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11-6 23:4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zmetro 于 2012-11-6 23:54 编辑
扬子晚报记者提问
【扬子晚报记者】:我想问下规划方面的问题,1号线的站点设置能否透露?另外,4条线路的规划是否有确定的方案?
【王国荣】:现在明确下来的是1号线和2号线,刚才我已介绍过。目前我们正在对轨道交通的线网站点进行进一步修编。3号线和4号线会根据将来城市的发展情况、重点项目的建设情况、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发展的方向,可能会做一些优化和调整。
【夏永俊】:建设规划已经批准,下一步将进行可行性研究申报。具体站点还要根据以人为本,结合城市的发展要求,还有现场布置,可能会对获批的建设规划中的站点进行局部调整,这一点需等可行性研究之后再行确定。这些信息会通过“常州地铁网”适时向社会公布。
【王国荣】:轨道交流的站点设置,主要从这几个方面考虑:一是客流需求;二是车站间距,商业区是1公里,居住区为2公里;三是区间要求,车站在轨道的平坦区和直线区;四是与火车站、汽车站,以及其他轨道交通线路的“无缝换乘”;五是实施可行,从路幅宽度、交叉口形式等考量站点建设条件。站点分为三种类型:城市中心型、交通枢纽型、居住型。
常州日报记者提问
【常州日报记者】:轨道交通线网走向和站点是怎么确定的?
【王国荣】:轨道交通线网的布置主要考虑城市发展方向、城市空间结构、交通客流预测、运营服务水平、基础实施条件、建设运营经济等方面因素。
轨道交通站点的布置主要考虑以下几点因素:
(1)车站间隔在商业办公区约1km、住宅区约2km最为合适。
(2)车站尽量设于轨道的平坦区间和直线区间。半径800m以下的曲线区间、以及坡度大于3‰的区间内不设车站。
(3)轨道交通车站应等间隔布局,长短间隔的混合不利于运行。
(4)在与其他轨道交通线路以及与其他交通工具(城际铁路、高速铁路等)换乘的地点设置换乘站。
(5)另外设置站点时还考虑到道路宽度、交叉路口等道路形状和交通情况、以及施工的难易度。
基于以上原则,对常州市轨道交通站点按城市中心型站点、交通枢纽型站点以及居住区型站点三种类型进行了分类并设置。
常州电视台记者提问
【常州电视台】:下阶段,我市的轨道交通项目还需要完成哪些审批程序?
【严永志】:我市的《常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获批后,下一步将进入工程项目的报批阶段。从项目审批的角度,从现在开始到项目的开工建设,还需要报批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按照轨道交通项目的批准程序,轨道交通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须经国家发改委批准,初步设计须经江苏省发改委批准。目前,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初稿已基本完成,相关的配套文件的编制与报批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现代快报记者提问
【现代快报记者】:请问轨道交通1号线具体的线、站位是怎样的?从现在到2014年开工还有那些审批程序和准备工作要做?指挥部将采取哪些措施减少施工对城市交通和市民生活的影响?
【夏永俊】:答:关于第一个小问题,《建设规划》获批以后,我们在工程可行性研究过程中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结合城市发展的要求、现场的实际条件和交通组织的需要,进一步优化完善了线站位布置。目前1号线的线位没有调整,共设站29座,比《建设规划》阶段增加了1座(增加嫩江路站、阳湖路站,合并了河海路站和太湖路站)。当然,最终的站位布置还需要在工可和初步设计阶段经过专家论证和审批机关的批准。目前的站位布置方案以及将来经审批的线站位我们将在今天同步开通的常州地铁网向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公布。
关于第二个小问题,从现在开始到2014年上半年开工建设1号线的1年半时间里,还需要报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以及环评、地质灾害评估、地震安全性评价、客流预测等10多项支撑工可的专题研究报告,完成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招标工作,完成勘察设计工作,提前实施一批交通疏解、管线与绿化迁移工程,开展土地征用和房屋征收等工作,时间很紧张。指挥部和市、区有关部门正在想方设法加快这些工作,确保2014年上半年开工建设1号线。
关于第三个小问题,从国内较早建设轨道交通城市的情况来看,一般第一条线的建设期4年半到5年。
