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早已迈入万亿俱乐部 发展最快的两年都在十一五 工业比重达历史最高
 ■制图/陈懋
农民人均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3118元增加到2009年的4910元,年均实际增长8.3%
城镇居民收入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5年的9524元增加到2009年的15084元,年均实际增长8.9%
GDP
2010年增速:14.5%
总量:1.5万亿元
人均GDP:
3200美元-3400美元
“十一五”湖南经济增速有望达到14%左右,成为湖南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湖南省统计局局长、新闻发言人张世平在今日上午举行的“十一五”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上发布。
■记者 谈金燕
3个增长最快年 2个在“十一五”
“我们测算了一下最近五年的速度,预计2005年到今年,全省的经济增长速度可以达到14%左右。这在历史上是最快的一个时期。”
张世平介绍:“改革开放以来,湖南有三个最高的增长年份。 ”
“其中增幅最高的年份是改革开放初期那一年,即1978年,增长达到了16%。另外一个高峰年是2007年,达到了15%。今年估计可能达到14.5%左右。”
“3个增长最快的年份,有两个分布在‘十一五’。”张世平表示:“由于经济增长速度加快,湖南的经济总量这些年提升得也很快。预计到今年,GDP总量可以达到1.5万亿。而5年前,2005年还只有6500多亿元。”
“全省过千亿的市州到今年有6个,地方财政过50亿的市州大概也有6个。人均GDP到今年估计可以超过3200美元达到3400美元左右。”
工业占比有望超过41%达历史最高
“2009年,湖南全部工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已经在40%左右,预计到今年全部工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有望超过41%,这在历史上是最高的一个比重。”
张世平认为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增大,是“十一五”时期湖南工业化发展的标志性亮点之一。
“预计今年,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以达到55%以上。”
“以往讲湖南工业,有一个现象,叫做小、土、散,规模不大,技术含量不高。但现在,湖南有7大过千亿元的产业,有相当一批企业正向着世界500强在前进。”
城乡居民收入提前两年实现目标
2009年,湖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5年的9524元增加到15084元,年均实际增长8.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3118元增加到4910元,年均实际增长8.3%,收入总量均提前两年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
“十一五”前四年,湖南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63.9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控制在4.5%以下。
2009年,湖南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人数分别为879.07万人、746.40万人和392.01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也实现了全省所有县市区全覆盖,参合率达到91.22%。2009年,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972.18万人,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分别达到99.62%和99.66%。
高速公路5年后将达发达国家水平
“湖南现在在建的高速公路还有3800多公里,再经过五年的努力,达到7000公里的话,将可大致相当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张世平今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十一五”前四年,湖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20881.79亿元,年均增长31.6%,比“十五”时期快12.4个百分点;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5年的51.3%提升到了2009年的64.0%。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消费也很给力。“十一五”前四年,湖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7%,比“十五”时期快了6.5个百分点。
人均投资规模仅及全国六成
“‘十二五’期间,我们还会保持较快发展水平,”张世平表示,“湖南省还是个投资不足的省份,我们的人均投资规模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0%左右。”
张世平分析:“湖南是农业大省,水利方面去年投资是全国第二,有利于进一步争取投资;增强粮食生产能力方面,中央也有很多优惠的投资政策。中央提出未来要办七件民生大事,湖南人口在全国排第7位,这意味着湖南都有很好的机会。在‘十二五’期间,湖南应该还会保持快的水平。” |