别增长54.11%、55.73%。每百万人均发明专利申请量为1429件,排名突破性的挤入全省第二。

  ■ 保障 加强创新环境建设 多项举措全国领先

  科技财政投入比例全国最高

  为科技创新立法,是我市对科技创新打出的一张“决心牌”。继在全国首开科技重奖先河之后,我市又利用特区立法权chutai了《珠海经济特区科技创新促进条例》,从财政政策、土地政策、采购政策、金融政策、人才政策、住房政策和行政服务政策等七个方面加强创新环境建设。

  在加大资金保障、支持创新产品的示范和推广、科技金融结合和科技人才住房保障等方面我市取得新的突破和创新,首次在地方立法中确立了科技财政投入的比例,并以5%的高比例位居全国之首。

  设立全国首家知识产权法庭

  我市率先设立全国首家由中级法院派出、独立设置的知识产权法庭,统一受理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实现“三审合一”的就地法律保护和就地司法审判。在此基础上,我市又成立全国首家由市检察院派出、独立设置的知识产权检察室,全力为科技创新“保驾护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10 16:37:01 | 显示全部楼层
 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牵手”珠海

  高校一直是智力和创新资源的“富矿”,我市从2008年起,chutai专门政策措施,设立专项资金,先后引进了吉林大学“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子科技大学“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珠海设立分支机构,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领域与企业联合开展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并形成了一批高水平、高效益的创新成果。

  近60个科技政策法规助力发展

  围绕科技创新、高端产业发展和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等,我市先后chutai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和政策措施,包括今年chutai的《珠海市金融创新奖评选暂行办法》、《珠海市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励办法》、《关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打造“三高一特”现代产业体系的意见》等。

  政策法规为我市自主创新工作,特别是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提供了十分优越的政策支撑平台,使我市的科技政策法规从原有的30多个迅速增加到近60个。

  ■ 难题 创新资源匮乏 产业规模偏小

  亮点之下,我市创新型产业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

  记者从市科工贸信局获悉,全社会科技投入不足,创新资源相对匮乏;部分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偏小,难于形成良好的产业和科技互动效应;科技成果评估和孵化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育不健全,不能充分满足企业的创新需求;缺乏实力较强的科技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问题依然突出;高层次创新人才不足,制约了我市软件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智力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记者还从珠海市发展和改革局了解到,珠海创新型经济发展在总体上依然落后,特别是与广州、深圳以及国内其他先进城市相比,差距还很大。

  在一些中小企业,存在“小富即安”的思想,创新文化氛围不浓,创新后劲不足。

  此外,目前我市的科技服务体系尚处于发展阶段,尚未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跨区域协作能力的科技服务网络体系。

  ■ 建议 在珠三角组建 科技发展银行

  对此,在昨日珠海召开的省政协关于发展创新型经济专题调研座谈会上,市科工贸信局副局长庄锦华建议,应进一步完善促进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体系。

  目前我国chutai了不少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但是这些政策对促进产业自主创新的社会需求来说力度仍然是不够的。庄锦华建议省向国家争取在珠三角地区选择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改革试点行业,尽快实现增值税从“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型。

  他还认为,融资难是制约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主要在于科技型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和风险收益不成比例的难题,传统商业银行对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积极性难以提高。建议争取在珠三角率先实行专业化自主创新金融服务机构的改革试点,组建科技发展银行,为创新型经济发展提供综合性的金融服务。

  而对于人才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庄锦华说,目前,创新型企业普遍反映现行教育体系培养的人才和企业需求有较大的差距,一方面创新型人才欠缺,另一方面高素质的技能人才也达不到企业的要求,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科技企业加快发展的重要问题。建议加大力度培养技能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加快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10 16:3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明天更美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0 17: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0 17:4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2 09:36 , Processed in 0.035325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