国内部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速度对比表
常州1号线全长34.02公里,设站29座(6辆编组站),5年左右的时间是比较合理的。这5年左右的施工期间,难免给市民的生活带来不便,对此,我们深表歉意,也恳请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给予最大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同时,我们将采取一切必要和可能的措施,把轨道交通施工对城市正常运行和市民生活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主要有以下措施:
1.做好交通疏解工作。一是合理布置勘察孔位和安排作业时间,最大程度降低勘察现场作业对交通的短暂影响;二是利用今年年底到后年年初的1年半时间,提前实施一批交通分流道路,包括新堂北路(飞龙东路—龙城的大道)、桃园路、同济桥改造以及正素巷、淘沙巷、古村巷(正素巷—和平路)、书卷弄等;三是优化轨道交通施工方案,采取分幅施工的办法,尽最大可能保持车站所在路段的交通不断;三是充分利用现有路网分流轨道交通施工线路的交通压力;四是提前做好相关公交线路的调整工作,最近我们与市公交集团研究并提出了公交调整的初步方案,由于绝大多数车站采取了不断交通的分幅施工方法,保证了大多数公交运营线路不变,只是有影响的公交车站作一些小的移位,个别路段如新丰街由于条件有限,不得不断交通施工,公交和社会车辆需要从其他道路绕行。
2.做好管线迁改工作。城市管网敷设复杂,为保障市政公用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市民的正常生活,轨道交通1号线开工前,我们将分阶段对受影响的沿线管线实施迁移改造。计划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实施迁改周期长、难度大、影响广的管线迁改工程,如城北污水厂城市干管系统迁移、武进高新区高压杆线迁改等工程;第二阶段实施轨道土建施工前需提前迁改的其余管线迁移;第三阶段结合轨道交通车站施工同步实施的各类管线迁改与保护。
3.加强文明施工管理。轨道交通施工战线长、工点多,我们将切实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做到规范、有序、文明施工,尽最大努力减少对市民交通出行生活环境和对沿线商业的影响。
新华日报记者提问
【新华日报记者】:地铁施工期间对交通影响最大的路口、路段是哪些?对市民出行有哪些建议?
【朱志星】:关于第一个问题。根据目前轨道交通一号线施工的设计方案,影响最大的是和平路全线,其中在某些施工时段,如和平路博爱路站、和平路光华路站将中断南北向交通,和平路的文化宫路口施工将分6个阶段进行,周期长达4年半。城市中心区南北向的主干道和平路的通行能力仅能保证目前的四分之一左右。其周边,例如中吴大道、延陵西路、关河路等东西向主干道;晋陵南路、红梅南路、兰陵路等南北向分流道路也将受到较大的冲击。
施工期间,公安交巡警部门将根据不同路口、路段不同施工阶段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精心设计交通组织方案,及时针对路面交通状况的变化,实行动态交通组织调整,减少各类交通延误和交通干扰,进一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以文化宫路口为例:届时一号线和二号线将在此相交,对文化宫周边道路交通将会产生巨大影响。由于其施工周期长、影响大,交巡警部门计划对其周边支小路网,如正素巷、周线巷、鲜鱼巷、周线里等进行梳理,完善单向微循环通行的交通组织方式,提高其周边的绕行分流条件。同时,做好警力部署及交通信号控制,尽可能提高路口通行能力。
关于第二个问题。轨道交通施工是对我市城市道路交通的一次挑战,需要所有的交通参与者共同参与、努力,维护城市交通的顺畅,倡议广大交通参与者在施工期间尽量做到:
(1)公交出行。地铁施工期间,建设单位、公交公司和交巡警部门都将优先保障公共交通的正常运行,沿线所有的公交线路都会有一些适当调整,但原有线路基本都将保留。广大市民出行时,应尽可能减少使用私家车、电动自行车,选择公交出行。
(2)错峰出行。施工期间城市路网整体通行效率严重下降,承受的交通压力非常大,因此广大市民应尽量错开时间出行,避开高峰出行,并多关注各大媒体,了解城市道路运行状况,听从交巡警部门的合理建议,选择合理的出行时间、出行路线、出行方式。
(3)文明出行。轨道交通施工期间,城市中心区域交通将变得异常脆弱,少量的交通违法、交通事故都能可能引发大面积的交通拥堵,因此交通参与者在出行时,一定要遵守交通法规,不要随意违法,驾驶机动车如遇长时间的排队,切忌加塞、逆行,共同维护施工期间的交通正常运行。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